![]() |
18歲的婷婷(化名)是長沙市明德中學高三文科班的學生,漂亮活潑的她一直是媽媽黃女士的掌上明珠。可最近,婷婷在參加完全國11所高校的藝術類專業考試后,情緒變得十分低落,甚至想要放棄高考。心急的黃女士托本報記者幫忙,怎么讓女兒走出低谷。
記者黃京
1
最擅長的朗誦只打了18分
婷婷是個很有主見的孩子。從高一起,她就知道光憑文化成績考大學希望不大,決定往影視編導專業發展。3年來,婷婷的專業水平提升很快。
從今年初開始,婷婷參加了全國11所高校的藝術類專業考試,她把本科一批的學校當做練兵,希望全押在了本科二批。可當分數陸續公布時,婷婷卻直呼命運在和她開玩笑。原本抱希望的本科二批學校幾乎全沒考上,倒是收到了2張本科一批學校的PASS卡。讓她憤憤不平的是,公布的分數幾乎就是在“捉弄”她。“以成都的一個學校為例,材料分析滿分90分她打了88分,另外的幾門都考得很高,唯獨由評委老師評判的、也是她最擅長的朗誦滿分100分居然只考了18分。”黃女士很無奈。婷婷也滿腹委屈:“這不可能是運氣的問題,背后肯定有貓膩!”
2
同學通過“貓膩”都“萬事大吉”
婷婷所說的“貓膩”,并非空穴來風。考試前有同學告訴婷婷,有些學校專業招考是需要找門路的,只要肯花錢疏通關系,一定能過線。婷婷起初并不太相信,但后來眼見同學們都“萬事大吉”,便心急地告訴媽媽。
在黃女士看來,最重要的是要學到真本事:“雖然咱們家有條件去找關系,但你專業本來就很突出,根本不需要花這些功夫。與其花很多錢去混大學文憑,還不如去創業。”媽媽的觀點,婷婷也很贊同。
而這幾天,當看到那些稱自己“找了關系”的同學都興高采烈地收到夢寐以求的通知書時,婷婷這個向來自信的女孩幾近崩潰,她懊惱的不是自己家里沒去“找關系”,而是覺得“社會黑暗,人生無望”。
名師觀點
善于自我規劃
其實已經成功
長沙市心理學會秘書長、“三湘高考名師幫幫團”劉正華老師對婷婷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她的自我評判能力很高,能很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強項和弱項,為自己規劃人生,這是很多名校的高材生在畢業時都不一定能做到的,但婷婷在考大學時就做到了,因此放到人生全程上來說,婷婷已經是個成功者。”
不過,劉正華認為婷婷表現出來的消極情緒,表明她還缺乏一定的社會適應能力:“婷婷要學著從此開始冷靜面對人生里所有能接受和不能接受的現象。”針對目前青少年由于悲觀情緒而引起的一些極端行為,劉正華認為這是由于青少年的內心矛盾沖突非常強烈,理性相對較差,對某一事情的誤解容易導致行為上的偏差所造成的。他建議要在學校廣泛開展心理素質教育課,不要光講理論,關鍵還是掌握調適心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