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日前對2015年藝術類招生出臺了新規定,并已下發各高校。目前,已有中央美院、四川美院、中國傳媒大學、四川音樂學院、清華大學美院、天津工業大學、北京電影學院、上海戲劇學院、中國美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天津美院等多所高校已經發出“緊急公告”,調整部分專業2015年的招生政策。以下是關于2015藝考政策的分析:
第一點:“嚴格依據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和高等職業學校專科專業目錄設置本校藝術類招生專業,其中本科專業不得增設專業方向”。
解讀:舉例講,在權威專業分類中,“音樂表演”專業只有這一種叫法,但很多學校會在后面加括號注明是什么方向,比如流行音樂等,新規不允許。
影響:考生填報志愿會更簡單直觀。但即使合并了,不同專業方向仍舊會存在,考生還要去了解總人數里各專業方向的招生人數。
第二點:“同一高校同一藝術類專業應采用同一種錄取辦法”
解讀:這對高校的影響很大。此前,多數學校由于面向全國招生,而各省的考試和政策又不同,于是出現了同一專業在不同省份有不同的錄取辦法。新規出來后,高校不得不作出調整。目前公布調整的高校也多是針對這一點。
影響:已經報名的考生需要趕緊了解學校有沒有此類變動,如果是明顯對自己不利的,有必要重新考慮。
第三點:“要逐步提高藝術類專業文化成績要求,其中獨立設置的本科藝術院校自行劃定的文化成績原則上不得低于省招生辦劃定的藝術類本科專業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
解讀:一直以來全國有31所藝術院校擁有著自行劃定文化分數線的“特權”,廣受詬病。新規給這些學校加了“緊箍咒”,即在一本招生中文化線一般不能低于我省的藝術類一本文化線(個別專業見第五點)。
影響:由于近年來藝考有“捷徑”之稱,所以對文化成績要求越來越高是趨勢。
第四點:“嚴格控制校考合格證發放數量,不得超過招生計劃數的4倍。”
解讀:相比招生人數,校考合格證數倍、數十倍的發,已經成為有些院校的生財之道,甚至有違規操作之嫌。考生雖然手上拿著多本合格證,卻不知有些合格證“水份”太大:只招幾個人的專業,考生排到幾十近百名也能拿到合格證,即使投檔了也錄取不到。
影響:拿到合格證更難了,但在越來越公開、透明的錄取中,早點知道“底細”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第五點:不屬于藝術學門類,卻在藝術類里招生的藝術教育、服裝設計與工程、風景園林、文化產業管理4個專業,“高考成績不得低于本校非藝術類專業所在批次的錄取控制分數線。其中獨立設置的本科藝術院校對上述專業的高考文化成績要求不得低于生源所在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劃定的本科第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
解讀:就是說這4個專業在錄取時,文化線不能低于招生學校普通類專業所在批次的藝術類文化分數線,而那31所學校則不能低于我省的藝術類二A文化分數線。
舉個例吧:2014年五邑大學音樂類有“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這個專業的文化線是怎么定的呢?這樣:五邑大學的普通類專業是屬于二A的,于是就按照音樂類二A的文化線來定,去年音樂二A的文化線是320分,所以五邑大學“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錄取的文化線就不能低于320分。
繼續舉例,五邑并不是31所學校之一,則西安音樂學院就是。它去年音樂類里有“文化產業管理”專業。這個專業錄取的文化線是怎么定的呢?它可以自己劃線,但最低不能低于我省的音樂二A文化線,即不能低于320分。這樣優勢就很明顯了,雖然它是一本的學校,但是文化分數卻不用那么高。
影響:考生可以更清楚的知道這些專業錄取的特殊要求,有的放矢。
已公布調整的學校和專業
中央美院(造型藝術、中國畫、藝術設計、實驗藝術、建筑學);
四川美院(美術學、藝術設計學、建筑學);四川音樂學院(藝術史論等);
中國傳媒大學(絕大多數專業);
天津工業大學(廣播電視編導、服裝表演與營銷方向、服裝表演與策劃);
清華大學(設計學類);
北京電影學院(戲劇影視文學專、錄音藝術、電影學專業及攝影系);
上海戲劇學院(表演(戲劇影視)、表演(音樂劇)、表演(木偶)、表演(京劇)、表演(戲曲音樂)、戲劇影視導演、戲劇影視導演(戲曲)、影視攝影與制作、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
中國美術學院;
廣州美術學院(美術學(美術史,文科類)、美術學(藝術管理與策劃,文科類)專業);
天津美術學院(繪畫類、設計類、書法類;中國畫(傳統藝術修復與鑒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