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的藝術考試這幾天陸續登場,今年的藝考,難度增大了。除了文化課門檻提高,今年各個藝術類院校的專業測試難度也不約而同加碼。央視記者就在位于浙江杭州的中國美術學院,跟蹤記錄了這所學校專業考試的變化以及考生們應考的情況。
今年中國美術學院首次推出新的素描考試方式,考生必須對著真實的模特進行全身人物肖像作畫。而過去美術類院校素描考試都是考生對著石膏雕塑作畫,而用作考題的石膏雕塑只有那么固定的幾個,一些考生完全可以用考前突擊臨摹,考試時再默寫式的作畫。現在換成了真人模特,素描功底不到家的考生,立刻就傻眼了。
您看,這一群人在校園里作畫,這可不是在看風景寫生呢,這是國畫考試的現場。今年藝考,中國美術學院首次啟用了室外寫生的考試形式,在規定時間、規定范圍內,考生現場觀察、實地創作。要想靠在考前突擊苦練一幅畫,到考場上再交差,徹底沒戲了。
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讓他們面對自然,面對自然生長的客觀物進行寫生。那么這個考試的變化,對于考生來講,考驗他們對于傳統中國畫的觀察方法和具體的表現技法運用的這個能力的測試。”
這是色彩科目的考試,以前考試用的顏料盒全部都是考生自備。而今年,學校給每個考生發了一盒同樣的色彩顏料,有18種顏色。考生必須使用限定材料對不同顏色組合搭配,目的就是考察考生真實的調色能力,也讓這一科考試更公平。
藝考難度大考生怎消化?
今年藝考,中國美院在復試中增加了面試環節,這也是史無前例的一次新嘗試。不過,很多考生因此很不適應,發揮失準。
在美術類考試增加了面試環節后,尤其是在中國畫考場棄考考生人數比較高。在面試考試現場,記者注意到,有的組考生一半的人沒有參加面試。
中國美院雕塑系主任龍翔:“應試教育,就是比如說他已經知道我們這場考試所注重是看他的抓寫能力,往往應試教育,就針對你這個抓寫能力的培養。但是我在問這些同學的時候,他背景的基本知識和修養比較欠缺。”
一直以來,藝考常常被一些文化課成績差的考生當成了上大學“捷徑”,有調查顯示,參加藝考的考生大概只有10%左右是自己真正有藝術興趣的。藝考的文化課和專業測試難度加大,正讓這條捷徑越來越難走。這也“倒逼”著許多參加藝考的同學,理性面對藝考,重新制定自己學業規劃和職業發展規劃。
在過去的10多年里,藝考大軍在全國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2015年的考試之所以難度增大,主要是由于招考政策發生了調整與變化——1、校考數量減少,統考范圍擴大;2、文化課分數線提高,3、藝術類專業考試形式轉變。
據中國藝術人才網發布的《2013藝術教育行業分析報告》顯示,從2002年至2013年,全國藝考生人數由3.2萬猛增至100萬,增加了30多倍,而與此相對,全國設置藝術類專業的高校卻只是從597所增至1679所,藝考路越走越窄。
自2014年起,教育部新規明確規定,美術生和音樂生的文化課分數線分別不得低于同批次普通生的70%和65%,這對一些藝考生來說是個新的挑戰。對于藝術生的文化課要求提升,這也成為考生和家長們關注的一個熱點。
藝考不再是上大學的“捷徑”
今年的藝考面試難度增大了,有不少考生棄考。在過去,藝考是一些文化成績差的考生上大學的“捷徑”,今后這條路怕是走不通了。長期以來,我國藝考生中的相當一部分不是因為熱愛藝術或真有藝術特長去參加藝考,只是為了考上大學,或干脆只是要一張文憑而已。這不僅是個人成長的誤區,也是對教育資源的極大浪費。一個年輕人,在對前途的設計上,如果沒有興趣作為指引,熱愛作為動力,勤勉作為支撐,違心地接受家長安排或接受了不情愿的大學教育,這注定將是事倍而功半的人生選擇。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