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上海在異地高考問題上已邁出腳步。2012年,有10類非上海戶籍考生可以在上海市參加全國高考,兩年前只有8類人可以參加,6年前這個數字是6類。這10類非滬籍考生主要包括了持引進類人才居住證人才的子女,市外在滬工作人員的子女,在滬高校、科研機構博士后流動站在站人員的子女,支內支邊知青的子女等。其中,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子女和上海市教委批準的其他特殊情況考生兩類,是去年新增加的。
不過,也有學者指出,上海市降低非滬籍考生的報名門檻,主要受惠群體還是高端人才的子女,而普通務工人員,尤其是農民工的子女,仍被排斥在外。
今年3月初,上海市教委傳出消息,2012年,上海市全日制普通中等職業學校繼續自主招收在滬隨遷子女,計劃招生人數8000名,名額比去年增加了2000人。招生學校自主設置招生專業,隨遷子女也可報考上海市部分中職校試行的中高職貫通相關專業。越來越多的滬上農民工隨遷子女都能在接受了九年制義務教育后繼續升學。
實際上,為適應流動人口子女高中階段學習需求,從2008年起,上海在全日制普通中等職業學校逐步放開招收農民工子女。凡進入中職校的農民工子女,均享受上海市中職校學生的資助政策,免學雜費、補助生活費。不過,上海市教委規定,對要求報考全日制高等學校的畢業生,仍須按照教育部和上海市高考有關規定執行。
有分析認為,上海在“十二五”期間鼓勵優質高中郊區開分校,新建860所中小學幼兒園,今年就將新建學校288所,上海已為開放異地高考做好了準備。
(藝路網—藝術院校招生考試在線——第1時間為您傾心整理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