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新辦舉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發布會,教育部部長袁貴仁透露,“異地高考(微博)”需要在家長、學生和所在城市三方面符合基本條件。袁貴仁提到,城市并非越大越好,各地要根據發展需要和承載能力,就此提出具體的解決辦法。“我們現在的態度是,確保符合條件學生的合法權益,同時也要防止高考移民”。在筆者看來異地高考三個準入條件只惠及部分群體,也算是向前買了一大步。
8月30日,國務院轉發了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起草的一個文件,關于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接受義務教育之后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的辦法,提出要正視這個問題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具體怎么解決,由各地根據情況而定,在年底前要出臺解決的辦法。
文件提出,隨遷子女就地高考、中考要有條件準入,包括家長、學生和所在城市三方面需符合基本條件。家長在流入地要有穩定的工作、穩定的住所、穩定的收入,交了各種保險,盡管不是戶籍人口,但是常住人口;學生本人在流入地就讀的時限不同,各地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政策,什么樣的學生跟本地生享受相同的升學考試政策。
“這個城市發展需不需要這個行業,需不需要這個群體”,袁貴仁提到,城市并非越大越好,要根據發展需要和承載能力,因此第三個是城市條件,各地將就此提出具體的解決辦法,各地狀況不同,因此解決辦法也不同。
袁貴仁表示,這一政策將因地制宜,隨遷子女流入地多的省份要出臺文件,并要求各地根據流入地的具體狀況,制定具體辦法,提出具體條件。“我們現在的態度是,確保符合條件學生的合法權益,同時也要防止高考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