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開學季即將到來,不少高中生已然投入到緊張的學習之中,而即將升入高二的艷艷卻仍在為去哪里讀書糾結(jié):
是獨身回到陌生的海南老家?還是繼續(xù)留在廣東,等待2014年的異地高考政策?回去還是留下,就像是一場賭博。
異地高考方案年底出 廣東外來考生盼就地高考
現(xiàn)狀
全國“高考候鳥”每年逾百萬
艷艷的祖籍在海南,她的父母十幾年前便來到廣東江門打工,艷艷在江門出生、長大,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一都是在江門讀的。然而快要高考的艷艷,必須回到海南高考。在過去幾十年中,我國實行的政策一直是高考戶籍制度,必須在戶籍當?shù)夭拍軈⒓痈呖肌?/P>
而在海南,艷艷沒有朋友,不了解那里的教學重點,甚至連海南話都不會講,在她看來,江門才是她的家鄉(xiāng)。
據(jù)廣東省教育廳公布的數(shù)據(jù),目前在廣東接受義務教育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約有331萬人,占全國的1/3強,平均每個年級有36.7萬人,放大到全國每個年級超過100萬人。他們都將面臨與艷艷同樣的“高考”難題,長期以來,無法異地高考一直都被作為教育不公平的“典型”。他們幾乎都將被迫在高中階段與父母分隔兩地,返回戶籍所在地學習、高考,成為“高考候鳥”。
糾結(jié)
回家難適應留下有風險
面對高考,自己究竟該何去何從,艷艷曾在微博上寫出了自己的迷惘。今年剛參加過高考的“過來人”@鄭大軒留言說:“我讀初中那時就說要實施異地高考政策,當時我的一些外省的同學也說搏一搏在本地讀,等政策出來。結(jié)果現(xiàn)在高考都結(jié)束了,政策還沒出……”
盡管糾結(jié),艷艷最終還是做出了決定,留在江門賭一把。“回海南很不習慣,海南話一句都不會說,爸爸媽媽弟弟全都在這邊”,艷艷說,她還是希望留在熟悉的地方,這樣的話也不至于因為地方陌生而發(fā)揮失常。“如果后年政策還沒有出臺的話,我就要回海南復讀一年再高考了”,說到這,艷艷又陷入了迷茫。
對艷艷來說,也許時間還算是充裕的,畢竟她離參加高考還有兩年,但對于即將升入高三的網(wǎng)友@涼薄—薄涼來說,他必須在9月份開學之前就離開從小生活的福建,回到老家四川,“再不回來就來不及了,離開四川這么久,不知道兩個地方的教材有多大差別,也不知道老師講課是不是普通話,所以得提早回來適應,我不想將本身就很緊張的高三‘浪費’在適應這個問題上。”
因為戶籍問題,@涼薄—薄涼從初中開始就關(guān)注“異地高考”,“初中就有聽說了,那時候也是抱著等等的心態(tài),可是現(xiàn)在依然沒什么動靜,等不起了”。回到四川后,因為語言不通,@涼薄—薄涼坦言聽課還是有些吃力,再加上生活習慣各方面的差異,現(xiàn)在仍然處于適應期,“考試似乎是永遠找不到狀態(tài),成績暴跌,越考越找不到動力”,說到現(xiàn)在的狀態(tài),他非常無奈。
如果選擇在“第二故鄉(xiāng)”參加高考,隨遷子女們必須冒著復讀的風險等待政策的出臺,如果“異地高考”在2014年如期實行,那么他們是幸運的;而如果未能出臺,那么他們將至少輸?shù)粢荒甑那啻簳r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