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院校要先選城市,其中包括這個城市的經濟、文化、教育等等。隨著改革開放,中國的程式化進程得到了飛速發展,但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城市間的不均衡發展,東部優于西部,沿海優于內陸。大部分優勢資源都集中在了個別的幾大城市中。所以在選擇城市,也是一門大學問。
雖然大中城市的人口密度大,消費水平高,但是面對機遇多、待遇高的發展優勢,必然成為全國考生的最優選擇。目前中國的城市主要分為一線城市、二線城市和三線城市。
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東、深圳。簡稱:北上廣深。
二線城市:南京(華東中心城市)、西安(西北中心城市)、沈陽(東北中心城市)、武漢(華中中心城市)、成都(西南中心城市)、重慶(直轄市)、天津(直轄市)、大連、青島、杭州以及省會城市等。
三線城市:各省的地級市,如江蘇省的常州、山東省的菏澤,江西省的九江、廣東省的東莞、珠海等城市總之,中國最發達經濟、教育資源,主要就集中在第一、二線城市。
首選中國七大地區的中心城市
華北中心城市-北京、華東中心城市-上海與南京、華中中心城市-武漢、華東中心城市-西安、華東中心城市-成都、東北中心城市-沈陽、華東中心城市-廣州。
此外,怕冷的考生盡量不要選擇東北地區;怕熱的不要選擇武漢、南昌、重慶、南京、廣州等城市;吃不了米飯的,就不要選擇南方上學。
選擇院校要依據地區的不同而選擇
在不同城市之間,同一水平的高校,認同程度也會存在不同。
如果你是陜西考生,畢業后想在沈陽就業,那么對于你來說,魯迅美術學院的認同程度要比西安美術學院高。
如果來自武漢的你,畢業后想在大連就業,那么對于你來說,作為“211工程”的大連理工大學肯定要比同為“211工程”的武漢理工大學認同程度要高。
城市決定著院校的認同度,因此報考時一定要考慮到自己今后的就業城市與地區。只有這樣,畢業后,你還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從而得到有人單位的親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