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每年都會發布《招生章程》及《招生簡章》,但是很多學生在報考中搞不清楚《招生章程》與《招生簡章》的區別,甚至認為兩者是一樣的。其實,這是一個誤區。那么,《招生章程》與《招生簡章》有何區別?考生又該如何正確、全面地了解《招生章程》?考生在報考時要特別注意哪些?今天就來看看相關專家的分析:
《招生章程》是填報志愿的重要依據
《招生章程》是高等學校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相關規定,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制定出當年的《招生章程》。
《招生章程》內容一般包括:高等學校全稱、校址(分校、二級學院、校區等須注明),層次(本科、高職或專科),辦學類型(如普通或成人高等學校、公辦或民辦高等學校、高等專科學?;蛘吒叩嚷殬I技術學校等),學習形式(全日制、網絡教育等),分專業招生計劃及說明,外語考試語種要求,錄取男女生比例,身體健康狀況要求,錄取規則等。
它是高校向社會公布的法規性文件,學校依據事先向社會公布的《招生章程》進行招生。各級招生部門依據《招生章程》對高校進行有效監督,不僅增加了學校招生的透明度,同時也增加了考生的知情權,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學校和考生之間在填報志愿時信息不對稱問題。因此,對于考生和家長而言,《招生章程》是考生填報志愿的重要依據。考生在填報志愿前,一定要對這些內容進行詳細了解。
《招生章程》與《招生簡章》的區別:
據專家介紹,《招生簡章》與《招生章程》雖然只有一字之差,同是對高校相關情況的介紹,但其對考生的意義及重要性卻絕不相同。
首先,從法律上來說,《招生章程》具有很強的法律規范性作用,而《招生簡章》則基本不具備這個作用。
其次,從內容上來看,《招生簡章》僅介紹一般性報考內容,而報考的核心內容(如錄取規則等)則是不公開的,而且部分內容還可能存在夸大嫌疑。但《招生章程》就不同,錄取規則等17項招生信息是其必須公開的主要內容,而且必須真實,準確。
教育部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規定》中明確指出:“高等學校的招生章程是高等學校向社會公布有關招生信息的主要形式,其內容必須真實、準確、表述規范,且必須經高等學校的主管部門,依據國家有關法律和招生政策規定進行審核備案。高等學校招生章程經審核備案后方能向社會公布,且不得擅自更改;民辦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在招生宣傳(廣告)中不得使用模糊或隱瞞辦學類型、層次的簡稱……”因此,考生在報考前,切不可“跟著感覺走”,一定要“細看《招生章程》,掌握報考技巧”。
溫馨提示:
查看《招生章程》時應特別注意以下內容
目前,各高校招生章程已經陸續公布。專家提醒考生、家長,在報考前一定要多加注意,對于提前“圈定”的目標學校的《招生章程》中所規定的每一項內容,都要做到心中有數,特別是部分學校的“特殊要求”,如有的學校在《招生章程》里明確要求不招收非第一志愿學生或只招收部分第二志愿成績優秀的學生;有的學校對身體條件有特殊要求,男生身高不低于1.70米,體重不低于50公斤,女生身高不低于1.60米,體重不低于45公斤等;有的學校不招收往屆生;還有的學校對錄取學生的男女比例也有要求。因此,考生和家長一定要多加注意,如果不符合條件,一定要盡早放棄,重新選擇。
此外,針對《招生章程》中一些表述不太清楚或容易產生誤解的問題,考生和家長也一定要提前咨詢清楚,如學費問題,一些高校在《招生簡章》中將各專業所需學費數額規定得清清楚楚,但有些高校卻在打馬虎眼兒,沒有注明具體學費數額多少,只公布一句“學校按照省物價局、省財政廳和省教育廳核定的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收費”。
關于二級學院問題,個別高校公布的《招生簡章》中,不但沒有注明二級學院的文憑種類,反而以這些文憑與校本部文憑沒有差異為招生宣傳主要著眼點,結果導致二級學院學生畢業時與校方矛盾重重,更有甚者引發了群體性事件。因此,專家提醒考生在報考前所有細節都要了解清楚,稍有疏忽就有可能埋下“隱患”。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