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試形式和時間
筆試,考試時間120分鐘,考試中途不得退場,總分100分(不含附加分)。
二、考試內容
(一)文學藝術基礎常識(30分)
1.考試目的:具備一定的文學藝術素養,是學習攝影專業的前提和基礎,因此,設立涵蓋文學、文藝在內的綜合知識考試,重點考查考生對中學教材所涉及的文藝基礎常識的掌握程度。
2.考試題型:填空題(20分)、選擇題(10分)
3.題型示例:
a、“初唐四杰”是指 、 、 和 。
答案:楊炯、王勃、盧照鄰、駱賓王
b、“四羊方尊”是哪個朝代的文物:( )
A、周 B、元 C、商 D、夏
答案:C
(二)攝影基礎知識(40分)
1.考試目的:本題重點考查考生對于攝影基礎常識的掌握情況,具有一般攝影基礎、對攝影感興趣的考生均可回答。
2.考試題型:填空題(20分)、判斷題(12分)、名詞解釋(8分)
3.題型示例:
a、填空題:攝影史上,達蓋爾銀版攝影法是在 年公布的。
b、判斷題:“裝置在照相機機身后壁,接近焦點平面處的快門稱之為鏡間快門。”,請判斷正誤。
c、名詞解釋:焦距
(三)攝影作品分析(30分)
1.考試目的:本題重點考查考生是否具有圖片意識和一定的理解力。該考試環節通過規定考生在限定條件下寫一篇分析文章,考查考生的讀解能力,考查考生是否具備今后學習和將來從事本專業的潛在素質和必須具備的分析能力。
2.考試題型:作品分析題。
3.題型示例:
要求:根據所附作品按主題思想、瞬間表現、畫面構圖、光線造型與色彩運用五個方面,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分析文章。可自定題目。
(四)美術基礎測試(選考)
1.考試目的:通過對考生美術作品繪畫能力的測試,考察考生對平面類作品的理解與把握能力;考查考生是否具備基本的畫面語言意識。
2.凡參加我校美術.設計類考試(即素描、速寫、色彩)可另行加分。美術.設計類考試滿分為200分,加分成績按總成績 ×10%折算,最多為20分。考生須按天津師范大學美術.設計類專業考試要求進行報名、考試,并在筆試試卷指定位置注明已參加美術.設計類測試。
三、推薦參考書目
1.文藝基礎常識考試以中學教材所涉及到的內容為主。
2.《國家職業技能鑒定理論知識考試復習指導叢書——初級攝影師》手冊,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
3.《數碼攝影入門百問》,趙向陽等著,電子工業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
四、2011年測試試題
天津師范大學2011年藝術類招生專業考試試卷
攝影專業
第一部分 文學藝術常識
一、填空題(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共20題,每題1分,共20分)
1. 最早的詩歌總集《_______》在先秦稱為《詩》,又叫“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列入“五經”。
2. 莊周是_______學說的創始人之一,所著《莊子》想象奇特,文筆變化多端,富有幽默意味,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對后世文學語言有很大影響。
3. _______是我國第一位浪漫主義詩人。他的作品被魯迅贊為“逸響偉辭,卓絕一世”,郭沫若曾編劇《雷電頌》以紀念其事跡。
4. 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史記》是我國第一部_______體通史,又是優秀的文學著作,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5. 賦的語言以四、六字的_______句式為主,講究音律,注重藻飾和用典。
6. 《______________》是我國古代最長的敘事詩,與《木蘭詩》合稱“樂府雙璧”。
7. “建安文學”的核心人物是“三曹”——曹操、曹丕和_______,后者的名作有《洛神賦》和《七步詩》等。
8. 陶淵明自號“_______”,是我國第一位杰出的田園詩人。代表作有《桃花源記》《歸去來兮辭》《歸田園居》等。
9.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繼承現實主義詩歌傳統,“______________”的主要倡導者。
10.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出自_______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11. 施耐庵的《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反映_______的長篇白話章回小說。
12. 關漢卿是我國古代第一位偉大的戲劇作家,主要作品有《_______》《救風塵》《望江亭》《單刀會》等。
13. “脂硯齋”是我國古典長篇小說《_______》早期抄本的批語作者,其批語稱為“脂評”或“脂批”。
14. 魯迅是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他戰斗一生的真實寫照。
15. 老舍的長篇小說《_______》描寫舊中國一個洋車夫的悲劇命運。小說有濃郁的地方色彩,通俗而不乏幽默。
16. 散文《白楊禮贊》的作者是_______。
17. 《雨巷》是_______的成名作。詩中那狹窄陰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獨行者,以及那個像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都富有象征意味。
18. 《巴黎圣母院》是19世紀_______國浪漫主義文學最卓越的代表雨果的杰作。
19. 長篇詩體小說《______________》是俄國偉大詩人普希金的重要作品,是俄羅斯文學語言的典范,享有世界聲譽。
20. 小說《老人與海》的作者_______是美國現代作家。
二、單項選擇題(下列題目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將選項對應的字母填寫在答題紙對應的括號內,多選、選錯均不得分,共10小題,每題1分,共10分)
1.書法家王羲之有“書圣”之稱,他的書法作品《蘭亭集序》的書體是( )
A.隸書 B.楷書 C.行書 D.草書
2.詩句“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漁父》)的作者是( )
A.屈原 B.陶淵明 C.李白 D.蘇軾
3.“初唐四杰”所指的四位詩人是( )
A.王 勃、陳子昂、駱賓王、盧照鄰
B.沈銓期、駱賓王、盧照鄰、楊炯
C.王 勃、駱賓王、盧照鄰、楊炯
D.沈銓期、陳子昂、駱賓王、盧照鄰
4.唐代詩人群星璀璨,其中與“詩佛”“詩仙”“詩圣”之稱依次對應的三位詩人是( )
A.李白、杜甫、王維
B.王維、李白、杜甫
C.杜甫、王維、李白
D.李白、王維、杜甫
5.下列作家中,不屬“唐宋八大家”之列的一位是( )
A.蘇洵 B.曾鞏 C.王安石 D.黃庭堅
6.下列關于明代后期公安派作家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
A.公安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是袁崇煥、袁應泰、袁可立,號稱“三袁”。
B.他們深受李贄等人的影響,追求個性自由,反對偽道學對人性的束縛。
C.在創作上大量寫清靈通脫、新穎別致的小品文,進一步解放文體。
D.他們還推崇民歌,贊賞通俗文學,沖破士大夫獨尊傳統文體的偏見。
7.下列作品中,屬于“白洋淀派”的作品是( )
A.《小二黑結婚》B.《高干大》 C.《李家莊的變遷》 D.《荷花淀》
8.創作《致橡樹》這首朦朧詩的詩人是( )
A.北島 B.舒婷 C.顧城 D.海子
9.印度著名詩人泰戈爾于191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第一位獲此獎項的亞洲人。下列作品中,不是他詩集的一項是( )
A.《園丁集》B.《新月集》C.《采果集》D.《二心集》
10.下列對于外國文學常識敘述正確的一項是( )
A.莎士比亞創作的四大悲劇是《哈姆雷特》《奧賽羅》《麥克白》《威尼斯商人》。
B.托爾斯泰的長篇小說《罪與罰》不僅是俄羅斯也是世界現實主義文學的一個頂峰。
C.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包括91部小說,是世界文學中規模最宏偉的創作之一。
D.《變形記》是現代主義文學開山師祖卡夫卡的代表作,小說主人公是尤利西斯。
第二部分 攝影基礎知識
一、填空題(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共20題,每題1分,共20分)
1.銀版攝影術的發明者是_______。
2.照相機維護保養應做到五防:防震、防曬、防熱、_______、防塵。
3.鏡頭手動對焦用_______表示,自動對焦用AF表示。
4.主光是在攝影布光時占_______地位的光線。
5.黑白膠片是以_______色調來拍攝記錄各種顏色的被攝對象的。
6.廣告攝影是以_______為主要目的。
7.相機速度調節盤上的M檔,是_______曝光模式檔。
8.強烈的背景光容易使鏡頭產生_______,同時影響拍攝影像的清晰度。
9.安裝在鏡頭上,用來防紫外線濾色鏡是_______鏡。
10.焦距為4mm—16mm的鏡頭稱之為_______,它提供強烈的透視效果,近大遠小,邊線彎曲。
11.135相機的焦距是500MM的鏡頭是_______鏡頭。
12.當光圈不變,物距不變的情況下,鏡頭焦距越_______,景深越大。
13. _______在《墨經》中提出的小孔成像的原理。
14.在選擇拍攝點時,依據照相機相對于被攝體高度的不同可分為平拍、_______、俯拍。
15.鏡頭的焦距值等于或略大于底片對角線長度的鏡頭是_______。
16.自拍器主要用途_______,或防止相機震動。
17.高感光度的膠片顆粒_______,色彩相對表現要差,反差大,寬容度小。
18.1/250—1/4000屬于_______快門,超過人眼的反應時間。
19.遮光罩是加戴在_______前邊的一個附件。
20.日光型膠片的色溫是______________。
二、判斷題(判斷正誤,在答題紙的對應位置劃“√”或“X”,共12題,每題1分,共12分)
1.可以使主體產生輪廓光光效的是正面光。( )
2.變焦鏡頭的優越性是操作方便,易于攜帶,構圖快捷。( )
3.三腳架的用途是在慢速攝影或多次曝光時用來穩定照相機,防止震動的。( )
4.大型照相機的常見膠片規格有4×5英寸、5×7英寸、8×10英寸、8×8英寸。( )
5.從人物正面進行拍攝的特點是平面感強,立體感差;屬靜止性構圖,畫面呆板,不宜表現動感。( )
6.色溫越低,藍色的成份越多,圖像就會偏藍;色溫越高,紅色的成份就越多,圖像就會偏紅。( )
7.感光度高的膠片的性能特點有反差小、顆粒大、灰霧大、解像力低。( )
8.光圈就是鏡頭里調節進光孔大小的裝置。光圈系數數值越大,進光越多。( )
9.輪廓光在被攝體上能夠勾勒出物體形狀的光線,通常比背景亮,亮度也超過主光。( )
10.鏡頭涵蓋力是指被攝物在鏡頭影像圈內能獲取高質量影像的那部分區域就稱鏡頭的涵蓋力。( )
11.濾光片可分為黑白濾光片、彩色濾光片、黑白彩色通用濾光片、特殊效果濾光片。( )
12.暖調是指主要由紅橙黃等暖色構成的畫面。( )
三、名詞解釋(請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共4題,每題2分,共8分)
1.攝影構圖
2.光圈
3.高調
4.光比
第三部分 攝影作品分析
請各位考生根據張峰拍攝的作品《寄托》(作品由監考老師發放),從主題思想、藝術內涵、攝影技術等方面進行分析,完成一篇攝影作品分析文章,題目可自擬。
分析要求:
一、主題突出、觀點明確、思路清晰、結構完整。
二、攝影技術語言準確,構圖、用光方式與色彩運用分析得當。
三、語言通順、字跡工整、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