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試題難度保持穩定
2007年高考《考試大綱》已經頒布,與2006年大綱相比較,僅對個別字進行了改動,命題宗旨沒變。
各單獨命題的省、直轄市在不違背大綱的原則上,根據本省市的具體情況,還會依照2006年的結構進行試題命制;使用全國卷的省區將面對與2006年結構一樣的英語試卷,命題的依據仍然是教育部2000年頒布的《全日制高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實驗修訂版)》,并考慮中學教學實際,這種實際是指全國各地的高三學生所使用的人教版立足于新課程標準理念的過渡教材。2007年英語基本詞匯依然是2000個,語法項目也與2006年相同。
考慮到2007年是個穩定的年份,重點在四個新課標實驗省區的高考命題改革,同時今年又要在全國大面積推行新課標教材。因此,穩定必然是命題的重心。2006年全國考生950萬人,錄取530萬人,錄取率約為56%,其中本科錄取比率不超過30%。2007年考生人數會與2006年持平或略高,由于本科的招生仍處于調整鞏固期,擴招的主要是高職,因此,這種供需的矛盾決定了2007年的高考競爭會與去年一樣激烈,錄取率預計也會與去年大體相當。
2003年以前全國卷的難度一直穩定在0.52左右。2004與2005年東部與中部教育相對發達省、直轄市相繼開始自行命題。使用全國卷的省區的考生,英語總體水平有所下降,與之呼應,全國卷的難度自然有所下降。2006年四川、陜西開始自行命題,使用全國卷的考生總體水平與2005年大體持平,因此,試卷的難度沒有變化。但是,2006年考生高中三年所使用的是過渡新教材,這套教材的立足點是2003年教育部頒布的新課程標準,單是詞匯量就達3500個,閱讀量遠比2005年畢業的考生要高,達30萬詞,所以相同難度的試卷反映在2006屆考生身上,難度呈下降趨勢。
2006年全國兩份試卷各題項的命制注意貼近實際生活,符合考生的認知水平。但是,含聽力試卷的完形填空的選材似乎高估了考生對社會生活的認知面,文章本身并不難讀懂,只是文章敘及的趣事考生知之甚少。因此,20個空白中答對率不高。如果說答對率超過70%屬于容易題,50%至70%的得分率為中等難度題,不足50%的答對率為難題或較難題的話,全國卷完形填空“以水中吃飯”為話題的短文至少有過半數的空白難度大了些,其他題項符合命題的原則。因為對2006年考生詞匯量、閱讀能力比較往年大有提高的狀況估計不足,五篇文章略顯容易。
展望即將到來的2007年高考英語考試,使用全國卷的各省區考生將面臨的仍是一份難度總體穩定或略微上升的考卷。
高考英語試題穩定的含義,是指試卷難度的穩定,并不是指每個題項難度不變。命題組會根據前一年的相關數據以及社會的反響,會在2007年試卷的命制時調整某些題項的難度,但又要確保總體難度的穩定。比如,完形填空的難度就應當下調,閱讀理解文章的閱讀難度稍稍提高些,這樣才符合目前中學的教學實際。
2007年全國有四個省區使用新課改試卷,這是全社會廣為關注的大事。在全社會關注四個省區課改的成果的前提下,保持非課改省市的高考試卷的穩定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