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湖北省舞蹈學類專業統考考試大綱
一、考試性質和目的
普通高校藝術專業招生考試舞蹈學類全省統一考試(以下簡稱舞蹈學類統考)是全國普通高考的重要組成部分,該統考主要通過考查考生的舞蹈基礎、身體條件(軟、開度)、節奏感和協調性、對舞蹈風格的把握能力和表現能力、創編和表演能力,選拔出具有從事舞蹈表演專業學習的基本身體條件和具有舞蹈專業學習潛能的藝術類合格新生。
報考舞蹈表演、舞蹈學和舞蹈編導專業的考生需參加此統考;報考體育舞蹈、健美操(啦啦操)、武術、藝術體操等專業方向的考生無須參加省級統考,直接參加校考。
二、考試科目和分值
考試科目 | 考試形式 | 分 值 |
作品辨析 | 筆試 | 40分 |
節奏聽辨 | 筆試,規定在4小節以內 | 20分 |
基礎測試(形體) | 面試,考察考生形體條件和舞蹈基本功 | 120分 |
基礎測試(基本功) | ||
舞蹈表演 | 面試,考生自選曲目進行表演 | 120分 |
三、考試內容和形式
(一)作品辨析(40分)
1.考試目的
考查考生對國內外常見舞蹈作品的作者、時代、民族、國別、題材、形式、風格等基本知識的掌握情況。
2.考試內容
考查的舞蹈作品范圍詳見附件《2016年湖北省普通高校藝術專業招生考試舞蹈學類統考“作品辨析”考試曲目》
3.考試形式
閉卷,選擇題。
4.樣題
《醉鼓》的舞蹈表演形式是 ( )
A.雙人舞 B.獨舞 C.三人舞 D.群舞
(二)節奏聽辨(4小節以內)(20分)
1.考試目的
考查考生節奏感和韻律感。
2.考試內容
節奏聽辨(4小節以內):限于2/4、3/4、3/8三種單拍子,各種常見節奏型及組合。
3.考試形式
閉卷,選擇題。
4.樣題
請聽音響(播放兩遍),選擇與所聽內容相符的節奏型組合 ( )
A. B. C. D.
(三)基礎測試(形體條件和舞蹈基本功)(120分)
1.考試目的
考查考生形體條件,身體各部分軟開度,彈跳能力,要求考生具有體態勻稱、五官端正、健康挺拔、氣質好的形體條件;軟開度好,彈跳能力強;
2.考試內容
形體條件。
舞蹈基本功:
①基本素質包括軟開度(橫叉、豎叉、搬前旁后腿、下腰、前軟翻、后軟翻);
②單一技術技巧(以下任選至少兩項,可多選,并且不能為同一類別)。
①旋轉類(四位轉、揮鞭轉、旁腿轉、平轉、跳平轉或其他旋轉技巧)
②翻身類(踏步翻身、點翻身、串翻身)
③跳躍類(原地叉跳、橫飛燕、凌空躍、撩腿劈叉跳、倒踢紫金冠、擺腿跳、蹦子、飛腳或其他跳躍技巧)
3.考試形式
面試。
4.考試要求
考生自備練功服(女:體操服、褲襪;男:汗衫、緊身練功褲)。
5.評分標準
等級 | 分值 | 評分標準 |
一等 | 108-120 | 有極好的學習舞蹈的基本形體素質(身高、身材、五官等)。有很好的腰、腿、肩的“軟”、“開”度基礎,準確掌握“開、蹦、直、立”。有極好的控制能力及彈跳能力,動作的力度感和穩定性極好,并熟練的掌握一些難度較高的舞蹈技術、技巧動作。 |
二等 | 96-107 | 有良好的學習舞蹈的形體素質,有較好的“軟”、“開”度基礎以及彈跳力與穩定性,掌握舞蹈基本技術動作,正確掌握基本技法。 |
三等 | 84-95 | 有一定的“軟、開”度基礎和彈跳能力,動作基本穩定協調,身體無缺陷。 |
四等 | 72-83 | 有一定的舞蹈形體訓練條件及舞蹈發展的潛力,能夠完成舞蹈基本動作,身體無大的缺陷。 |
五等 | 71及以下 | 協調性差,形體基本素質較差,身體有缺陷。 |
(四)舞蹈表演(120分)
1.考試目的
考查考生身體協調性、舞蹈表演基本素質和對舞蹈作品的表現力,要求考生能夠準確把握舞蹈作品基本韻律和風格特點,具備舞蹈的身體素質、技術、情感和形象表現力。
2.考試內容
自選舞蹈劇目片段或組合一個,考試時間為3分鐘以內。舞蹈種類可包括古典舞、民間舞、芭蕾舞、現代舞和當代舞等。
3.考試形式
面試。
4.考試要求
①考生自備伴奏CD;
②服裝自備。
5.評分標準
等級 | 分值 | 評分標準 |
一等 | 108-120 | 舞蹈動作流暢協調,舞姿優美敏捷。情緒飽滿自然,表現力強,舞蹈與音樂和諧一致,節奏感強,風格把握正確。有很好的從事舞蹈專業的發展潛力。 |
二等 | 96-107 | 舞蹈動作嫻熟協調,舞蹈風格把握準確,舞姿優美,情緒飽滿,節奏感好,有從事舞蹈的基本潛力。 |
三等 | 84-95 | 基本能把握舞蹈的風格特點,有一定的表現力,音樂與舞蹈基本一致,節奏正確。 |
四等 | 72-83 | 了解一些舞蹈的風格特點,音樂與舞蹈配合基本一致。 |
五等 | 71及以下 | 舞蹈動作呆板、僵硬,節奏感差,不能完成舞蹈動作。 |
附件
2016年湖北省普通高校藝術專業招生考試
舞蹈學類統考“作品辨析”考試曲目
1. 《紅綢舞》
2. 《荷花舞》
3. 《孔雀舞》
4. 《寶蓮燈》
5. 《春江花月夜》
6. 《三月三》
7. 《小刀會》
8. 《草原上的熱巴》
9. 《飛天》
10. 《摘葡萄》
11. 《東方紅》
12. 《紅色娘子軍》
13. 《白毛女》
14. 《草原兒女》
15. 《沂蒙頌》
16. 《絲路花雨》
17. 《雀之靈》
18. 《敦煌彩塑》
19. 《小溪·江河·大海》
20. 《金山戰鼓》
21. 《木蘭歸》
22. 《醉鼓》
23. 《牛背搖籃》
24. 《踏歌》
25. 《旦角》
26. 《水月》
27. 《也許是要飛翔》
28. 《流浪者之歌》
29. 《小伙·四弦·馬櫻花》
30. 《走·跑·跳》
31. 《扇舞丹青》
32. 《楚腰》
33. 《桃夭》
34. 《相和歌》
35. 《封箱》
36. 《盛裝舞》
37. 《激楚》
38. 《武當和韻》
39. 《淮水情蘭花彎》
40. 《翻身農奴把歌唱》
41. 《盅·碗·筷》
42. 《刀郎麥西來甫》
43. 《畢茲卡·波呲》
44. 《決勝千里》
45. 《夫妻哨》
46. 《中國媽媽》
47. 《旅行》
48. 《逍遙》
49. 《兔氣揚眉》
50. 《士兵與槍》
51. 《千手觀音》
52. 《大紅燈籠高高掛》
53. 《媽勒訪天邊》
54. 《云南映象》
55. 《紅梅贊》
56. 《睡美人》
57. 《胡桃夾子》
58. 《天鵝湖》
59. 《春之祭》
60. 《空間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