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的基本知識
1、基本知識
葡萄是栽培歷史極其悠久的果樹,別名有:蒲陶、蒲桃、草龍珠、貝紫櫻桃。在5000—7000年前,葡萄就廣泛分布于中亞細亞、南高加索、敘利亞和埃及等地。15至19世紀,葡萄栽培又發展到南非、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地。
我國栽培葡萄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西漢武帝時。古代文獻記載,最早是張騫出使西域期間從當時的大宛國引入的。
目前我國葡萄有600多種,巨峰(紫褐)、紅富士(紅紫)、玫瑰香(黑紫)、白香蕉(黃綠)、金后(黃綠)等都是人們熟悉的優良品種。
葡萄是多年生攀緣植物。它的莖習慣稱為蔓,自地面到分枝一段為主蔓,依次為分蔓、側蔓、結果蔓和新梢。新梢上生有卷須(卷須太弱,一般不畫)。葡萄葉子由葉柄和葉片構成,葉柄較長,有趨光性,因而可以使每個葉片都能獲得光照。葉片有3至5裂,通常為5裂,葉片上密布葉脈。葉脈分為主脈、附脈、支脈和網狀脈。主脈長度和脈間角度決定葉子形狀(一般只畫主、附葉脈)。葡萄葉片顏色為綠色或深綠色,秋天變為黃色、紅色或褐紅色。果實的顏色,由于品種的不同和季節的變換,或偏紅、綠或發藍、紫色。
葡萄與人們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葡萄的紫色象征富貴、吉祥,綠色象征著生命和春天。它的累累碩果更給人們帶來豐收的喜悅。因此,以葡萄為題材的國畫作品歷來為人們所喜聞樂見。
2.工具
筆:畫寫意葡萄常用的毛筆是大白云兼毫筆。這種筆既有彈性又可含較多的水分,便于表現。大蘭竹為狼毫筆,吸水量少,筆毫較硬,適于畫枝干用。羊毫提筆含水量大,可以用來畫葡萄葉子。
墨:墨分油煙、松煙兩種,畫葡萄用油煙墨。油煙墨以質細、色黑、帶藍紫色光澤、膠輕者為上品。作畫的墨是用墨錠在石硯中磨出的。磨墨要慢不要快,寧磨濃不可淡。現在一般用的書畫墨汁作畫很方便,如果用墨汁加一半水再用墨錠磨濃用之更佳。
紙:寫意畫用生宣紙,生宣紙吸水性強。皮紙有半生半熟的特點,在皮紙上作畫不便留筆痕,畫出的葡萄之間易滲化,水氣大,有朦朦朧朧的感覺,別有特色。元書紙為黃色小張紙,一般用來習字,其實用元書紙作畫效果甚佳。它既有皮紙特點,又有紙本身的底色,特別適于畫中用粉(白色)的作品(見圖)。這些紙都可以用來畫葡萄,只要熟悉和掌握了紙性就能夠畫出滿意的作品來。
顏色:中國畫顏料分透明的植物質(花青、藤黃、曙紅、胭脂等)和不透明的礦物質(石青、石綠、朱砂、石黃、赭石等)兩類,石青分頭青、二青、三青、四青,頭青深,四青淺。石綠分頭綠、二綠、三綠、四綠,頭綠深,四綠淺。此外還有金粉和銀粉,加膠使用。目前商店里賣的有些錫管顏色,其中花青、赭石顏色較粗,而且花青容易褪色,質量較差,購買與使用時要注意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