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畫法是已知架上繪畫最古老的繪畫技法,最早可追溯到15世紀。它是19世紀以前歐洲傳統(tǒng)的繪畫技法。透明畫法主要是進行色彩罩染,使兩種顏色通過視覺調(diào)和產(chǎn)生第三種顏色,它與物理調(diào)和派生的第三種顏色雖有相同的色相,但視覺效果不一樣,前者更為深沉,具有珠寶般的光澤。
在運用透明畫法的作畫過程中,一幅畫的素描關系是在不使用顏色的情況下完成的。所謂不使用顏色,指的是以單色高調(diào)的形式將構圖與物象的體積感確定下來。然后,將顏色以透明的稀薄色或上光色添加上去。
透明畫法包括:
(1)透明色重顯。一般在背景及主體物的暗部用不調(diào)粉或少調(diào)粉的油彩進行多層罩色,透露布紋及底色。
(2)薄底透明罩色。在中間調(diào)子的灰棕色底上用深棕色或銀灰色畫出較嚴格的素色油畫,待干后罩上透明色,透明色避免過多調(diào)入白色,以免影響透明度。為此,底畫的素色油畫需要預先提高明度,為多層罩色留下余地。
(3)厚底透明罩色。指在底畫厚涂平滑的表面及底畫厚涂凹凸的表面上罩透明色。厚涂平滑的表面指先用厚色待未干時掃平,干后罩透明色。此法多用于古典風油畫。例如肌膚受光部分多用厚涂顏料,使其與背景等暗色部分的厚薄拉開距離。厚涂顏料未干時用毛筆輕輕掃勻筆觸進行平滑處理,干透后再罩透明色,能達到既厚實又透明晶瑩的效果。
“光學灰”是透明畫法表現(xiàn)出來的一種視覺效果。古代藝術家在坦培拉或油性色底上用樹脂光油進行釉染后,涂以透明或半透明覆蓋層,使各色層通過重疊顯露出來,即產(chǎn)生色彩奇異的透明灰色——“光學灰”。這種透明灰色和調(diào)配出來的灰色相比,視覺效果不大相同。它是直接畫法無法達到的。魯本斯當時就以創(chuàng)造光學灰著稱,他曾對他的學生說:“至少暗部最后一層色應是透明的。”如圖29是魯本斯的油畫局部。
古典透明畫法的方法
(1)素描初稿。透明畫法主要依賴于清晰、成功的單色底畫——素描。在這個階段,可以用任何素描媒介——炭條、色粉筆等清楚地確定一個可填充底色的框架——素描稿。之后,噴一層發(fā)膠或上光油。
(2)純灰畫法。一般用白色與黑色調(diào)和的灰色作畫,也可用赭石或褐色與白色調(diào)和。基本要求是反差強烈的明暗層次,盡可能用亮色調(diào)表現(xiàn),因為其后每一遍上色都會使畫面變暗一點。根據(jù)“肥蓋瘦”原則,這一階段盡可能少用油,古代畫家多用鉛白,因為鉛白在油畫顏料中最“瘦”,而黑油畫色含油多,因而要少用。在表現(xiàn)明暗層次反差強烈的肖像時,并不意味著越暗越好,在保持亮度的基礎上,最深的調(diào)子處于中間灰色即可。在畫灰色畫時,應常備一支扇形筆或油畫滾子,不斷用它把顏料抹平,一般只在確實需要的地方才畫稍厚的筆觸。灰色畫完成之后,至少要讓它干兩天以上再涂上一層潤色光油,這利于隨后的色層上光。
(3)著色。開始時色層要概括,大面積涂上單純的經(jīng)過稀釋的上光色是著色過程的第一步。待一層上光色干后才能覆蓋下一層色,間隔約為一至兩天。當然可以采用濕蓋濕的畫法,但不易控制色彩,所以很多采用透明畫法的藝術家同時畫幾幅畫。
(4)薄涂。透明著色之后,為增加物象的體感、質(zhì)感,高光及細節(jié)部分常采用薄涂方式強調(diào),用大量白色調(diào)和大量的調(diào)色油涂于干后的上光色上,多加調(diào)色油是為了遵守“肥蓋瘦”的原則。注意:這一階段不要使用松節(jié)油。松節(jié)油只在灰色畫階段使用。
在透明畫法中,上光著色與薄涂覆蓋可以交替進行。有時兩三遍即可,也可能三、四十遍不止。作品完成后需干燥幾個月,然后涂一遍上光油。
有人說:有多少采用透明畫法的藝術家就會有多少種技法,可見透明畫法并不局限于上述方法。畫家可根據(jù)自己的需要探索屬于自己的技法風格。下面再介紹一種古典透明畫法:
首先用木炭起稿,然后用長鋒勾線筆蘸乳膠調(diào)和的黑顏料或墨汁準確地勾出輪廓,再用大刷筆蘸“三合一”油(達瑪上光油∶亞麻仁油∶松節(jié)油=1∶1∶3)調(diào)出赭色調(diào)的稀薄色,以松散的筆意涂滿畫面,再用抹布輕擦吸去多余的油。第二步:用大筆蘸乳液(甲基纖維素乳液或干酪素乳液,詳見“坦培拉乳劑的制作”),調(diào)鈦白粉畫出物體受光部分,趁白色未干時用筆輕掃,向暗部過渡,制造飛白效果顯出中間色調(diào),此時畫面的明暗對比應概括、強烈。第三步:白色干后接著用“三合一”油調(diào)色粉釉染,即所謂的“上光術”。如果沒有色粉可將油畫顏料用高麗紙吸去油份再用。第二步的提白與第三步的釉染反復進行,直到造型與色彩完美結合為止。
由于此技法使用乳膠調(diào)白,所以干燥迅速,釉染后能在短時間內(nèi)結膜,故可連續(xù)作業(yè)。應當注意:最初釉染不能用油過多。另外,畫布底子要有吸油性,初畫干澀,漸呈光澤。
古典透明畫法需要一個熟悉材料的過程,作畫者要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jīng)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