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海市教委獲悉,上海正醞釀深化高校招生考試制度改革方案,并將于今年下半年正式出臺,這是本年度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此項改革的核心是:進一步完善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先取代各高校的自主招生筆試,并逐步取代高考。這意味著,未來在上海高中階段俗稱“會考”的學業水平考試,其重要性將更為凸現,且一考多能,既是高中畢業考,也是高校招生的筆試,更深遠的意義在于,讓學生徹底擺脫高考“應試”教育負擔,實現中學素質教育的目標。
此前,上海已經試點將“會考”成績用于高招。目前,上海的高職大專自主招生,已經直接采用學業考成績,作為新生選拔錄取依據。但全市報考高職高專的考生只有五六千人,僅占上海高考考生人數的十分之一左右。因此,上海鼓勵本科高校甚至名校在自主招生中也參考應用學業考成績。
據了解,上海未來將完善“會考”制度,具體做法是:將高三進行的4門學業考提前至高中第5學期完成,寒假前結束最后一門考試。同時,采用“加試題”的方式,增加學業考的區分度。“加試題”的命題不僅考察高中學業水平,更符合高校人才選拔標準,由學生自主選擇做與不做。如果“加試題”部分為高校認可,并經教育部批準,將來,諸如復旦“千分考”、“華約”、“北約”之類的名校筆試環節,將被“會考”成績取代。
據悉,“十二五”期間,教育部將啟動高考改革,而上海的這套改革方案,與教育部不謀而合,如果上海先行先試成功,將為全國高考改革做出典范。有關負責人表示,學業考改革的路徑基本是:先在少數學業考科目中設加試題,再在所有10門科目中設加試題;之后所有科目均分層分級命題和出卷,各分級成績供各級各類高校使用,條件成熟時,可以替代高考職能。
上海將于2013年下半年執行的“會考”一考多能取代高考的高招政策,如果效果顯著,想必今后在其他地區也會有這樣的政策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