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局投遞大學錄取通知書要搭售賀卡,這是一部分上虞學生高中畢業后的第一課,也是他們走進大學前的第一課。這堂課告訴他們:學著點兒,但凡有點權力,但凡人家有點什么攥在你手里,就要想辦法搞錢。
幾張賀卡,二三十塊錢——這種潛規則所獲取的利益,在成人看來太小兒科,太不值一提。劇組潛規則,房產、土地、規劃潛規則,提拔、晉升潛規則都已經屢見不鮮了,郵局還在打不掙錢的學生的主意,可見郵局在權力體系中的邊緣與貧瘠。但是,這并不影響他們創收的熱情與創意。或許還是動力呢。
搭售賀卡這種成人看不上眼的潛規則,對中學生會產生什么影響呢?在各類各級考試壓力下,大部分學生對社會現實知之甚少,課本上總還保留著一些正面教育的因素,絕大部分的老師,還能給予孩子正面的、有益的影響。相對于成人來說要單純得多的中學生,遇到郵局賣賀卡這種跨行業經營,會不會第一次冒出了這樣的疑問或念頭:原來社會是這樣的?進而對學校、對老師的教育和教育內容都產生了懷疑。
當然,這樣一件事情,很多學生并不一定會往心里去,有疑問也是一瞬間飄過一絲疑云而已。但是真有疑問也不用擔心,一旦大學畢業,真正走進社會,就會像溫水里的青蛙一樣,適應社會的“溫度”,說不定還能為潛規則添磚加瓦呢。
有時想想覺得奇怪,學校里開設思想品德課,教育學生向善向上;社會則教他們學會適應、運用潛規則——思想品德課不是在浪費學生時間嗎?教育不是顯得很多余嗎?教育可以簡化為一種:職業教育;學校改成各種培訓班;能傳授技能就可以當老師了,比如三言二拍《賣油郎獨占花魁》中的那個賣油郎,技藝純熟至此,當個正教授綽綽有余。師范教育也可以廢除,因為再講“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已經很迂腐,很落伍,甚至可能是有害的,因為按照這個原則培養出來的學生,不善于“潛規則”還不是最嚴重的,飯碗都找不著的可能性不是沒有。
如果,一個社會充斥潛規則,甚至潛規則已堂而皇之擺上了臺面,成為和顯規則并舉甚至超越了顯規則成了第一規則,這樣的社會又能給人什么感受呢?如果潛規則可以橫行無忌不受任何制約和懲戒,那么這樣的社會又能給人什么希望呢?
所幸我們還有面對潛規則生氣的能力和質疑的勇氣。這一課雖然沉重,但也可以成為反面教材警誡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