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錄取分批次進行,錄取批次為本科提前批(A、B)、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專科提前批、專科一批、專科二批、專科三批和單招批,共9個批次,分10段錄取。
■各批次院校看清楚
本科提前批A,包括藝術類專業中除獨立學院和民辦院校外的加試、自測類別的本科專業和本科一批院校使用我省藝術聯考成績錄取的藝術類本科專業、本科一批院校的普通體育專業及其他提前批院校(含軍隊、公安、司法等類)中使用本科一批線錄取的本科專業。
本科提前批B,包括使用我省藝術聯考成績錄取的本科二批院校的藝術和普通體育類本科專業及其他提前批院校(含軍隊、公安、司法等類)中使用本科二批線錄取的本科專業。
本科一批:包括教育部批準進入國家“211”工程的高校及原全國重點高等學校和省招生委員會批準列入該批錄取的文、理科本科專業。
本科二批:包括未能列入本科一批錄取的本科專業(不含獨立學院和民辦高等學校的本科專業)
本科三批:包括獨立學院和民辦高等學校的所有本科專業。
專科提前批包括公安、司法院校和藝術、體育等招生科類的專科專業及教育部和省招生委員會規定提前錄取的專科專業。
專科一批為本科高等學校的文、理專科專業和普通專科院校的文、理科專業。
專科二批為高職院校和民辦院校的文、理科專科專業。
專科三批為面向本市招生的各專科專業。
對口招生分為對口本科批和對口專科批,對口本科批隨本科二批錄取,對口專科批隨專科一批錄取。
高水平運動員、藝術特長生、自主選拔錄取和定向就業招生錄取隨批進行,志愿填報在相應批次前單獨設置的特殊志愿院校欄內,每批錄取前投檔。
單招批包括保送生、體育單招、外國語言文學類(非英語)專業等單獨招生的學校和專業。
■二志愿仔細推敲
今年普通文史、理工類專業的志愿是這樣設置的:本科提前批(A、B)設一志愿和二志愿,二志愿采取征集方式填報。每段一志愿錄取后,公布缺額計劃征集志愿。一志愿和征集志愿均不實行平行志愿。
本科一批,設一志愿和二志愿,一志愿實行平行志愿,二志愿實行征集志愿。每批一志愿錄取后,公布缺額計劃征集志愿。征集志愿實行平行志愿方式。
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設一志愿和二志愿、三志愿,一志愿實行平行志愿,二志愿、三志愿實行征集志愿。每批一志愿錄取后,公布缺額計劃征集志愿。征集志愿實行平行志愿方式。
專科提前批設一志愿和二志愿,二志愿實行征集志愿,均不實行平行志愿。專科其他批次設一志愿和二志愿,一志愿實行平行志愿,二志愿實行征集志愿。
填報第二志愿,是許多考生和家長頗費心思的問題。首先應當清楚,不是所有的高校都招收二志愿考生。第一志愿充足的高校一般不會招收第二志愿考生。事實上,招收二志愿考生的高校,錄取政策也是不同的:有的學校“原則上不拒絕非第一志愿考生,但是分數要比第一志愿考生的平均分高”;還有的學校“預留部分計劃招收二志愿高分考生”。有的學校二志愿可選專業,有的則必須服從專業調劑。
這些情況在報志愿之前應該提前了解,在基本確定選報學校和志愿后最好能夠跟選定院校聯系,詢問二志愿錄取規則。
小提醒:河北省考試院要求,高校錄取時,當同批錄取控制線以上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不足時,不得拒絕錄取非第一志愿的考生。在同批錄取控制分數線以上生源不足的高校,經學校申請,可適當降分錄取有志愿的考生。
■分數級差不可小視
分數級差包括兩方面的含義:一是學校分數級差;二是專業分數級差。學校分數級差,是指高校在錄取第一志愿考生和非第一志愿考生時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的分數差;專業分數級差,是指提檔考生在不能滿足其第一專業要求時,要將其總分減去一個分數級差后參加第二個專業的排序。
比如,很多學校招生二志愿考生,明確規定第一、第二院校志愿的分數級差為30分。高校的招生章程中,一般規定學校的專業分數級差為3至10分,進檔考生錄取專業時的第一志愿,以實考分排隊,若考生的第一志愿專業未滿額則將該生錄取為該專業;若考生的成績未達到其第一志愿專業的錄取分數,則其總分減去專業級差分后參與第二專業志愿排序;若第二專業志愿仍不能錄取,再減去一個級差分參與第三志愿排序,如此依次類推,對于非第一(學校)志愿考生則先減個級差分參與第三志愿排序,如此依次類推,對于非第一(學校)志愿考生則先減去一定分數后參與第一專業志愿排序。
■加分待遇有差異
對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來說,一定要了解各個學校不同的政策,有的學校在提檔時承認加分,但在安排專業時只考慮高考文化課分數。對于一些成績一般的考生來說,填報志愿時要考慮這一因素。如果考生的高考總成績相當,高校一般優先錄取實考分數高、相關科目分數高及學科競賽、科技發明創造、體育比賽獲獎的考生。
■部分專業限定單科分數線
考生不能忽視“規則”中對相關科目成績的要求。在高校招生章程中,最常見的有對外語成績或公共課成績的要求,還有的高校招生章程中提出,在總分相同的情況下,優先考慮數學或英語單科成績高分者。考生要揚長避短,對自己的成績要有正確的把握和衡量。
■按大類招生成趨勢
“按大類招生”這種招生方式,是近年來一些綜合性大學采取的新的人才選拔模式。在這種招生方式下,高校將相同或相近學科門類,通常是同院系的專業合并,按一個大類招生。按專業類招生,為學生選擇專業提供了更大空間,學生入學學習一年或兩年后,達到學校一定的要求再選擇專業。
目前按大類招生分兩種模式:一種是高校普遍采用的“按院系招生”,在同一院系中,不分專業,只按院系大類填報志愿;另一種模式則是一些高校的“基地班”或一些特殊實驗班招生。這些實驗班也不分專業,實施的是“通識教育”,比如北京大學的“元培計劃實驗班”、清華大學的“人文科學實驗班”等。
按學科大類招生與傳統的按專業招生是有所不同的。實行大類招生以后,一個大類相當于過去的一個“專業”,實際上,每個大類中又包括若干個專業,所以學生選擇的范圍擴大了許多。
按大類招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考生專業志愿的盲目性,學生在入學后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生活,發現自己的興趣和特長后再選擇專業方向,目標就更加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