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全國各地的高考招生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分數線也陸續出爐,不過,有數據顯示,今年部分高校的招生計劃顯示出男女有別,有的學校兩者投檔線甚至相差44分!
陳景興是蘇州第十中學的考生,在這次的高考中,他并沒有和班上大多數同學一樣,報考熱門專業,而是選擇了有些冷門的文科專業。
陳景興說:“報了哲學和小語種,就是我喜歡,我喜歡到一些小的國家去,以后有機會的話,那邊比較安靜一點。”
對于陳景興這一類的考生來說,今年的形勢似乎很有優勢,記者了解到,中國人民大學2012年提前批次小語種專業,首次區別男女劃分線,男生分數線為603分,比女生分數線低了13分,而在廣東,中國政法大學理科女生投檔線632分,比男生588分的投檔線高出44分,北京外國語大學(招生辦)文科女生高出男生14分,理科高出15分。
實際上,近幾年,高校招生,劃分分數線“男女有別”的情況也是逐年增多,尤其集中在國防,小語種等特殊專業,不過考慮到公平問題,目前蘇州各大院校并沒有施行。
蘇州科技學院黨委辦公室董主任說:“我們沒有按照性別制定計劃,投檔線也沒有按照性別去考慮不同的投檔線,專業間也沒有,主要(還是)從考試公平角度,分數面前,人人平等。”
目前,蘇州大學本一批次,文理科投檔線均為353分,蘇州科技學院理科投檔線340分,文科為342分。
高考分數線男女有別專家:需理性對待
高考,在很多人眼里,一直是相對公平的考核制度,也是很多人改變命運的機會,那么,在這樣的考試中,為何會出現招生男女有別的現象呢?難道真的是一種性別歧視嗎?
靜瑤說:“我覺得是不公平的,像理科方面,女生也可以做的很好的。”
作為今年的一名考生,靜瑤毫不猶豫的報考了建筑學,這一理科專業,對于從小就立志于從事建筑行業的她看來,高考招生男女有別,并不能接受,而靜瑤的看法,似乎也代表了不少考生的意見。
還有考生說:“肯定是不公平的,因為你們同樣的努力,得到的結果卻是不一樣的,那肯定不行。”
記者隨機詢問了20名學生,其中有70%反對高考招生男女區別對待,30%的人認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而在這30%里面,男性學生占到了95%。
一位男性學生告訴記者:“比如說某些行業,女性占主導的,男性就是很少很少,但事實還是需要男性的人才吧。”
蘇州科技學院黨委辦公室董主任:“有些學校的有些專業,男女性別的比例,嚴重失調,你比如說,語言類,小語種,英語(論壇)以后就業的需求,不光需要女性的人才,也需要男性的這類人才,為了考慮到平衡的問題,所以有些學校,對男女分別制訂了招生的計劃和錄取人數,這樣才導致了錄取結果男女的分數線不一樣。”
記者了解到,大學理工科類專業男生人數普遍在70%以上,而在某些文科類專業,占到的人數僅為10%,除了性別比例的不平衡,專家表示,就業時男女有別的現象,也間接影響著高校的男女錄取比例。
某企業人力資源主管說:“比較專的,像網絡計算機的,理工科的,肯定還是男生好了,為什么,因為男生的邏輯思維比女生強啊。”
不過,對于越來越多高校,選擇男女有別錄取的情況,業內人士表示,還是應該用更為理性的態度去面對。
董主任認為,幼教專業,是女性更有優勢,男幼教招的就少,但是野外工作艱苦行業,男生更有優勢(女生少),所以有的專業這樣劃分有他的道理,有他的必要性。
高校招生劃線男女有別,究竟是一種人性化的體現,還是性別歧視,我們都應該以一種理性的態度去區別對待他,不過不論是制定什么樣的政策,我們最終的目的,還是為了保證所有考生,不論是,走進校園,還是走出校園后,都能夠在相對平等的環境中公平自由的競爭,而這也將考驗著今后整個教育體制和有關部門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