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
培養目標:本專業是計算機、通信、數學、物理、法律、管理等學科的交叉學科,主要研究確保信息安全的科學與技術。培養能夠從事計算機、通信、電子商務、電子政務、電子金融等領域的信息安全高級專門人才。
課程設置:學生除學習理工專業公共基礎課外,學習的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主要有:高等數學、線性代數、計算方法、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計算機與算法初步、C++語言程序設計、數據結構與算法、計算機原理與匯編語言、數據庫原理、操作系統、大學物理、集合與圖論、代數與邏輯、密碼學原理、編碼理論、信息論基礎、信息安全體系結構、軟件工程、數字邏輯、計算機網絡等。
學生除要完成信息安全體系不同層次上的各種實驗和課程設計外,還將在畢業設計中接受嚴格訓練。
就業方向:目前我國在信息安全技術方面的起點還較低,國內只有極少數高等院校開設“信息安全”專業,信息安全技術人才奇缺。本專業畢業生可在政府機關、國家安全部門、銀行、金融、證券、通信領域從事各類信息安全系統、計算機安全系統的研究、設計、開發和管理工作,也可在IT領域從事計算機應用工作。
部分開設院校: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年新設)
景觀學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良好的景觀規劃設計理論素養,掌握本專業知識與技能,了解相關專業知識的高級專門人才。
課程設置:專業基礎課有制圖、美術、中國園林史、外國園林史、近現代景觀史、景觀學概論、城市規劃概論、區域規劃、建筑設計概論、資源與環境保護、景觀資源學/綜合自然與人文地理、景觀生態學或生態學基礎、城市社會學、環境行為學、游憩學、景觀與文化、景觀植物、3S(遙感、地理信息系統與全球定位系統)技術應用、政策與法規。專業課有景觀規劃設計原理、景觀規劃設計(場地規劃設計、城市景觀設計、景觀建筑設計、風景區規劃設計、旅游規劃、自然保護規劃、公園規劃設計等)、景觀工程與技術、種植設計。
就業方向:畢業生的主要就業方向及業務工作范圍為景觀規劃設計及其相關規劃設計機構的業務工作;政府有關部門、土地綜合利用和市場服務機構,以及項目策劃、決策與工程等部門咨詢工作;建設、國土、環保、旅游、文化等政府主管部門管理工作,景觀規劃設計的相關教育及研究工作。
部分開設院校:同濟大學、湖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2009年新設)
智能科學與技術
培養目標:培養學生具有扎實寬廣的自然科學基礎知識、較好的管理科學、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和良好的外語綜合應用能力;具有腦與認知科學、信息科學、智能科學等寬廣領域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扎實的專業知識,擁有計算機、智能系統、信息網絡、信息處理、自動控制、系統優化的基本能力。
課程設置:高等數學、大學物理、工程數學、腦科學與認知科學導論、機械工程基礎、控制工程基礎、信息工程基礎、智能科學技術導論、電路分析、模擬與數字電路、信號與系統、數據結構、
組成原理、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計算機網絡與通訊技術、機器學習理論、數字圖像處理、計算機視覺、計算機圖形學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的畢業生具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和廣泛的工作適應性,能勝任信息網絡、電子娛樂、電子政務、電子商務、工業、教育、醫療、管理、國防現代化等領域中從事智能化產品研究設計與開發、信息處理、智能系統設計等工作。
部分開設院校:北京師范大學、南京工業大學、武漢工程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湖南大學、大連海事大學(2009年新設)
網絡經濟學
培養目標:該專業培養的人才不僅要有扎實的經濟理論知識功底,同時還要具有系統的網絡技術知識技能。要具備借助網絡技術手段進行信息收集、整理以及模擬與預測,在技術手段的輔助下運用經濟學理論分析并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課程設置:主干課程有網絡經濟學、網絡金融學、軟件技術基礎、信息經濟學、管理學、電子商務基礎、軟件項目管理等。專業選修課包括技術與市場、連鎖經營、移動商務、電子媒體產業、通訊市場與業務、多媒體制作、網絡游戲與市場化、數字產品盜版與產權保護、數字鴻溝、網絡經濟14定律等。
就業方向:相關分析數據表明,全國這類人才的缺口近100萬,而高校每年培養的人才有限。畢業生可在國家各級管理部門和各類企事業單位、金融機構等部門從事網絡經濟環境下的理論研究、政策制訂、實際管理等相關工作,或在科研和教學部門從事科研和教學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也可進一步攻讀本專業及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