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最后幾天,學生大都進入自學狀態。有的同學認為,就剩幾天時間,再復習也不會有多大進步,于是就放松了。其實,這段時間正是高考得高分的關鍵時刻,你完全可以利用這幾天靜下心來,仔細分析自己在每一門學科里有哪些薄弱環節沒有解決,有哪些知識斷點沒有接上。
通過最后10天的復習,說不定你的分數就能再上一個臺階。
巧安排 制定3計劃
巧安排之第一步——
消滅薄弱點,打造完整知識鏈
1、這一步驟用時約一至二天。
2、把自己的一些薄弱環節在紙上按不同學科一一羅列出來。
3、運用“集滅法”等方法解決羅列出來的問題。
集滅法:對于某課程的某個薄弱環節a.把家里的教科書和相關的參考書找出來,翻到論述這個知識點的頁碼;b. 逐一閱讀每本書上關于這方面知識的論述;c.做上述相關知識點論述后面的例題;d.詳細比對解題步驟和最終結果,弄清暴露出來的問題。
這就是集中精力克服和消滅某薄弱環節的復習方法,其中步驟“c.”提到的例題是那幾本書籍中緊跟著這個知識點的例題,可以由家長把這些例題去復印出來,然后裁掉其中的答題步驟,僅留下題干部分,并按順序粘貼在其它的紙上,形成一組極具針對性的習題。
巧安排之第二步——
模擬考場,掌握采分技巧
1、這一步驟用時約為四天。
2、請考生、家長購買往年高考各科試卷備用。
3、高考卷的難度一般比模擬卷低,出現偏題的可能性較小,在高考前夕做往年高考卷,可以提升學生信心,熟悉高考題型。
4、以每兩天為一個周期,按照高考的時間安排,在相應的時間點和時間段里做一份往年高考卷。
5、四天里分兩個周期共完成二套卷子,其中語文卷的作文題可由學校老師提供的作文練筆題替代,綜合卷可以放在晚間做。
6、每一份考卷做完后,應與標準答案仔細核對,在核對中體會“采點給分”的評分方法,掌握分步答題的得分技巧。
巧安排之第三步——
理清思路,保持狀態
1、這一步驟用時約為一至二天。
2、針對前一步驟做考卷時暴露出來的問題,復習相關知識點,理清解題思路。
3、做一些基礎性習題,保持迎考狀態。
4、整理文具、證件,準備考試時的著裝。
調整作息適應日程
因為高考的時間安排與在校時的作息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從回家自習的第一天起,考生要將作息做適當的調整,使自己有一個適應的過程。
1、你不必趕著去上學了,每天起床時間可稍晚一些。
2、為了保證有充沛的精力去參加高考,從現在起就寢時間要逐步提前。
3、根據高考時上、下午考試之間有較長時間間隔的特點,并且也為了有充沛的精力參加下午的考試,考生要保證每天午睡半個小時。午睡要從回家自習這天起就開始進行,這樣才能逐漸養成習慣。
4、白天,考生應避免頻繁外出活動。晚上,可在父親或母親的陪同下在居住地附近散散步。本報記者
有研究表明,考試心態是影響高考成功的主要因素,在所有因素中占50%以上。下面,記者采訪有關專家就考生在考試中遇到的六種典型情況,送上六只錦囊,相信對考生的備考一定大有裨益!
錦囊一:
答卷前先完整瀏覽試卷
考生在答卷前,最好按試卷上題目的順序從頭到尾看一遍,這樣做可以使學生對試題的數量、類型、難度、試題所占的分數等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為制訂答題時間的安排和答題的順序打下基礎。
錦囊二:
碰上不會的題切忌慌亂
考試時遇到這種情況,切忌慌亂和胡亂嘗試。首先考生應先分析一下自己不會做的大致原因:是忘記了有關知識,還是題目沒理解透徹?或是題目線索太多,自己一時難以理出頭緒?然后再根據自己分析的原因,考慮采取相應的對策。這樣按程序有條理地去做,即使題目仍未解出,也不會去想“這下完了,我要考砸了”之類無用而有害的事,而是可以自慰自勵:“這題對我難,對別人也難。”
錦囊三:
正確面對新情景新材料
高考沒有現成的成題,即使是最簡單的題也是課本上的成題經改造后呈現出來的,材料沒見過,情景以前都沒出現過,應該說這也是命題者的初衷。
但這類試題有個共同的特點:“材料在外,答案在內”“起點高,落點低”,這就是命題者考查考生直面社會熱點、難點問題,運用已有知識理解、分析、解決這些問題的能力,在平時掌握的課本知識中一定能找到相關的模型。因此,我們應該慶幸能遇到這樣的題目,而且絲毫不用驚慌,新的情景、新的材料正是我們所要的,只要冷靜細心,這些題目你都能得分。
錦囊四:
合理安排答題順序
理論上說試題的難度是從易到難,而且近幾年大多數學科試題也是這么做的,但也有些學科發生過前邊的試題開始就不容易的。考生要先做容易的,考生做容易題一定要做一題對一題。
正確處理好答題中的準與快是高考中的一個重要策略。建議在考場上,可把手表放在桌子上,經常注意把握時間,但也不要過于頻繁,做前面的容易題不要拖拉,做后面的難題也不要在一道題上用過多的時間。
錦囊五:
文理科都要學會“擠”分
擠分的主要方法有:理科把主要方程式和計算結果寫在顯要位置;作文尤其注意開頭和結尾,文科一般都按要點給分,所以每一道題都認真思考,能做幾步就做幾步,高考是按步賦分,千萬不能產生定勢,高考試題為了達到理想的壓分度,往往是難度逐步加深,對于考生來說就是能做幾分是幾分。這是考試中最好的策略。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