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啟示助新考生提前準備
隨著本市2007年普通高校秋季招生工作圓滿、順利結束,即將迎來2008新學年。這兩年高招改革政策變化較大,本期升學周刊盤點今年高招的主要特點,希望給新一屆的高三考生和家長帶去啟發。
特點一 一志愿報外省市院校踴躍
今年外省市院校在滬招生人數(不含保送生和非通用語種生)達到9236人,完成下達計劃的93%,為歷年來最多的一次,尤其是第一批本科院校招生,完成下達計劃的97.16%,僅減招66人,這是歷年來所沒有的。與去年相比,外省市院校實際錄取總數增加了361名,增幅為4.07%。
錄取人數呈現增幅,歸咎于本市從去年開始,出臺了一系列報考外省市院校優惠政策,如每一批次第一、第二志愿報考外地高校的學生可分別享受到一定的加分優惠政策。這一政策的出臺,使考生報考外省市院校越來越踴躍,已有不少考生將外省市院校作為首選志愿考慮。此次,三個批次共有1434名考生享受到一、二志愿報考外地院校的加分投檔而被外省市院校錄取,第一批、第二批本科享受到外地院校降分投檔錄取優惠政策的考生也有513名。
此外,今年有不少外省市重點院校生源充足,追加的招生計劃比去年有了較大的增加。
[啟示]報考熱門高校避免撞車考生要注意的是,隨著報考外省市院校的學生人數增加,報考志愿撞車的現象也較明顯。目前,江蘇、浙江地區的學校成為考生的報考熱門。由于本市往年重點高校的錄取分數較高,不少優秀學生將注意力放到了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如,今年浙江大學理科計劃在滬招生48名,從一本生源表上看,一本上線人數達到了199名,其中520分以上的人數達到了47名。
特點二 部分名校遭遇小年
今年高考,考生填報志愿仍然分兩次進行。第一次在高考前,填報的是本科志愿和軍事、公安專科志愿,填報時間在5月上旬;第二次在本科錄取完成后,填報的是高職(專科)志愿,填報時間在7月底。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起藝術類高職(專科)專業錄取全部調整在本科批次后、高職(專科)批次前進行。同樣,本市藝術高職(專科)專業志愿的填報時間為7月底第二批本科錄取結束后。藝術類高職(專科)文化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劃定比例提高,原來為不低于本省確定的高職(專科)批次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的60%,今年則提高到70%。
今年,考生志愿分布整體呈現更加合理,呈現多元化、多視角的志愿選擇態勢,一、二志愿錄取符合率更高。如,第一批本科錄取中,一、二志愿文、理科的符合率分別達到98%、96%;第二批本科錄取中,一、二志愿文、理科的符合率分別達到84%、85%;高職(專科)按一至八志愿順序錄取中,一、二志愿文、理科的符合率分別達到90%、94%。
盡管如此,今年各批錄取過程中出現了部分名校招不到學生的反常情況。上海市教育考試院院長李瑞陽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當中有偶然因素,但偶然中有必然,暴露出了高考志愿填報方式上的缺陷。目前,專家正在加緊研究新的高考志愿填報方式,有望明年出臺,力求更加公平、公正地保障考生和家長的利益。
[啟示]高考志愿填報有望改革
此次出現的“名校遭遇小年”的情況,毫無疑問將進一步推動和加快高招志愿填報的改革進程。在復旦、交大自主選拔錄取改革尚不能大規模推行的情況下,目前,呼聲比較大的是“平行志愿”填報方式,但如果對學校進行分級,從學校長遠發展角度來說并無利。目前,專家正在研究新的志愿填報方式,對于新高三考生和家長來說,還是應當以自己的學業為主,以不變應萬變。
特點三 穩步推進自主招生改革
今年,本市復旦大學、上海交大繼續試行自主招生,招生計劃各為300人。通過選拔的學生可以淡化高考成績被這兩所高校錄取。
此外,本市2007年繼續擴大依法自主招生改革的力度,上海第二工業大學、上海杉達學院、上海建橋學院、上海新僑職院、上海工商外國語職院、上海邦德職院、上海電子信息職院、上海中僑職院、上海思博職院、上海中華職院和上海震旦職院共11所高校參加專科層次依法自主招生改革試點,11所高校招生計劃約為5660人。目前已實際錄取報到5656人。
[啟示]面試方式可能增加討論環節
復旦水平測試,自推出后反響非常好。它對學生在高中階段所學的10門課程的掌握程度進行了一次全面檢驗。這一考試成績也得到了其他自主招生院校以及香港在內地招生高校的認同,成為他們錄取學生的重要參考之一。
從明年來看,復旦、交大的自主招生改革一是在招生計劃上增加的可能性較大,二是在選拔方式上可能進一步推陳出新。如復旦今年采取的是教授與學生單獨面試的方式,不少學生碰到了不同的教授問相同問題的情況,因此明年面試極可能增加“學生群體討論環節”等。
對于打算參加復旦、交大自主招生的優秀生來說,不要偏科是關鍵。同時,學生和家長應注意搜集能代表本人能力或水平的證明材料,早作準備,以免到時手忙腳亂。而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也可以通過依法自主招生方式,找到自己的出路。
特點四 填報藝術類專業要憑證
今年藝術類專業報考政策變動較大。如,藝術類專業考試合格須發放合格證書,作為填報相關院校(專業)的憑證。取得本市藝術類專業統考合格證書的考生,既可報考藝術本科專業,也可報考藝術高職(專科)專業。藝術類專業市統考不再單獨劃定本科合格線。
從2007年開始,藝術類高職(專科)文化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一般不應低于本省確定的高職(專科)批次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的70%(原來為60%)。
報考藝術類專業的考生,可以兼報除提前錄取批次外的其他批次院校的非藝術類專業。即報考藝術類專業的考生不得兼報提前錄取批次的專業志愿。藝術類高職(專科)專業錄取全部調整在本科批次后、高職(專科)批次前進行等。
[啟示]文化成績是決定因素
從今年的藝術類專業市統考情況以及招生院校的反饋情況來看,美術類專業市統考的打分普遍較高。因此,考生報考藝術類專業,起決定因素的還是學生的文化成績。
特點五 兩所香港高校提前錄取
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從2007年開始,安排在本科提前批次錄取。考生只須按內地高校一樣來填報志愿,不須另行向兩校報名,亦不需要面試。考生在提前批次填報兩所高校的同時,也可按序填報本科第一批次的內地重點高校。若考生未被錄取,仍有機會在填報的以下批次志愿中被投檔錄取。
同時,報考其它香港高校的考生也必須參加2007年高考。
[啟示]報考風險大大降低
報考香港高校有五大基本條件:一是學習成績要達到本市重點一本高校錄取水平;二是家庭經濟實力過硬,能夠支付學費和生活費;三是性格開朗,適應力較強;四是英語能力出眾;五要結合今后的就業實際情況(回本地就業還是留港或出國就業)。從今年的招生政策來看,報考香港高校的風險已經大大降低。因此,對于考生和家長來說,最重要的還是放穩心態,不要為了報考香港高校而報考香港高校。
【背景資料】
參加今年秋季高考的考生共有110452人,與去年基本持平,但參加今年本市秋季招生錄取的高校數量以及實際錄取人數再創歷史新高。
今年有609所(本市64所,外省市545所)高校參加本市秋季招生錄取,招生計劃共為90577名。實際錄取考生92925名,與去年同口徑(91505名)相比,凈增1420名,增幅達到1.55%。錄取考生中,本科58202名,專科34723名;本市院校錄取83689名,外省市院校錄取9236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