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新生必讀生活規劃
進入大學,每位新生都會思考一個問題:“我將如何度過自己的大學生活?”
同時,更多的問題還將接踵而來,“老師怎么都不管我們?”“聽課后的時間自己怎么安排?”“我的專業學習該怎么計劃?”
空虛,是許多新生進大學后很常見的癥狀。一下子從高中時代如上弦箭般的緊張淪落到無拘束的生活,人就很容易變得慵懶。所以,對于剛進大學的新同學來說,要先把目標定下來,想想四年后的路你決定怎樣走?然后為自己的大學生活做一個很好的規劃。
福大學生處副處長李海榕認為,大學是一個全新的環境。步入這個環境的大學生,其實已經是半個社會人。新生們應該樹立一個全新的意識:獨立自主,自己來規劃即將開始的大學生活。
規劃學習
明確四年后要做的事,制定計劃
有些學生習慣了高中時代的生活,上課、作業、考試及活動,都由老師或班主任統一安排。而到了大學,新生們就像松了韁繩的野馬,盡情玩樂,反而把最重要的學習丟一邊了。
李海榕副處長特意提醒新生,要在進校時就好好把握自己,盡快溶入角色。“記得一定要把入門的基礎學好。像理工科類的一些學科,剛開始不留意的話后面的進度就趕不上了。最后只能以掛科結束第一個學期。所以一定要把握好度。”
“大一的功課大部分是基礎課,學生的空余時間比較多,這個時候最好把英語、計算機等等級考試復習一下,以便能順利取得證書。”福建師范大學學工部部長廖深基建議新生,“學生的本質就是學習,只有把自身的學習做好才有可能談其他的事情。”
相比高中,大學中的學習,更多的是學生自學,明確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然后制定相關目標。“如果學生是國際貿易專業的,那他(她)除了把專業知識學好以外,還要側重培養自己的外語能力。會計專業的學生當然要逐級考取一些相關證書,而這些證書的獲得都是要靠自己的自覺努力的。”李海榕副處長認為,新生要依據自己的專業和目標制定相應的學習計劃,為將來的就業做好充分準備。
貼心提醒:剛走入社會的畢業生小劉建議師弟師妹們,在大學中,知識要有選擇地吸收,這個選擇的標準就是自己制定的目標。如果目標是大學完了之后馬上就業,就要根據這個行業的要求去學習。最好的辦法就是上相應公司的網站,去看看他們的職務需求。如果目標是繼續深造,那就要去問問這個方向的博導或者師兄,從現在開始準備。如果想考取第二學位的學生,除了本專業要抓緊外,還要比別人更加努力。但是不管做什么,基礎一定要打好,比如學好英語、計算機和數學這三種最主要的工具。
調整心理
你不再是尖子生,一切從零開始
“首先要正確看待自己。”李海榕副處長說,每個能上福大的學生應該在高中時都比較出色,但一到了大學,每個人的水準都差不多,要改變以前眾星拱月的想法,讓自己從尖子生歸為普通生,一切從零開始。
農大學生處處長童建福建議新生要先熟悉環境,適應大學生活。“特別注意的是大一新生的心理調試問題。”不少新同學由于心理準備不足,高中時期的心理問題沒有得到及時調整,而導致不能適應新環境、人際交往能力差、過分自卑和不夠自信。
“新生所受的挫折主要表現在入學初期對大學學習環境不適應,學習上的相互競爭、繁重的學習任務、緊張的考試壓力以及考試成績與期望之間的差距等。而在人際上出現與人交往困難、缺少知心朋友的情況,從此精神憂郁,心情煩躁,無心學習,困擾自己身心健康發展。”面對這些難題,李海榕副處長提到,大學生要做好對抗挫折的準備。
貼心提醒:廖深基部長則認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很重要,能有效提高抗挫折的能力。“如果能自覺地樹立科學的價值觀,就能正確認識挫折,分析挫折,就能克服挫折。”同時也能更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感,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學生就會明確學習、工作和生活的方向,無論遇到什么困難和挫折,都會心胸開闊,朝氣蓬勃。
除了定位外,學生有什么心理上面的問題可以找學校的心理咨詢室。“要相信輔導員和老師們,有什么問題一定要反映,老師們會幫忙解決的。”廖深基部長提醒同學,要是在心理方面有什么想不通的話,可以找老師尋求幫助,不要自己死鉆牛角尖。
處理關系
增強自我吸引力,讓大家肯定你
“大學是個團體生活的地方,一個寢室四個人、六個人或者八個人,大家的生活方式成長環境都不一樣。所以彼此間要學會寬容和融合,不斷磨合。等到四年后離開校園時會覺得這種友情非常難得。”李海榕副處長說。
“更沒有必要因為自己是來自大城市的富家子弟,就自覺高人一等,態度傲慢無禮,這樣的話必然會被別人排斥孤立起來。相反,更沒有必要因為自己是來自貧窮山區,吃的穿的沒別人好,而產生強烈的自卑感,認為自己比別人矮了半截,我想沒有一個人愿意跟一個看不起自己的人交往。貧困與富貴之間只是社會環境造成的,大家在同個團體里面,就是互相平等的,要互相關心和諒解。”
一位長期從事輔導員工作的張老師提到,有個寢室里面的四個女生,彼此都看不順眼,當其他人做一件事時,另外的三個卻能自發組成聯盟反對,所以整天吵得不可開交,甚至有時候還會打架。后來在輔導員的勸解下,制定了寢室公規,只要不觸犯其他人的公共利益,私人的行為不受大家監督。通過學生會和老師的工作,讓她們之間漸漸消除敵意,后來感情也挺不錯的。
貼心提醒:大學階段遠離家人,同學之間的關系成了人際關系的重要部分。新生也許會由于他們的成長環境、生活習慣、性格特點、心理素質以及處理問題的方法等方面的差異,出現與人交往困難、缺少知心朋友的情況,甚至同學間產生許多矛盾。但在團體生活中特別是寢室生活中,新生一定要把握好人際交往的幾個原則,每個人都應根據自身的特點靈活地去與別人交往,增強自我的吸引力,也得到大家的肯定。
鍛煉膽識
積極參與社團活動,拓展能力
福建農林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2003級小徐同學,從大一開始就嘗試各種工作,在無形之中拓展了自己的能力。“在大一時,遇到學生會和感興趣的社團招新,我都會去湊熱鬧,剛開始也只想著能讓同學多了解我,也讓自己在競選時鍛煉膽子。但到了成功擔任職務后,才體會到這些工作真的很鍛煉人。”
業有科別,術有專攻,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專業。在學好本專業的同時,還應再學些什么?自己在哪些方面的知識還應補充、提高?
貼心提醒:兼職是大學生活中的另外一個亮點。兼職在大學生的整體職業規劃中非常重要,任何類型的兼職,都需要接觸外界,可以使自己的職業素質得到提升。而一些與自己專業對口的兼職或者實習,能提高自己的職業技能,在將來的就業中贏得有利的砝碼。
“到了大二也可以開始嘗試兼職、社會實踐活動,并開始有選擇地輔修其他專業的知識充實自己。”童建福處長建議說,實習和兼職將幫助學生獲得新的技術,了解更多的職業資訊,并且構建屬于自己的人脈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