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廣東高考第二批B線(獨立學院和民辦學院的錄取分數線——編者注)的補錄現場再次遇“冷”:廣州有資格補報的學生有8800人,實際補報人數2120人,不到1/4。而此前二B投檔也不盡理想,文理科線上考生填報了本批次志愿的只占40%和30%左右。
廣東今年普通類第二批B類院校計劃招生34559名,其中理科17030名,文科 15191名。
據統計,經過本科二A院校錄取后,尚未錄取的480分以上理科考生填報本科二B志愿的只有7027人,占上線考生的31%,528分以上文科考生填報本科二B志愿的只有8793人,占上線考生的41%。
7月31日下午,離截止補填時間還有20分鐘,越秀區招辦門外已經沒有人了,辦公室內也只有兩三名考生,稍顯冷清。不少考生在相關招生辦門里門外猶豫半天,還是選擇放棄。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放棄最后上本科機會的考生之所以不再補填志愿,大多主要是認為二B院校畢業文憑含金量不夠且學費過高。所以他們選擇了出國或去大專讀書,甚至希望通過專升本來上本科,高收費的獨立學院和民辦高校受到考生的冷遇。
“二B補錄的時間緊,來不及考慮好就要填,所以一些經濟條件好的學生選擇到國外繼續讀書。”廣州市第113中學小吳說,班上上不了二A線的大多數同學都不愿意報,覺得學費高,而且證書含金量不高,寧愿讀專科。“也有一些同學直接就去找留學機構,在國外讀一年預科,然后再讀本科”。
一名華僑中學的考生說,自己考了544分,報考二B沒有問題。但她還是決定讀一個好的專科。“太貴了,一年學費就要一萬多元,加上其他費用,一年需要兩萬多元,家里供不起。”她說,打算“在專科掌握一項技能,再出來就業”。
據一些學生介紹,第一次填志愿時,班上很多同學填一所二B院校都只是為了“以防萬一”。
學生小張說,在第一次填志愿時,班上大多數同學都不愿意報,學校老師還找一些同學談話,選擇廣州比較好的二B院校鼓勵同學報考,但是很多考生仍對此熱情不高,“班上好幾個可以填的同學都沒來補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