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今年高考方案發布,在去年基礎上略有調整
昨天,備受參加今年高考的我省56.2萬考生關注的《安徽省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統一招生考試實施意見》發布。與去年相比,今年高考的模式、統考科目及各科分值、時間均不變,除歷史、物理學科外,其他學科考查范圍不變;各科目選修Ⅰ內容的總分值原則上仍不低于10%,均設為必做題;學業水平測試成績和綜合素質評價結果的應用也與去年相同。
考試模式不變
安徽省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統一招生考試模式、統考科目及各科分值、時間均延續《安徽省2009年普通高等學校統一招生考試改革方案》的規定。
安徽省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統一招生考試模式為:3+文科綜合/理科綜合+學業水平測試+綜合素質評價。
統考科目為:3+文科綜合/理科綜合。“3”指語文、數學和外語三個科目,分值各為150分,其中數學分為文科數學和理科數學;“文科綜合”包括思想政治、歷史和地理等學科,總分值為300分;“理科綜合”包括物理、化學和生物等學科,總分值為300分。
統考科目考查該科目必修與選修Ⅰ的內容,其中選修課程的總分值原則上不低于10%,均設為必做題。文科傾向考生統考科目組合為:語文、文科數學、外語和文科綜合;理科傾向考生統考科目組合為:語文、理科數學、外語和理科綜合;藝術、體育類考生可選擇文科傾向的科目組合,也可選擇理科傾向的科目組合,再加考相關術科。
考查范圍有變
我省2010年高考繼續實行全科自行命題,并依據國家新課程《考試大綱》、結合我省實際制定相關科目的《考試說明》,對各科目的考試內容做出具體規定。我省2010年高考命題將堅持科學性、公平性和創新性的原則,著力體現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基本理念和要求。
今年高考中,除歷史、物理學科外,其他學科考查范圍不變。
歷史、物理考查范圍調整如下:歷史考查范圍為必修Ⅰ、必修Ⅱ、必修Ⅲ,選修(一)中的“商鞅變法”、“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明治維新”和“戊戌變法”,選修(二)中的“向封建專制統治宣戰的檄文”、“構建資產階級代議制的政治框架”和“近代中國的民主思想與反對專制的斗爭”。物理考查范圍為:必修1、必修2、物理3-1、物理3-2,物理3-4中的“機械振動”、“機械波”和“電磁波”,物理3-5中的“動量守恒定律”。
學業水平重要
學業水平測試設語文、數學、外語、人文與社會基礎、科學基礎和技術素養等六個科目。測試成績以等級方式呈現,分A、B、C、D四個等級,由各市或縣區按本地全體考生成績劃分。
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從公民道德素養、學習態度與能力、實踐與創新、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等六個方面分學年進行。評價以學生主要行為表現的實證材料為依據,按照各方面的評價標準,由學生本人、同班同學、任課教師共同完成。學生自評權重為20%,學生互評權重為40%,教師評價權重為40%。學校在高三第二學期根據學生三年的表現情況進行綜合評價,并上報評價結果。綜合評價結果及其實證材料進入考生檔案。
應屆考生的學業水平測試每科目都達到C級或合格以上、綜合素質評價每個方面都達到C級或合格以上,方可被普通文理科本科第二批次以上院校錄取。在同等條件下,在已投檔的考生中,高等學校可以優先錄取學業水平測試、綜合素質評價等級層次高的考生。
目前,2010屆普通高中畢業生的綜合素質評價工作正在進行之中,學校向省評價數據管理系統上報評價結果的最終截止日期為2010年3月20日,逾期不報者視為評價不合格。
更多藝考信息請訪問:藝路網藝術高考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