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子近兩天有點長‘脾氣’,我說什么他都不愛聽,可能是學習累的吧。”近日,兒子上高三的李女士無奈地說:“現在每天看見孩子真不知道說什么好。高考快點結束吧,這樣家長也不至于這樣累。”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有的考生因學習緊張脾氣越來越大,而有的家長又不懂教育藝術,導致雙方之間關系緊張。
處理好關系營造出好心境
錦州市一高中心理咨詢老師焦老師談到:處理好與老師、同學和家長的關系就是營造好的心理環境,能夠提高學習效率,所以在緊張的備考期間,一定注意不能使父子或母子關系緊張。考生處理好與家長的關系,一定要做到彼此理解。有的考生對家長要求太高,往往家長的一句言語不周就會計較和挑剔。的確,有的家長很少懂得教育藝術,又望子成龍心切,有時難免說話嘮叨或盲目攀比,但考生也應看到,家長一邊工作,還要一邊為孩子做好后勤工作,有的甚至陪著孩子學習到半夜,家長也很累。所以和父母不要太計較。用心和家長溝通,征得家長的理解。
學生:有話就說家長更放心
有的考生有什么話不愿跟家長說,其實,考生越是不說,家長越是著急,不知道孩子的心理狀態,追求的目標以及努力的程度。近日,有一位家長對記者講:近一段時間孩子每天都學到晚上12點,可是有一天突然什么也沒說,10點半就睡覺了。這位家長就以為孩子又管不住自己了,心里有些生氣,可是第二天孩子跟她說昨天晚上實在太累了就睡了。事實上,人在特別困的狀態下學習也不見得有效果,不過,家長不明白。所以考生有什么事最好跟家長講一講,煩惱與焦慮、痛苦與歡樂,都可以跟家長說,讓家長了解自己的狀態,也好讓家長放心。
家長:少說話,做好后勤工作
有關高三老師認為,家長總是給孩子的目標太高,讓孩子備受壓力。提醒家長一定要面對現實,家長要做的就是做好后勤工作,少說話,免得打擾孩子。事實上,此時,家長說得再多也不會改變現實。家長應做一個傾聽者,讓孩子先傾訴,發現孩子有什么心理困擾,家長及時為孩子排解。另外,現在備考雖然緊張,可是也得允許孩子有適當的放松,但有的家長見不得孩子有一點放松,制造的緊張氛圍讓孩子透不過氣來,這樣必然與孩子之間產生矛盾。理解是相互的,處理好孩子與家長之間的關系,雙方相互體諒。
更多藝考信息請訪問:藝路網藝術高考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