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淑真
考前3種心理焦慮
高考沖刺階段,考生的心理調適最為重要。隨著高考時間的臨近,很多學生的考前焦慮心理主要有這樣3種表現:
一是心理疲勞。有的考生說:“自己明明想好好復習,但怎么也提不起精神。復習時很拖沓,對學習、考試充滿倦怠感,缺少學習的熱情和內在動力。”
專家支招:首先考生要自我接納這種情緒和感受,高考本來就是緊張的,這是無法改變的現實;其次,干脆做個“一休哥”,做一些喜歡的體育運動,放松一下;三是,嘗試改變一下復習方式,比如原來做題多的,此時可改為多看書;原來獨自看書多的,現在改為與同學多討論,這樣的復習就有新鮮感;四是合理的自我宣泄,想哭就大哭一場;五是進行自我激勵,相信自己可以有更大的進步。
二是盲目跟從。有的考生看到旁邊同學在做數學,馬上想到自己數學也有好多沒復習,趕緊拿出數學資料。一轉眼看到前面的同學在看物理,又覺得物理好像更需要復習,轉而做物理題。晚上躺到床上疲憊不堪,可床頭的室友又悄悄打開電筒,于是他又勉強拿起書本,昏頭昏腦地看起來……
專家支招:最后復習階段,學生一定要有定力,要給自己的復習定個計劃,清楚自己每天該干啥。睡前不受他人干擾,睡不著可做自我催眠和積極的自我暗示。
三是緊張焦慮。有的考生會擔心,萬一考試時生病了怎么辦?萬一考試時一緊張,大腦一片空白,原來記住的東西全忘了怎么辦?
專家支招:要多暗示自己這是一種考前常態,很正常。父母要告訴孩子這些所謂的“萬一”全都是自己想出來的,不是真的,這樣想只有弊沒有利。
學生自省3個問題
我感覺現在各所中學對學生的心理調適工作越來越重視了。
現在,我請同學們來回答這樣三個問題:
一、我焦慮什么?
二、縱然發生了,最壞的結果會是什么?
三、現在真正的問題是什么?解決的辦法有哪些?
這就好比打開自己人生的包裹,看看哪些是自己想要的,哪些是不要的,清楚了這些才能把握生命的定力。
一個游戲天天做
現場,我給同學們提供一個放松游戲:伸出雙手,然后手心向下,平放身體兩側,然后伸出食指,頂住右邊學生的左手。如果有學生做不好,說明他的注意力還有待提高。
此外,學校要引導考生學會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認識自我、合理管理自己的情緒,對自己多些積極的鼓勵;作為家長則要學會欣賞自己的孩子,讓孩子感覺到自己被了解、被愛護、被支持、受鼓勵等。
(作者為浙江省高校心理咨詢委員會常委、全國首批心理咨詢督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