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留學預科網介紹,今年全市高考報名26923人,比去年減少758人,減幅2.9%,其中三校生1170人,設1個考點,59個考場,考試將于5月20日舉行。普高生25153人,設7個考區18個考點,846個考場,考試將于6月7日至9日進行。
六大變化
變化一:高考分數線公布方式平穩調整
在歷年高考中,甘肅省一直采取公布考生成績后再劃定分數線的辦法,從今年開始,全省改變分數線公布方式,采取同時公布考生考試成績和分數線(文、理科本科一批、本科二批)的辦法,以方便考生志愿填報。
變化二:首次實施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
今年,我省實施面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這是國家在實施免費師范生、醫學定向生和西部協作計劃以來的又一個支持貧困地區發展的舉措。平涼市除華亭、崇信外,其他5個縣(區)均屬教育部確定的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的生源地。具有貧困地區戶籍和當地高中三年學籍、符合當年普通高校招生統一考試報名條件的學生,均可填報專項計劃志愿,其中,符合條件的考生須于5月10日前在戶籍所在縣(區)招辦申請領取《甘肅省面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考生資格審查表》,填寫后交縣(區)招辦進行資格認定,采集專項計劃考生特征信息。專項計劃分本科一批院校、本科二批院校和專科高職三個批次,實行單報志愿、單設批次、單獨劃線、單獨錄取。學生錄取后不轉戶口、不轉專業,畢業后回本地就業創業。
變化三:積極推進三校生招生改革
去年開始,我市將三校生考試科目調整為“文化綜合素質測試+專業基礎知識測試+專業技能水平測評”。其中專業技能水平測評由考生所在學校組織測評;文化綜合素質測試和專業基礎知識測試由省教育廳職成處組織命題,各市州設點考試,今年將于5月20日進行。
從2013年起,只有中等職業學校應屆畢業生才具備資格報名參加三校生招生考試,往屆生不能報考,考生一旦錄取后進入本科或高職院校繼續學習,待遇與普通高中畢業生一樣,畢業后按照國家就業政策就業。
同時,甘肅省對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學院、甘肅林業職業技術學院和酒泉職業技術學院等4所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今年開始實行單獨招生試點改革,由試點招生院校負責組織報名、考試和錄取,錄取的考生將不再參加高考。
變化四:體育類招生來源計劃編制改進
今年,體育類招生按照文理兼收分籃球足球排球、田徑、體操武術三類編制和公布招生計劃,招生院校按照省內規定的三類報送招生計劃,考生按照三類進行志愿填報,并參加錄取,不能跨類別填報志愿。
變化五:高考照顧加分政策平穩調整
根據教育部要求,全省對兩項高考照顧加分部分項目進行了調整,一是體育特長生照顧政策的項目范圍限定為田徑、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武術、游泳、羽毛球等8項內容和申報教育部同意備案的健美操項目,總共9項。二是將省級學生體育運動一級改為地方性照顧政策。這兩項調整的照顧政策,2014年開始執行。
變化六:繼續實行分批次編制招生來源計劃
普通高校及其專業招生計劃分五個批次編制。各批次名稱和院校性質仍與去年相同。即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專科(高職)批。藝術類招生批次院校層次加注說明,即:藝術類本科一批(普本院校)、藝術類本科二批(三本院校)。填報志愿時必須要以《甘肅高校招生》上公布的計劃及專業為準,計劃公布在哪個批次,考生志愿就填報在哪個批次。絕對不能跨批次填報,否則填報的志愿是無效志愿,會直接影響錄取。
政策詳解
解讀一:考風考紀出臺新舉措
我市今年高考將實行統一配備文具,考生不能自帶任何文具,考點將統一為每名考生配備2支簽字筆及替換芯、2B涂卡筆及替換芯、免削劃線筆、量角器、三角板、圓規、橡皮擦和墊板,每個考場均有備用文具,以滿足考生需要。
對持有非二代身份證的考生,須及早到公安部門申領二代身份證,否則影響考試。同時,為有效防范高科技作弊,今年考點考場配備了金屬探測器、手機信號屏蔽器、耳麥探測儀及掛鐘,考生不能將手機等無線通訊工具及有存儲查詢功能的電子用品、手表手鐲項鏈等金屬物品帶入考場,否則視為違規。根據教育部新修改的《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對于替考、用高科技手段作弊的考生,取消1至3年的高考資格;情節嚴重的,同時取消參加各種國家教育考試1至3年的考試資格。
解讀二:繼續實行計算機網上閱卷
今年高考繼續實行計算機網上閱卷,即先將考生的答題卡通過高速圖像掃描儀錄入計算機,其中選擇題的答題結果在掃描過程中由計算機自動完成閱卷給分,非選擇題轉變為電子圖像,并將考生的各題作答圖像通過網絡發送到閱卷教師所在的計算機上,閱卷教師根據考生作答的原始電子圖像進行評分,計算機自動完成全卷分數合成等工作。為此提醒考生務必注意考試規則:一是必須在“答題卡”上答題,在試題試卷和草稿紙上答題無效。二是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對應信息點,修改時用橡皮擦干凈而不留痕跡。三是必須規范修改答案,主觀題要用通用修改符號將修改的答案劃去,新答案要寫在劃去答案的上方或下方,但不能超出答題區域。不能使用涂改液、修正帶、透明膠帶、刮紙刀等輔助物修改。四是答題時要保護好答題卡,不能將答題卡帶出考場。任何污染、破損、折疊、因浸水而變形等都會直接影響閱卷,甚至影響考試成績。五是要注意答題技巧。對多選一的試題,確實不會解答的,可以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猜答。
解讀三:繼續實行網上征集志愿
今年,甘肅省繼續實行網上填報志愿和網上征集志愿。其中,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專科高職批實施征集志愿,本科提前批、體育藝術類本科一批、藝術類本科二批和體育藝術類專科批暫不實施征集志愿。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征集2次,本科三批和專科高職批征集1次。
征集2次的批次(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征集時均設置兩個并列第一志愿,征集1次的批次(本科三批、專科高職批)征集時均設置四個并列第一志愿,每個院校仍設六個專業;投檔形式以“分數優先”為原則,按院校專業的缺額數100%投檔;批次內征集志愿后,原填報批次內的志愿作廢,二次征集后第一次征集的志愿作廢,錄取程序將按最新征集后的志愿投檔;征集具體時間按《甘肅高校招生》公布的時間執行。
甘肅省高等學校招生辦公室主頁是甘肅省網報志愿的唯一官方網站,考生必須在這個網站進行志愿填報。
解讀四:學生資助政策日趨完善
當前,我市實施的學生資助政策主要有六項:一是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最高限額為每生每學年6000元,具體金額根據學生學費和住宿費的實際需求確定。貸款期限最長不超過14年。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的利息由財政全額貼息,畢業后的利息由貸款人承擔。二是高校畢業生應征入伍學費補償和貸款代償。從2009年起,對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的高校畢業生在校期間繳納的學費實行補償,最高不超過6000元。三是高等教育國家獎學金、甘肅省國家勵志獎學金、甘肅省國家助學金。國家獎學金獎勵標準為每生每年8000元,甘肅省國家勵志獎學金資助標準為每生每年5000元,甘肅省國家助學金資助標準為每生每年3000元。四是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資助標準為每生每年1500元,資助面平均占普通高中在校學生總數的30%。五是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教育助學項目。用于資助中西部縣鎮和農村普通高中家庭經濟特別困難學生完成學業,資助標準為每生每年1000元。六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資助,分為國家助學金資助和免學費政策。
解讀五:藝術類報考專項分為10大類
從2011年起,省內將原來考生報考科類中的美術、音樂類合為藝術類,將藝術類考生報考專項由原來的4大類細化為10大類。考生填報志愿時,要先查看報考院校的《招生章程》,了解各專業的具體錄取辦法,然后依據自己的文化課、專業課成績盡量揚長避短,慎重選擇。藝術類院校一般對英語單科成績有一定要求,院校的《招生章程》中一般都有明確規定。藝術類院校一般只招第一志愿的考生,脫檔風險相對較大,而且復讀成本比較高,因此填報志愿時一定要多方了解信息,慎之又慎的選擇,千萬不能草率決定。
解讀六:普通中專招生政策更趨合理
今年,我市普通中專招生政策更趨合理,一是放寬了普通中專報考條件。凡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未考入大學的高中生、未考上高中的初中生都可以報考普通中專。二是實行隨到隨報制度。報名分兩次進行,第一次報名時間為6月底至7月底。第二次補錄報名時間為9月1日—11月20日,考生隨到隨報。三是市內中專實行注冊審批制度。市內中專學校招生既可在縣(區)招辦報名,也可直接在中專學校報名,隨報隨錄,專業自選,新生入學后辦理審批錄取手續。普通中專學生畢業后既可直接就業創業,也可以參加三校生招生考試,升入高等本科院校或高職院校學習,畢業后待遇與普通高校畢業生待遇一樣,國家承認本、專科學歷,持擇業通知書按當年就業政策自主擇業。
解讀七:全面實行“陽光工程”
今年高考工作全面實施“陽光工程”,大力倡導“精細化管理,人性化服務”工作理念,努力為考生和家長提供周到的服務和幫助。全市招生系統將建立多渠道、多形式、快捷方便的信息公開渠道,接受考生查詢和咨詢。在考生報名、考試、錄取等關鍵環節,及時通過各級教育信息網以及相關媒體向社會公布信息,努力維護廣大考生的知情權,有效扼制各種招生中介詐騙活動,防止違規招生。對各類照顧信息、招生收費等事項嚴格實行公示制度,自覺接受廣大考生的監督。同時著力優化考試環境,如要求考點要設置飲水處和醫務室;考場標志要選擇色調柔和的粉紅色紙張統一打印,做到規范美觀,賞心悅目;所有考試工作人員必須佩證上崗,不能穿帶釘子有響聲的鞋子,要文明監考、溫馨用語等等,盡力為考生提供良好的人性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