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成績已于上周放榜,一些高考生因考試失利,臨時考慮出國留學。記者近日采訪多家留學中介獲悉,連日來,他們每天接待數十名高考失利的學生咨詢留學事宜,而這一“火熱”情況可能會持續到高考錄取結束。有留學機構表示,深圳這些年因高考失利留學海外的學生逐年增加,據其估算,這兩年每年平均增長15%左右。
專家表示,選擇多元化是好事,但家長(微博)和學生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特點謹慎選擇留學,不要盲目跟風。
高考成績不理想,一些學生考慮出國
在上周末舉行的啟德留學教育展上,記者頻頻看到穿著校服的中學生跟著父母一同咨詢留學事項,而其中不乏今年高考失利的學生。
深圳高級中學秦同學今年高考成績不太理想,沒有按照她的預想考上文科一本線,“按照平時成績的話,應該能上一本,我想報考的是中山大學(微博)或者暨南大學(微博),但現在考砸了,不可能進入了。”秦同學說,按照其成績,她打算報考深圳大學,而她有點不“甘心”,于是,她考慮起了留學海外,而在高考之前,她從未想過要出國留學,“國外大學不只是看成績,會考慮綜合能力,也許還有機會申請到比較好的大學,而且如果能出去也不錯。”秦同學告訴記者,她這段時間在重點關注去美國或澳洲留學的相關信息。
同樣來自深圳高級中學的何同學今年高考考了620分(文科)的成績,雖然已經上了一本線,但這個分數在他看來,仍然不夠理想,“我本來是想報考中山大學的金融專業,現在的這個分數雖然可以試著報考中大,但在專業選擇上就‘任人宰割’了,與其進入不了一個好的大學和專業,‘死耗著’還不如早點出去。”
何同學告訴記者,他之前有考慮過在本科或者研究生階段出國留學,但高考成績“不理想”加速了他想這時出國留學的想法。何同學說,他想去美國留學(微博),由于之前忙于高考沒有做任何準備,所以接下來他要投入緊張的留學準備之中。
“基本上這些天每天差不多有六七十個家庭咨詢高考后留學事宜,多數是高考沒能按正常水平發揮,在國內讀心儀的大學比較吃力的,想來咨詢下如果申請國外大學,是否能夠成功。”啟德教育深圳分公司經理周素瓊說。
而這樣的情況在新通教育也大致相同,新通教育留學部經理郭曙芳也表示,高考6月26日放榜后,這幾天他們每天平均接待的幾十個客戶中,高三生占主流,“我接到的5個有關高考生的留學咨詢電話中,有3個都是上了本科線,并不是沒有書讀,但可能因為還是沒達到自己最初的意愿,所以他們考慮出國,希望在國外得到更好的發展。還有一些家長,在高考前有點猶豫該不該送孩子出去,高考成績不理想更堅定了他們送孩子出去的想法。”
記者從留學中介了解到,高三生咨詢出國留學的火熱可能會一直持續到高考錄取結束,“錄取不理想也會讓一些孩子考慮出國。”
高考失利選擇留學學生年增15%
“從比例上來說,高考失利后選擇出國的學生這幾年在快速增長。”周素瓊告訴記者,高考失利出國的學生去年比前年同期增長15%,而今年又比去年同期增長15%—20%,“每年深圳高三出國的學生大概有1000多人,而其中高考失利后選擇出去的學生可能會占到一半左右。”郭曙芳也稱,她感覺近幾年深圳高中畢業生中選擇出國的學生的確增加了,不僅包括高考失利的學生,也包括一些在高考前已經申請到國外的大學,想經歷、體驗高考的學生,一些學生還是高考、留學“兩手準備”。
那么,這幾年高考失利后留學的學生為何增多,增多的背后又說明了什么呢?周素瓊分析稱,首先隨著社會的發展,與國外交流的增多,國際教育越來越受到很多人關注、了解、認可,“只要其接受的信息較多、透明度較高,就清楚了解國際、國內教育有何差別,在對比清楚后,一些人愿意選擇出國留學,去認識、了解、感受國外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其次,高考失利后選擇出國也體現出一部分學生不適應國內高考應試體系,“他們會覺得一次高考很難衡量出真實的能力水平和實力,所以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就催生出了留學,希望在國外申請到適合他們的大學。”
她還稱,一些國外院校越來越了解中國國內教育、高考的含義,他們也開辟更方便的通過標準化成績可以申請到國外大學的途徑,如悉尼大學、梅西大學如今都承認中國高考成績,這也是學生高考后考慮留學的一個原因。
郭曙芳則補充稱,國內的高考不能客觀評價學生優秀與否,但其確實是唯一較為公平的方式,雖然這些年本科在擴招,但高校還是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師資是否跟得上、教學質量如何等等,因此一些有條件、受教育程度高的家長愿意把孩子送出去,“不像前幾年他們在乎的是一個學歷,如今一些家長對孩子教育投入規劃有變化,他們希望孩子不僅得到學歷,也能得到經歷,讓他們有更多、更快的成長,人生更精彩,所以愿意選擇送孩子去國外看看。”
深圳大學師范學院教科所所長趙衛認為,高考失利后選擇出國背后顯示了國際化的背景下,學生選擇的多元化,“不再像以前那樣一考定終身,高考這條路走不通,意味著沒法在國內進入好的大學,一些家長學生放大選擇范圍,選擇留學,有另外的‘出口’是好事,留學中介能夠生存并且生意不錯,客觀上說明了市場有這種需要。”
聰明、有特點學生較適合出國留學
高中畢業生雅思(微博)6.5分以上、高中平均成績80分以上可以直接申請加拿大的大學本科課程、高中畢業生赴澳大利亞讀8個月到1年的大學預科課程后升讀大學一年級、提供高考成績,符合要求的直接入讀澳洲某些專業的大一課程……在留學展上,這樣為高三畢業生設計的留學方案吸引了很多家長、學生駐足觀看、了解。
記者采訪了解到,一些高考失利的學生、家長在考慮出國留學的同時,也不禁想知道高考失利后選擇出國留學好不好,是否所有高考失利的學生都適合選擇出國留學。對此,周素瓊認為,“如果這個學生完全不喜歡學習、沒有上進心,我們不建議其出國,除非他能夠心智成熟些,對未來有規劃,也愿意改變自己的狀態”。
在周素瓊看來,三種情況的學生相對來說較為適合選擇國外就讀,第一種是心智成熟、有一定思考、辨識能力及獨立生活能力的學生,“這些學生能夠成熟地思考問題,不容易跟風。”第二種是偏科的學生,“在國外的一些專業課程更加集中,有利于這部分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課程,發揮特長”,第三種是高考成績還不錯,在國內可能落榜,而在國外可申請到更好排名大學的學生,“比如580分的高考成績,在國內申請一些好的大學競爭很激烈,而這個成績同樣可以申請像梅西大學、悉尼大學這些不錯的國外大學。”
郭曙芳則認為,那些很聰明、有特點但不適合國內高考制度、文化的學生比較適合去國外留學,“國外大學會根據學生發展特點、興趣選擇專業方向,不受考試制度的制約,也很鼓勵學生個性化的發展。”而在郭曙芳看來,那些叛逆、沒有自主性并且無可挽救的學生不太適合出國留學,“這些學生自主性不強,出國后可能會更糟糕,他們在國內讓家長很操心,有些家長會把國外想得非常好,認為只要把孩子送到國外,就可以解決孩子的問題。這種在國內‘混’不下去,沒人管得了的學生我們不太建議其出國。”
深圳大學國際交流學院王慶國認為,高考失利后選擇出國無所謂對錯,每個人選擇的心態也不一樣,但盡量不要因為互相攀比的面子思想而選擇出國,“是金子放在哪里都會發光。”
“如果是高考失利,大多數可能是比平常分數差十多二十分,或者沒錄取好,也許你被錄取的大學離你的目標差了一點,但在這個學校,你可能會進入熱門專業、會成為班干部、會拿獎學金,也許還可以取得校際交流、保送生、國際交換生等機會。我想說的是換一種思路想問題可能會更好。有的家庭孩子沒考好,家庭條件還可以,為了面子就逃避著出去留學,因為一旦到了國外,其排名體制等跟國內沒有可比性,這種沒有太大必要。”
“受個人自尊心、家長面子等理由影響出去的學生比例不在少數。”趙衛說,他還透露,他們曾經做過一項調查顯示,深圳孩子去英國讀書,真正學習的只占到30%左右。他認為,如果去國外不是學習,而是抱著“混文憑”的態度,還不如不出去,“現在在逐漸還原能力的真實性,很多用人單位更在乎你的能力。大浪總會淘沙。”
出國留學花費不菲
不管留學機構為您設計的怎樣最優的留學方案,想要出國留學,不菲的花費是必須要承受的。郭曙芳告訴記者,留學美國,每年花費在十多萬到幾十萬元不等,“公立社區學院大概每年10多萬,綜合性大學得20萬到40萬左右,即使去一些花費相對較少的國家留學,一年也得七八萬。”
根據某機構留學展展出的“高中生各國留學費用和路線方案”表,記者看到,加拿大大專課程約為每年6萬—10萬人民幣,本科課程約為每年6萬—18萬元人民幣、英國大學國際預科費用約為每年20萬人民幣、澳大利亞留學費用約為每年18萬—25萬元人民幣、新西蘭則需要每年13萬—16萬元人民幣。
如果想在高考后出國,該做哪些準備呢?郭曙芳建議,考生要趕在學校放假前開好自己的成績單,思考自己的優勢在哪里,因為國外學校不僅重視成績,也重視學生除成績之外的其他實力。還需要準備好流利的外語,“按我們的經驗,去海外就讀,一般其他都能適應,主要的困難在于語言。”此外,還需做好生活和心理上的準備,“現在基本都是獨生子女,自理能力相對差一些,之前我們輸送出去的一個學生就因為不會使用洗衣機弄得連衣服都沒辦法洗。”
周素瓊則補充表示,高考失利后要冷靜思考,不建議盲目做決定,家長要了解國外教育制度是否適合自己孩子。要選擇適合孩子發展、跟其興趣結合的學校、專業,不要盲目跟風。
王慶國提醒家長和學生,要根據自己的條件做決定,不要輕信留學中介一家之言,“現在只是大學階段,未來還有很長的路需要走,也不一定非得在這個時候出國。”
趙衛也認為,家長和學生在接觸留學中介前,可以先向一些有過類似經歷的人士請教。他還提醒學生,不管是出于哪種心態去留學,出去了一定要珍惜機會好好學習,因為畢竟留學支出是一項不菲的花費。
“出國讀書
不是放生”
■“過來人”說
高考放榜,有人歡喜有人愁。對于高考失利的一部分考生,會尋求高考之后的另一條去路:出國留學。對于這種做法,記者采訪了多位有過留學英美澳經驗的過來人,他們普遍認為,一個高考失利的學生,在外國大學眼里不一定不是優秀的學生。如選擇出國之路的學生,首先要把低迷的心態調整好,其次就是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Wing,高考成績令他與理想中的普通本科失之交臂,遂選擇出國。但由于雅思分未達標,他先是入讀了新南威爾士大學學習語言課程,完成1年的預科學習后,如愿入讀該校工商管理本科,在讀完本科后又繼續拿下了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現在Wing已經在國內某家外貿公司工作,由于有過長時間的留學經歷,公司經常選派他出國處理業務,給予他非常多的機會。
“中國人認為一個高中生是否優秀,高考成績一定是其最重要的考核標準。但申請國外的本科,分數之外還要看學生的價值觀、責任感以及德智體美勞的全面水平。高考失利生,在他們眼里不一定是差生。”
由于國外申請學校的時間大概在年底至年初,因此在申請學校之前,結合自己的“慘痛教訓”,Wing建議考生先在國內勤學苦練外語,先給自己營造一個外語的環境,盡量將雅思或托福(微博)的分數考高一些,“這樣不僅可選擇的學校多,也能縮短出國后的適應期。”
同樣,Michelle也是高考后選擇了前往美國留學的一員。回想起這一段經歷,Michelle至今仍相當珍惜,從剛剛開始的封閉、孤獨、動搖,到一步一步放開自己,主動與世界各地的同學聊天做朋友,“過程是艱難的,但結果是快樂的。重要的是樂觀積極的心態。”
Michelle贊成本科出國,但她也目睹過本科中國學生因為無法融入國外社會而導致的各種不堪后果,因此,她建議,同學從決定要出國讀書的那一刻起,就要做好準備挑戰自己的極限。“一旦上路,便只有風雨兼程。不要想著出國讀書就是放生,就是玩。”
當然,對于失利考生轉投國外大學懷抱的做法,曾經的留學生們還是有不同的觀點。Cathy曾在大學畢業后留學英國,攻讀碩士學位。
“在國外生活年份長,外語水平肯定會有實質性提高。另外,對國外文化的接觸、獨立生活能力的提升,都是有利的。”與此同時,有兩個客觀弊端會存在,一是費用,家庭經濟條件必須經得起海外求學持久戰的折騰;而高中生還處于從青少年向成年人過渡的階段,一個孩子在外如果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很容易迷失。
Cathy表示,對具有抗壓能力、有獨立的思考習慣、心智相對成熟的這一部分失利考生而言,選擇出國留學是比較有利的。
深圳將成立
國內首個大學生
SCRABBLE俱樂部
1塊15×15的方格,100個字母塊,2至4名參加者靠拼出詞匯而得分,這個最初由建筑師Alfred Mosher Butts在1938年創造的英語文字圖版游戲——SCRABBLE,漸漸發展成了一場智力競爭的賽事,還建立了各種各樣的協會及俱樂部。近日,世界青少年SCRABBLE協會主席Karen 以及世界SCRABBLE大賽第十名獲得者Alistar 來到深圳大學,和該校國際交流學院的數百名來自中國、韓國以及非洲的學生一起,分享了這款在西方甚為流行的游戲。
據Karen 介紹,游戲在一塊15×15方格的圖版上進行,每一格只可放一個字母牌,2—4名參加者拼出詞匯而得分。但在正式競賽中,通常由兩人或兩隊對壘。游戲還有一個重要的特征則是,圖版上不同顏色的方格可以獲得2—3倍的加分。
“SCRABBLE的魅力在于它不僅能夠增加英語詞匯量,還是一項極高的智力挑戰,因為你必須不斷地去計算你手中的字母,以及可能拼出的單詞,還要防止對方因為你拼出的詞匯而得分。”Karen 說。
Alistar 則認為,參加SCRABBLE游戲和競賽,能夠幫助自己集中精力,“不僅是在游戲中,做其它的事情也會很有效。”但他表示,SCRABBLE最大的樂趣則在于能夠認識世界上各種受過良好教育且有趣的人,“知道更多你以前想都沒想過的詞匯”。
據Karen 介紹,對于初學者和普通玩家而言,如果能夠得到150分,就已經是非常高的分數了,不過世界單人最高得分則高達793分,“這個游戲還有一個魅力在于它的偶然性,一個普通玩家甚至能打敗世界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