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交慧杯”書畫作品選拔賽在奉賢區青少年活動中心舉行,400余名準備參加今年藝術類高考的學生前來參賽,上海交慧培訓中心的老師對所有參賽書畫作品認真批閱后,評選出100多幅優秀作品參加“2012年上海市學生繪畫書法作品展覽”。
留學預科網從區教育部門了解到,去年高考,全區有650多名考生報考美術、音樂、舞蹈等藝術類院校。其中,美術類考生近600人,占報考人數9成左右,平均本科院校錄取率95%。交慧培訓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的學生大多進入上海大學、上海師范大學、上海工業技術大學和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學習,部分學生進入南京師范大學、哈爾濱師范大學、成都理工大學、沈陽航空航天大學等院校深造。交慧中心去年本科高考錄取率98%。
報考音樂、舞蹈類專業院校,必須加考一門專業課,從入門到熟練所需的時間較長,學費高昂,而且專業考試以考官——學生“一對一”的形式進行,偶然性較大。其中美術專業上手容易,見效較快,學費相對低廉,而且一本錄取的文化成績只需達到二本分數線的6.5折水平。資料顯示,近年來,奉賢區報考美術專業學生每年均占全市總數約10%。可以說,報考美術院校已經成為部分學習成績一般學生的成材捷徑。
目前,韌鋼藝術學校、藝考通培訓中心、交慧培訓機構已經成為奉賢區培養藝術類高考生的“三巨頭”。去年三家學校共向全國各大院校輸送藝術類學生430余人,占全區藝校培養總數的70%。其中,交慧培訓學校在全區招收初三年級學生免費培訓,然后在高中階段利用雙休日對學生進行藝術類專業培訓,使學生的文化學習和專業知識兩方面都有長足進步。
條條大路通羅馬。在我們無法改變應試教育的今天,對于那些文化學習上確實有困難的學生,學校、老師和家長應該因材施教,不“唯成績論”。要提倡學生個性化發展,讓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選擇藝術、體育等專業發展。父母們千萬不要恨鐵不成鋼。孩子是“一塊鐵”,我們就應該按照鐵的質量和用途,鼓勵孩子自主選擇未來的方向。我們要大聲告訴那些并非優等生的孩子:成功的路不止一條,還有別的路可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