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預科班網了解到高考越來越近了,可有這么一群高三畢業生,他們從來不去學校上課,還天天在家練習做飯、開車之類的生活本領。高三學生馮雨便是這樣一位“沉得住氣”的主兒。昨天記者見到她時,她正在家做飯、洗衣服、玩IPAD……
原來,馮雨已經被美國著名的康奈爾大學錄取了。
在鄭州像馮雨這樣的學生還有很多。鄭州外國語中學國際部,今年有將近30個孩子選擇了到國外去上大學。而省實驗中學,184名畢業生收到國外100所大學、共計553份錄取通知書,平均每個孩子都被3所以上的大學“哄搶”。同樣,鄭州一中、鄭州中學等重點中學,每年都有不少學生考入世界一流大學,其中不乏耶魯、斯坦福等世界頂尖學府。鄭州外國語中學高三(4)班副主任李耀就告訴記者,他們班今年將有5個學生出國美國留學。
留洋還須“對癥”
成為一名看起來很光鮮的“海歸”,這是很多留學海外學生的夢想。也正是這樣,現在一些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也把出國當成了“避難所”。可是,光芒映照下的海歸漸漸發現,他們也要面臨和大多數國內畢業生一樣的就業和生存壓力。
有關資料數據顯示,現在35%以上的“海歸”存在就業困難,40%的“海歸”感覺自己的職業方向出錯。如何解決海歸變成海待的問題呢?鄭州外國語中學副校長李茂啟認為,海歸并不適合所有人群,只有學習優秀,獨立學習和自主能力比較強的學生,才有可能成為一個真正的海歸。
都市頻道記者楊科說,現在就業招工更看重應聘者的能力,對用人單位來說,海歸和國內大學的畢業生并沒有太大區別。而同時,并不是所有孩子都適合留洋。“高考,不是輕易就說拜拜的,一定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