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到年底,各高校招生辦公室的電話又響聲不斷,什么“提招”、“特招”、“藝招”……考生和家長的咨詢絡繹不絕,原來這是高等學校特殊招生已拉開了新一年的帷幕。
特殊招生并沒有嚴格的定義,一般是指除了通常的經過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并按規定程序錄取新生之外,國家教育部所制定的全國普通高校招 生特殊政策和所批準的特殊類型選拔錄取形式。旨在適應社會發展建設需要,使高校根據培養與發展要求選拔到各類優秀的特殊人才,以及為在現行高考制度下不能得以評價的德智體表現一貫優秀的學生和具有特殊才能的學生開辟升學的途徑,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特長的充分發揮、有利于高素質創新人才的培養,完善我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制度。
一、升學輔助道——幾類特殊招生形式簡介
高等學校特殊招生現有保送生、外語小語種、自主選拔錄取、高水平運動員、藝術類專業、國防生、藝術特長生、定向生、民族預科班、運動訓練、民族體育、內地西藏班、新疆高中班、港澳臺僑、飛行技術專業等若干類型。我們僅列舉幾類涉及高校較多,招生數量較大、社會關注度較高的特殊類招生(特殊招生的政策每年都可能有新的變化,以教育部2007年出臺的文件為準)。
1.保送生招生
保送生招生制度始于1984年。據教育部相關文件,應屆高中畢業生符合其規定的保送條件,經所在中學推薦、招生高校進行認真審查并組織文化測試及相關的考核、同意,就可免于參加高考,直接進入高校學習。
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均可招收保送生。
2.外語小語種招生
小語種招生(又稱“非通用語”、“非英語專業”招生)是指:教育部為了滿足國家對非通用語人才的需求,批準了北大、人大等19所高校實行招生試點,可通過自行組織命題、單獨考試錄取非通用語專業考生。招生對象、考試內容及錄取方式見招生院校招生簡章。
3.自主選拔錄取(自主招生)
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點是深化高校招生考試制度改革的重要舉措。主要是根據創新人才選拔和專業培養需要,積極探索以統一考試錄取為主、與多元化考試評價和多樣化選拔錄取相結合,學校自主選拔錄取、自我約束,政府宏觀指導、服務,社會有效監督的選拔優秀創新人才的新機制。
從2001年開始試點至今,參加自主選拔錄取高校增至53所。符合試點高校自主選拔錄取條件的應屆高中畢業生,通過招生高校選拔考試合格須參加高考,成績達到當地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之上,即可被試點學校按認定的標準錄取,一般降20分,特別優秀的可降到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
4.高水平運動員招生
招收高水平運動員是根據高校高水平運動隊項目建設需要而設立的。教育部目前批準235所高校可招收高水平運動員。
符合教育部文件規定具有報名資格的考生均須參加所在省級招辦組織的高水平運動員測試及招生高校組織的高水平運動員測試,招生測試項目包括田徑、球類、游泳等20多個。按照教育部的規定錄取方式有二種:A、一級運動員以上的考生單考招生辦法(免高考);B、參加高考優惠錄取。詳細規定和辦法見教育部文件及高校招生簡章。
5.藝術特長生招生
藝術特長生是高校根據校園活動的需要招收部分具有某方面藝術特長的非藝術類考生。教育部目前批準53所高校可招收藝術特長生。具有藝術特長的考生須參加所在省級招辦組織的藝術特長生測試及招生高校組織的藝術特長生測試,獲得合格認定后還須參加高考,成績達到當地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之上,即可被高校按認定協議確定的優惠標準錄取,一般降20分,特別優秀的可降到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
6.藝術類專業招生
藝術院校(專業)招生一般是在全國普通院校招生統一錄取提前批次進行錄取。報考藝術類專業的考生必須分別參加藝術專業和文化高考兩項考試。詳細規定和辦法見教育部文件及高校招生簡章。
二、有備無患——及時了解和運用相關招考信息
特殊招生,由于普通高校根據各自的辦學實際向教育部報批的招生類型不同、招生項目不同;并且每年各高校特殊招生的計劃、政策、方式、時間、地點以及錄取規則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變化。因此,考生和家長們應早日行動、提前準備,爭取將心儀大學的情況了解清楚,為成功考取大學做好鋪墊。
——做到三個“密切關注”及時了解特殊招生的相關信息
1.密切關注國家招生政策:每年國家教育部都會出臺特殊招生相關政策文件。
2.密切關注考生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機構根據教育部的政策所制定的相關規定和辦法。
3.密切關注各普通高等院校招生信息。
——抓住三個“利用”充分運用現代化的通信手段獲取招考信息
1.利用計算機網絡查詢有關信息或進行實時、動態的在線咨詢,例如:教育部權威網站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網、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考試主管部門開辦的網站有:北京教育考試院、遼寧招生考試之窗等;
各普通高等學校網站,特殊招生高校提前進行的考試大多采取網上報名。網絡的交互功能已達到不可替代的程度。
如果不清楚網址,同學們可以到有搜索引擎的新浪、搜狐、百度等網站搜索查詢。
2.利用電話咨詢有關信息,可撥打全國各高校公布和開通咨詢電話進行咨詢,及時了解招生信息,核實信息的準確性,請高校招生老師答疑解惑。
3.利用各權威機構相關報刊、書籍等招生資料獲取信息,如:《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高校招生》、《招生考試通訊》等報刊,具有較高的參考作用。
準確定位 勿失良機
細致把握特殊招生政策規定
1.報考藝術特長生、高水平運動員、藝術類的考生除了必須參加招生高校組織的相關考試,還必須參加所在省市自治區組織的統一考試(除非省市自治區不組織統一的考試)均取得合格者方能按學校的錄取規則參加錄取。例如:小曼是北京市的一名舞蹈特長生,2005年參加某名牌高校的藝術特長生測試合格,獲得該校可以降至重點線的優惠錄取認定,但由于考生及家長不了解北京市的藝術特長還必須參加北京市組織的藝術特長生統測并取得合格證才能獲得藝術特長生資格的政策,沒有參加北京市藝術特長生統測,也就沒有取得北京市藝術特長生資格,從而喪失了被優惠錄取的機會。
2.同樣是進行特殊招生,但是招生院校的招考政策、錄取規則卻可謂千差萬別。例如:19所小語種招生高校,大部分在京高校對于京外生源采取“提前考試、直接錄取”、對于京內生源采取“提前考試、單獨錄取”的招生方式;而上海外語、大連外語等京外高校則采取“提前考試、同批次達到投檔線錄取”的招生方式;北大更是采取了上述三種不同的招生方式進行小語種專業招生。同時,各校的招生范圍、報名推薦方式、對考生的身體要求也不盡相同。需要考生們格外注意區分,避免出現偏差。
3.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網址為:www.chsi.com.cn)是由教育部指導、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主辦的權威信息網站。凡參加了高校組織的自主招生、藝術特長生、高水平運動員等特殊招生提前測(考)試合格者的名單都必須經過該網站集中公示,否則高校不能優惠錄取。還有保送生招生,考生是否具備保送資格,其名單必須在該網站公布,否則高校不能辦理保送手續。因此考生應及時登陸該網站查詢、核對信息,以防疏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