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姚芃 北京市消協和北京市民辦教育協會7月31日聯合發布消費提示,給予消費者選擇民辦高校“三大注意”的衷告。
一要注意類別不同,學歷取得方式不同。
民辦非學歷高等教育機構與民辦普通高等學校不同,它的招生不在國家計劃招生范圍內,學校自行頒發的證書,不具有國家承認的學歷證書的性質。因此,學生們只有通過國家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規定的全部課程,方可取得加蓋主考普通高校及自學考試辦公室印章的國家承認的學歷文憑。
如果考生參加高考前沒有報考某民辦高校,或沒有報考某民辦高校的某項專業,卻收到了聲稱可以取得學歷證書的錄取通知書,就須提高警惕了,這有可能是學校以學歷為名,騙取生源的一種方式。
二要注意了解政策,避免選錯學校。
對于北京民辦高校的招生工作,市政府及主管部門都有著明確的規定和嚴格的要求。如:招生規模必須與其具備的辦學條件相適應;滿足教育教學和師生與衛生防疫的正常需要;原則上一校一址,不得在本市行政區域外設立分支機構,開展教學活動;學校制定的收退費辦法不應與教育行政部門或物價管理部門的相關規定相抵觸。
如果學生們接到的招生簡章與上述規定不符,或是入學后發現學校的教學環境、教學條件、教學水平等與宣傳不符,應當及時向市教委或市民辦教育協會反映,以維護自己合法的求學權益。
三要注意頭腦冷靜,警惕虛假宣傳。
有些生源不足的民辦高校,在進行學歷招生的同時,也進行著非學歷招生,給求學者造成錯覺,以為都是學歷招生。還有一些民辦高校擅自改變或縮寫學校名稱、專科辦學層次,同樣是一個錯誤的信息。還有的院校以“專升本”、“3+1”、“2+2”等吸引學生。凡此種種行為,均屬于誤導宣傳。
求學者遇到這類宣傳時,一定要仔細識別其宣傳內容與高招辦編輯的“招生通訊”是否吻合,招生院校是否有擅自改變辦學類型,將自考助學、成人高等教育、遠程網絡教育等不同類型的教育混同于全日制普通本、專科教育等誤導性招生的行為。
此外,考生的考試成績未達到錄取分數線,或本人未報考某民辦高校或某項專業,卻收到錄取通知書,切不可興奮沖動,要了解清楚后再作決定,以免誤選。
相關鏈接:美術高考網 美術高考分數線 北京美術高考培訓班 中國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