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在錄取藝術類考生的時候,并非單一的以專業課考試為選拔條件。各個學校都在招生簡章中明確規定了不同專業的最終錄取方式。總體來說,目前國內藝術高考有三大錄取方式。
不知什么時候起,大眾對藝術高考分外關注。每個人都各懷各自的目的:有想看帥哥美女的;有想搞清楚考試流程以備明年自己報考的;更多人往往是從眾心理作怪。
悲哀的是,大家關注的只是藝術高考閃光的部分,而忽視了之前的多年準備及通過專業課考試后還要準備文化課考試的艱辛。更悲哀的是,藝術類考生被這籠罩著光芒的考試搞昏了頭腦,以為拿到盡可能多的文化課通知單就萬事大吉,惟有等到真正報考的那一刻才如夢方醒,驚呼“高興的太早”!何重原因造成了這樣的結果?
坦率的說,在藝術高考專業考試前夕,我都會動員考生多多參加考試,讓自己多幾重保險。畢竟高校發放文化課通知單的數量有限,手中多拿幾個學校的通知會塌實很多,在報考的時候余地也會更大。等到專業課考完之后,不管成績好與不好,我還會給考生潑一盆冷水。藝術高考絕非專業課考試通過這么簡單,后面的文化課考試等依然形勢嚴峻。
道理其實很簡單,高校在錄取藝術類考生的時候,并非單一的以專業課考試為選拔條件。各個學校都在招生簡章中明確規定了不同專業的最終錄取方式。總體來說,目前國內藝術高考有三大錄取方式。
1、按專業課考試成績排隊錄取
這種錄取方式簡單來說,就是考生達到學校劃定的文化課最低分數線后,將會以專業課成績的排序來進行錄取。全國采用此類錄取方式的高校最多。
在考生政治思想品德考查與體檢合格,參加全國統一招生考試成績(含數學)和省統一專業考試成績均達到劃定的本科控制線(未設置省統考的除外),并以學校第一志愿報考我校音樂學專業的考生中,按照校考成績排序,公平、公正擇優錄取。
如果你報考的高校采用按專業課考試成績排隊錄取的方式,那么你在文化課備考過程中所要承擔的壓力就會小很多。因為你只要達到了學校劃定的最低文化課錄取分數線,那么你的高考文化課分數在錄取中所起到的作用就微乎其微了。你究竟是否可以被高校錄取,完全參照你的專業課排名。這樣說來,文化課僅僅是一個“敲門磚”。更需要考生做的是努力練好基本功,提升專業課成績。
特別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報考這種錄取規則的高校的同學,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專業課的名次。要看看自己的名次是不是在高校錄取的范圍之內。比如一個學校你所報考的專業錄取50人,你第40名,這樣你的安全系數就會很高;但如果你是第60名,那就有一定的風險,因為萬一排在你前面的同學都報考了該校該專業,那即使你的文化課成績跟高,也很難被這所學校的這個專業錄取。
2、按文化課考試成績排隊錄取
了解了上一種錄取方式之后,這種按文化課考試成績排隊錄取的模式也就自然很好理解了。那就是考生專業課達到學校的基本要求之后,最后將會按照文化課成績來進行排序錄取。
鏈接:哈爾濱工業大學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節選)
我校按高考文化課成績從高分到低分的原則擇優錄取。外語最低錄取分數線80分、數學最低錄取線65分。(江蘇省外語最低錄取線為64分、數學最低線為87分)。
這部分同學的文化課備考壓力將會較上一種同學要大許多。因為在最后錄取時,你的文化課成績直接決定你是否能夠被這所學校的這個專業所錄取。這種模式下,專業課成績反而成為了“敲門磚”。不管你的專業課成績多么優秀,你都需要把自己的文化課成績提高上去。因此,你還要搞清楚最近幾年的錄取分數線大概都是多少,結合自己實際的復習狀況做出一個理性的判斷。如果自己的文化課成績與錄取分數線有比較明顯的差距,我們就建議大家改投其他高校。
這種錄取模式下的優勢在于,這部分同學在進行專業課考試的時候壓力會小一些。不必對專業課的排名耿耿于懷。
3、專業課、文化課成績兼顧錄取
這是一種聽起來比較合乎情理的錄取方式。這種模式既考核了考生的專業課水平,同時要對考生的文化課有一定的要求。有招辦負責老師說,各個高校將會越來越朝這種模式改進。
專業考試合格的考生,高考文化課成績達到考生所在省份重點院校普通類同批次控制分數線(即本一線)的基礎上(專業考試前30名考生,文化課不作此要求),按專業考試成績50%與藝術類高考成績(不含附加分)50%的比例折合成總分排序,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錄取。
高校不同,規定的計算方式也不同。如果考生想把自己在錄取時排隊的分數計算清楚,就要非常了解自己報考的各個高校的分值計算方法。
由于各所高校計算方式的不同,有時得出的結果差別還是很大的。例如,有所高校對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錄取規則是這樣的:專業課成績×50%﹢文化課成績×50%。一位考生的專業課成績是230分,文化課成績是400分,那么他的綜合成績就應該是230×50%+400×50%=315分。也就是說,這位同學在專業錄取的時候,學校是拿315分來考核這位同學的。
這是百分比相同的情況,如果百分比不同,情況可能就不一樣了。比如該校藝術設計專業的錄取規則為業課成績×60%﹢文化課成績×40%。一位同學的專業課和文化課的成績也分別是230分和400分,那么他的綜合成績就應該是230×60%+400×40%=298分。但如果另一位報藝術設計專業考生的專業課成績是200分,文化課成績是430分,那么按照規則計算他的綜合分就是292分。大家可以發現,雖然這位同學比上一位同學的文化課成績高 30分,專業課低30分,但是在排名的時候自己的分數依然比第一位同學低6分。這就說明,百分比不同的時候情況也大不同,這需要我們的考生和家長提前算好一筆賬,看看是專業課更重要一點,還是文化課更重要一點。在高考這件事情上,盡力做到四兩撥千斤。
當然,也有不少學校在錄取過程中沒有采用百分比方式,而是直接將分數相加。
在考生文化考試及專業考試成績均達到考生所在省藝術類本科省控分數線的情況下,我校按考生專業考試成績(江蘇省為省專業統考成績;其他省為東南大學專業考試成績)和高考文化課考試成績相加的總分排序,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錄取。
實際上,不管是何種形式,學校都還會在錄取條件中添加一些附加條件。比如,絕大部分高校都會要求考生在第一志愿填報。同時,還會有部分高校會對單科成績做出限制。比如蘇州大學2012年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招生簡章中就規定,高考英語單科成績不低于70分。也就是說,不管你的專業課和文化課成績多好,如果單科沒有達到學校的要求,也是很難被心儀專業所錄取的。另外,部分高校在錄取時還對地區有一定的限制,簡章中會明確說明只招收某幾個省份的考生,這也需要大家多多注意。
總之,我們已經度過了藝術高考最難熬的階段,下一步依然需要甩開膀子努力去進行文化課的復習。“最后能夠贏得勝利的一定是那些可以放下專業課成績,塌實進行文化課復習的考生。”這是很多高考專家的感嘆。不管高校采用什么樣的錄取規則,我們終究是要走過高考這個獨木橋的。
最后還想說一句,每年都會有這種情況:雖然拿到了文化課通知單,但是最后的高考成績比預計的還要好一些,于是考生放棄了藝術院校改投普通高校,最終被普通高校錄取。別不信,我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