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校友會和21世紀人才報·大學周刊聯合研制的我國首個反映民辦普通高校綜合辦學能力狀況的研究報告-《2006中國民辦大學評價報告》正式公布,西安外事學院蟬聯榜首,湖南涉外經濟學院位居第二,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列第三名,位居前十名其他高校依次為黃河科技學院、西安翻譯學院、三江學院、北京城市學院、北京吉利大學、西安歐亞學院、浙江樹人學院和青島濱海學院。
評價旨在體現辦學質量,側重發揮評價對高校發展的導向作用
據排行榜負責人、中國校友會網運營總監趙德國介紹,2006中國民辦高校排行榜在指標設計上突出重點,分出層次,定性指標與定量指標相結合,兼顧質量指標與數量指標,側重質量指標。評價指標體系有辦學設施、人才培養和綜合聲譽等3個一級指標,8個二級指標,23個三級指標,與2005年相比增加了“省市級、校級重點學科專業與精品課程”和“學生獲國家級、省部級各類大學生競賽獎勵”等體現民辦高校辦學水平和辦學質量指標。趙德國還介紹說,《2006中國民辦大學評價報告》主要分為“2006中國民辦大學評價報告”和“2006中國民辦高校報考指南”兩大部分,對我國民辦高等教育研究和高考考生選擇高校具有參考價值,讀者可以在中國校友會(cuaa.net)網免費下載。
陜西、山東、湖南和北京等地民辦高校具有較強的辦學優勢
我國現有26所民辦本科院校均排在前三十名,從前三十名上榜高校分布地區來看,陜西省民辦高校的辦學優勢最明顯,其中共有3所高校進入前十名,另外山東、湖南和北京等省市的民辦高校也具有較強的辦學優勢。其中位居排行榜第十二至二十位的高校依次是仰恩大學、煙臺南山學院、江西藍天學院、武漢生物工程學院、西京學院、長沙醫學院、南昌理工學院、上海建橋學院、黑龍江東方學院。
辦學能力超過同層次公辦普通高校,民辦高校進入“品牌競爭”時代
《2006中國民辦大學評價報告》顯示,經二十余年的發展,我國民辦高等教育事業有了長足的進步與發展,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辦學條件、相當數量的辦學規模和較為規范的民辦高等教育體系。從對我國民辦普通高校綜合辦學能力統計結果分析來看,我國部分民辦普通本科高校的綜合辦學能力已經超過同層次公辦普通高校,我國民辦高等教育已經進入“品牌競爭”時代。
趙德國還提出,基于國內大學評價體系只重視評價忽視辦學過程能力改進的現實,中國校友會基于國內眾多民辦高校的實際辦學經驗,參考目前國際上最流行的SW-CMM (Software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認證標準,將組織專家學者研制一套全新我國民辦高校辦學能力與成熟度的評估標準,明年4月將推出《中國民辦高校辦學能力成熟度模型》,該模型將為民辦高校的辦學過程改進提供指南,側重民辦高校辦學過程的管理及辦學能力的評價。
辦學質量穩步提高,畢業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顯著提高
近年來,隨著我國民辦高校辦學質量穩步提高,社會知名度逐年提升,畢業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顯著提高,部分優秀畢業生已經成為中小型、微型企業家和市場職業精英。據中國校友會網同時發布的2005中國民辦高校就業率排行榜顯示,我國共有80多所民辦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0%以上,其中西安外事學院、北京吉利大學等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高達100%,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達到99.4%,有30多所民辦高校就業率在98%以上。
關于中國校友會網
中國校友會網作為我國著名的民間大學評價研究機構,自2003年起連續4年開展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工作,2006年1月發布2006中國大學排行榜,位居前十名高校依次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吉林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同時還發布我國首個反映1952年(含)以來中國高校杰出人才培養狀況的調查報告-《中國高校杰出人才培養狀況調查報告》,并依此推出2006中國高校杰出校友榜。
中國校友會2006年中國民辦大學排行榜百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