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天美传媒_日韩欧美国产wwwww_亚洲啪啪91_日本一区二区不卡高清更新

資訊
報考
查詢
資料
獨家
各省美術高考分站
美考首頁 > 普通高考 > 高考動態
解析:招生和錄取
整理:中國美術高考網   |  來源:   |  作者:  |  發布時間:2013-09-16 19:40:21
分享到

招生和錄取

47問:各地普通高校招生需公布哪些信息?

答:各地普通高校招生一般應當公布以下信息:(1)招生政策規定;(2)高校招生計劃;(3)高校招生章程;(4)藝術專業聯考合格線,高水平運動員、藝術特長生測試入圍標準和名單;(5)享受照顧政策的加分投檔考生名單;(6)軍事、公安、藝術合格考生名單;(7)全省考生分數段、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和學校調檔分數線;(8)錄取時間安排和錄取進展情況;(9)生源不足院校征集志愿信息;(10)提前單獨招生考試錄取考生名單,等等。

 

48問:各地普通高校招生計劃何時公布?

答:各地的普通高校招生計劃(即招生專業目錄)一般是在即將開始填報高考志愿的5月初至6月中下旬,在各地專門主辦的招生考試雜志、報刊上向社會公布。有些地方僅在開始填報志愿的前幾天才向社會公布,普通高校招生計劃的公布似乎有越來越晚的趨勢。

當然,在每一批次平行院校志愿錄取結束后,院校的征集志愿計劃將通過各地招生考試信息網(由各地省級招生辦或教育考試院主辦的)、有關新聞媒體及各填報征求志愿確認點向社會公布。


49問:怎樣可較早知道高校招生計劃?

答:由于各地向社會公布普通高校招生計劃(即招生專業目錄)似乎有越來越晚的趨勢,那么,怎樣才可以較早的知道心儀高校的招生計劃呢?(1)教育部開設了“陽光高考信息平臺”(網址:http://gaokao.chsi.com.cn),考生可在4月中下旬至5月初,通過這個渠道查詢各高校各專業的招生計劃。(2)在4月中下旬至5月初,有些披露信息及時的高校就在本校的招生信息網上,向社會公布本校的招生來源計劃(即分專業的招生計劃)。


50問:什么是高校招生章程?

答:由高校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有關規定制訂的,并經其主管部門依據國家有關法律和招生政策規定進行審核備案后,才可向社會公開發布的且不得擅自更改的并必須嚴格執行的有關高考招生信息的主要形式和重要依據的謂之高校招生章程

 


51問:招生章程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答:教育部每年都明確規定“招生章程主要內容包括:高校全稱、校址(分校、校區等須注明),層次(本科、高職或專科),辦學類型(如普通或成人高校、公辦或民辦高校或獨立學院、高等專科學校或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等),在有關省(區、市)分專業招生人數及有關說明,專業培養對外語的要求,經批準的招收男女生比例,身體健康狀況要求,錄取規則(如有無相關科目成績或加試要求、對加分或降低分數要求投檔及投檔成績相同考生的處理、進檔考生的專業安排辦法等),學費標準,頒發學歷證書的學校名稱及證書種類,聯系電話、網址,以及其他須知等。”


52問:招生章程與“招生簡章”有何區別?

答:從名稱上看,只是將“招生簡章”改為“招生章程”,但這絕不僅僅是字面上的“一字差異”。從理論上來講,更重要的是反映了社會的進步,教育改革的深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從計劃經濟時代的“簡章”跨到了市場經濟時代的“章程”,這一字之改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

從法律上來說,招生章程具有很強的法律規范性的作用,而“招生簡章”則基本不具備什么法律規范性的作用。這對廣大考生及家長這個“弱勢群體”來說具有一種較好的保護。反過來說,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對高校就是一種較強的約束,當然也有保護。用招生章程招生,將大大有助于高校實現公正、公平、公開的“三公”原則,將把我國依法治招推進到一個新階段。

從實踐上來說,由于“招生簡章”僅介紹一般性報考內容,而報考的核心內容(錄取規則等)是不公開的,可招生章程就不同了,錄取規則等17項招生信息是其必須公開的主要內容。通過錄取規則中“有無相關科目成績或加試要求、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分數級差、對加分或降分投檔考生的處理、進檔考生的專業安排辦法”這些具體的規定內容,給了廣大考生及家長以用武之地,所以不能“跟著感覺走”,而必須“跟著招生章程走,掌握報考新技巧”。


53問:招生章程的作用是什么?

答:教育部在連續10年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規定》中均明確指出:“高等學校的招生章程是高等學校向社會公布有關信息的主要形式,高等學校應依據招生章程開展招生工作、錄取新生。”


54問:高校招生章程應何時向社會公布?

答:教育部明確規定:“高校須于4月1日前將本校招生章程上傳至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http://gaokao.chsi.com.cn)‘陽光高考’招生信息發布及管理平臺(以下簡稱“陽光高考”平臺);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須于4月10日前完成對所屬高校招生章程的審核、備案工作。”


55問:教育部對招生章程有什么基本要求?

答:教育部明確規定:“高校的招生章程是高校向社會公布有關招生信息的主要形式,其內容必須真實、準確、表述規范,且必須經高校的主管部門依據國家有關法律和招生政策規定進行審核備案。高校的招生章程經審核備案后方能向社會公布,且不得擅自更改。民辦高校、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在招生宣傳(廣告)中不得使用模糊或隱瞞辦學類型、層次的簡稱。學校法定代表人應對學校招生章程及有關宣傳材料的真實性負責。高校依據招生章程開展招生工作。”


56問:招生計劃中“限招英語(論壇)”是什么意思?

答:高校招生專業目錄中的“限招英語”是指招生院校(專業)只招收高考外語考試語種為英語的考生,高考時考俄語、日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的考生不能填報相應的院校(專業)。


57問:語言類院校對外語口試成績有何要求?

答:對有外語口試要求的招生專業,各院校均會在招生章程中提出明確的要求,有的已在招生專業目錄中的備注欄內加以注明。省級招生辦(教育考試院)只提供外語口試成績,至于哪個等級可報考由招生院校自主決定。考生可在填報志愿前查閱各校的招生章程和招生專業目錄,了解相關專業的外語口試成績要求。


58問:什么是按院系(學科類)招生?

答:所謂按院系(學科類)招生,一般就是按照院系所設置的專業或學科類進行招生。學生入學時先不確定具體的專業,而是按照寬口徑、厚基礎的原則進行培養,到了第二或第三學年,學校與學生再根據其學習情況和興趣愛好等因素確定學生的專業或者專業方向。筆者認為,通常所說的按大類招生是不太科學、不太準確的。

59問:什么是定向就業招生志愿?

答:部分高等院校每年會安排一部分面向艱苦地區、艱苦行業以及軍工、國防等國家重點建設項目的定向就業招生計劃。定向就業的招生計劃在招生院校調檔線上不能完成的,可以在招生院校調檔線下20分內由省級招辦補充投檔,學校根據考生的定向志愿擇優錄取。因此,如果填報定向志愿,就有可能享受20分的優惠政策。


60問:高校招收“實驗班”是怎么回事?

答:最近幾年,為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教育部門人才培養的重點轉移到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創新人才上。為了打破人才培養條塊分割、專業劃分過細的弊端,很多高校為了培養具有國際、國內競爭力的一流創新型人才,便以舉辦“實驗班”的形式積極探索人才培養的新模式。“實驗班”一般都是作為一個獨立的招生專業形式對社會公布,考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填報,由學校根據考生的成績和志愿擇優錄取,一般并沒有其他特殊的要求。具體詳情請見相關院校的招生章程。

61問:高校招收“名人班”是怎么回事?

答:近幾年,也有些高校陸續開辦了以“名人”的名字命名的辦學形式。如北京大學的元培班,天津大學的茅以升班,哈爾濱工程大學的陳賡班等等。嚴格來說,他與“實驗班”沒有太大的區別,實際上可以說是“實驗班”的一種特例或者說是一種延伸。但是與“實驗班”有所不同的是,他有兩種招生方式:一種是直接招生,即以一個獨立的招生專業形式對社會公布,考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填報,由學校根據考生的成績和志愿擇優錄取。如北京大學的元培班等。另一種是間接招生,即以其它的招生專業形式錄取以后,再在學校的一定范圍內選拔錄取。如哈爾濱工程大學的陳賡班等。具體詳情請見相關院校的招生章程。


62問:哪些考生在今年具有保送資格?

答:“(1)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適應新形勢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意見》(中辦發 〔2000〕28號)和《教育部關于學習貫徹〈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適應新形勢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意見〉的通知》(教基〔2001〕1號)要求,在高中階段被評為省級優秀學生的應屆高中畢業生。(2)高中階段在全國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全國決賽(包括:中國數學奧林匹克、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決賽、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全國中學生生物學競賽)中獲得一、二、三等獎的應屆高中畢業生。(3)高中階段在全國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省賽區競賽(包括:全國高中數學聯賽、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省級賽區)、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省級賽區)、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中獲得一等獎的應屆高中畢業生。(4)高中階段在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含全國青少年生物和環境科學實踐活動)或‘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或全國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中獲得一、二等獎的應屆高中畢業生。 (5)高中階段在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或國際環境科研項目奧林匹克競賽中獲獎的應屆高中畢業生。(6)根據高等學校外語專業對生源的特殊要求,經批準具有推薦保送生資格的外國語中學可向語言類院校和綜合性大學的外語類專業推薦思想品德和學習成績優秀且高中階段均在本校就讀的應屆高中畢業生。(7)符合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等 6部(局)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做好退役運動員就業安置工作的意見》(體人字〔2002〕411號)中有關保送要求的退役運動員,即曾獲得全國體育比賽前三名、亞洲體育比賽前六名、世界體育比賽前八名和獲得球類集體項目運動健將、田徑項目運動健將、武術項目武英級和其他項目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的退役運動員。(8)符合公安部、教育部印發的《普通公安院校招收公安英烈子女保送生的暫行規定》(公政治〔2000〕138號)的公安英烈子女。”


63問:哪些外國語中學具有推薦保送生資格?

答:具有推薦保送生資格的外國語中學名單:天津外國語學校、石家莊外國語學校、長春外國語學校、濟南外國語學校、南京外國語學校、杭州外國語學校、廈門外國語學校、南昌外國語學校、武漢外國語學校、鄭州外國語學校、太原外國語學校、成都外國語學校、深圳外國語學校、廣州市廣外附設外語學校、上海外國語大學附中(含浦東、浦西校區)、四川外語學院附屬外國語學校(重慶外國語學校)。


64問:高校招收保送生有哪些工作步驟?

答:(1)在各地規定的高考報名時間內,學生參加高考報名。(2)高校制定招收保送生計劃、專業、辦法和簡章,并通告省級招生辦(或教育考試院)及有關中學。(3)相關中學將推薦考生材料寄送有關高校。(4)每年4月10日前,高校對學生進行資格審查、測試,確定擬錄取名單,并將有關數據上報教育部“陽光高考”平臺,同時報送省級招生辦(教育考試院)。(5)每年4月20日前,省級招生辦審核、公示擬錄取名單,并辦理錄取手續,4月30日前將保送生錄取名冊寄至相關高校。(6)每年9月1日前,省級招生辦(或教育考試院)將有關高校招收保送生名單報教育部備案。


65問:保送生與自主招生有哪些區別?

答:保送生與自主招生的主要區別在于:(1)申請條件不同。保送生的申請條件由教育部統一規定,要嚴格一些,而自主招生則由各高校確定,相對寬泛一點。(2)優惠政策不同。經省級招辦審核錄取的保送生免于參加普通高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而自主招生的考生必須參加高考,僅在錄取時一般可增加20~30分提檔或者增加一定分數進行專業錄取。


66問:我國高校招生錄取體制是怎樣的?

答: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錄取工作在教育部統一領導下,由各省級招生委員會實行屬地化管理并負責組織實施。教育部在每年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規定》中均明確要求,高等學校招生實行“學校負責、招辦監督”的錄取體制,高等學校必須按在招生章程中向社會公布的錄取規則進行錄取,招生錄取工作要貫徹公平競爭、公正選拔、德智體全面考核、綜合評價、擇優錄取的原則。


67問:“學校負責、招辦監督”的含義是什么?

答: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實行“學校負責、招辦監督”的錄取體制,即:對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參加體檢、統考成績達到同批錄取控制分數線并符合學校調檔要求的考生,是否錄取以及所錄取的專業由高等學校自行確定,高等學校負責對未錄取考生的解釋以及其他遺留問題的處理。各省級招辦組織實施向高等學校投放合格生源電子檔案,并監督高等學校執行國家招生政策、招生計劃情況,糾正違反國家招生政策、規定的行為。


68問:實際錄取數與計劃招生數有何差別?

答:計劃招生數是指在某地有招生任務的全國各高校準備招生的人數,實際錄取數是指實際錄取的結果。這兩個之間是有差別的。從近兩年的具體情況看,一般常見的是實際錄取數大于或等于計劃招生數;當然有時也存在實際錄取數小于計劃數,其主要原因是考生志愿選報不平衡,造成一些學校生源不足或無生源,通常是外地院校情況更為嚴重,迫使這些生源不足的學校不得不削減招生計劃。


69問:招生錄取應遵循哪些原則?

答:教育部規定,各省級招生委員會和高等學校要結合本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本校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錄取投檔辦法,正確處理好考生成績與志愿的關系。在統考成績達到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的考生中,高校確定調閱考生檔案的比例一般應控制在本校招生計劃數的120%以內,省招辦按高等學校的調檔要求向其投放考生電子檔案。高等學校必須按招生章程中向社會公布的錄取規則進行錄取,對擬退檔考生要注明詳細的退檔理由,并負責對退檔考生的解釋工作。

 

70問:為什么要了解錄取批次及其安排?

答:由于在各省(直轄市、自治區)招生錄取的高校較多,所有高校不可能同時錄取,將不同類型的院校分期分批進行錄取,由此形成錄取批次。分批次錄取既有利于不同類型高校招生,也有利于增加考生的錄取機會。除提前批外,批次越靠后,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會逐批降低,只要正確掌握不同批次及同批次不同順序的志愿之間的關系,前批次如果不能錄取,后批次仍有機會。


71問:教育部對高校錄取批次有何規定?

答:各省級招生委員會要根據本地區招生工作的實際,合理安排高等學校錄取批次。原則上同一高等學校同一學歷層次的招生計劃應安排在同一批次錄取,如確有必要,可以將同一高等學校的不同專業安排在屬于同一學歷層次的不同批次錄取;但同一學校、同一專業、同一學歷層次的全部招生計劃,在同一省(自治區、直轄市)須安排在同一批次錄取,并執行經有關部門批準的相同學費標準。高等學校被安排的錄取批次與上一年度有變化的,省級招辦應事先與高等學校協商一致后,再向社會公布。


72問:各錄取批次中的招生院校各有哪些?

答:各地所劃分的錄取批次中,除了提前批次外,通常就是第一批次、第二批次、第三批次、第四批次。第一批次一般安排“985”工程、“211”工程院校和部委屬全國重點院校以及當地省級招生辦同意安排在第一批次錄取的院校或專業。第二批次一般安排除了第一批次院校以外的普通本科院校(不含民辦本科院校)。第三批次一般安排獨立學院的本科及民辦院校的本科。第四批次一般安排有專科招生計劃的本科院校(含獨立學院專科及民辦院校專科)和高等專科院校以及各類高等職業技術學院。


73問:提前批次一般包括哪幾類院校?

答:提前批次一般包括文史類、理工類、藝術類和體育類等幾種類型。而文史類或理工類的考生又可以在提前批次錄取的軍事武警院校、國防生、免費師范生、公安、司法、安全、海關、航海院校(專業)以及香港中文大學與香港城市大學等幾個方面加以選擇。


74問:填報提前批未錄對一本是否有影響?

答:考生填報了提前批次的院校志愿,如果未被錄取,不影響考生參加第一批次本科的錄取。但是,如果考生已被提前批次的院校錄取,就不能參加第一批次及其它批次院校的錄取。(原創作者:張藝執)


75問:填報一本未錄對其余批次是否受影響?

答:考生填報了第一批本科的志愿,如果沒有被錄取或沒有上線,是不影響第二批本科錄取的。同理,二本未錄,不影響三本;三本未錄,不影響高職專科。

由于每一批次的錄取都是要等上一批次的錄取完成以后才開始,因而與考生是否填報了上一批次志愿無關,所以考生應珍惜自己填報每一批次志愿的權利。


76問:一本投檔被退是否直接被二本錄取?

答:如果某考生一本(重點本科)投檔至某高校后又被退檔,并不是直接

進入二本(一般本科)的錄取。由于一本退檔后,將進入“一本”的征求志愿階段,凡符合條件的考生可重新填報征求志愿,然后再進行“一本”征求志愿的錄取。當“一本”征求志愿錄取結束后,如果仍未被錄取,再進行“二本”批次的投檔錄取。同理,以下批次也是如此。

如果考生的高考成績達到或超過重點分數線,卻未能被自己所填報的“一本”志愿錄取,但又不愿意參加“一本”征求志愿的填報,當然可放棄”一本“征求志愿,等到征求志愿錄取結束后,再直接參與自己所填報的”二本“批次志愿的投檔、錄取。


77問:填報本科未錄與只報專科有區別嗎?

答:在“猜分填報”和“估分填報”的地方,填報了本科志愿而未被本科高校錄取的考生,在高職(專科)批次錄取時,與不填報本科志愿只填報高職(專科)志愿的考生從實質上來說沒有什么區別。但是要知道,填報了本科志愿就有被本科院校投檔、錄取的可能,如果不填報是根本不可能被本科院校投檔、錄取的。

由于在7月下旬或8月上旬,所有準備報考高職(專科)的考生〔包括達到本科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未被錄取,而準備報考高職(專科)的考生〕,均可同時再次填報高職(專科)的志愿,在錄取時按照高考總分從高到低排序,依次檢索考生志愿,并向志愿院校投檔。

78問:為什么不要放棄填報后續批次志愿?

答:招生錄取是按志愿分批次進行的,不填報志愿就等于放棄了參與錄取的資格。一般而言,考生不要輕易放棄填報后續批次的志愿。(1)從近幾年的錄取情況看,有些高考成績達到了第一批本科批次線的考生,只填報第一批院校志愿,不填報后面批次的志愿,因各種原因,沒有被第一批院校錄取,失去了參與下一批次的錄取機會;(2)還有些考生在每一個批次只填一個第一志愿(平行志愿除外),不填第二志愿,這實際上也是減少了參與投檔錄取的機會。雖然第一志愿的錄取比例較大,但還是有些院校需要錄取第二志愿,如第二批本科、第三批本科、第四批高職高專錄取第二志愿的比例要大一些。考生如果第一志愿落選,只要第二志愿填報恰當,還是有錄取機會的;(3)錄取過程中,部分院校對考生有照顧性政策。高考分數不夠這些院校同批次線的但可享受照顧性政策的考生,也可以填報這些院校的志愿,從而爭取投檔錄取的機會。


79問:高分生不報下批次院校的危害在哪?

答:在高考志愿填報中,有些高分考生不重視下一個批次院校志愿的填報,故在上一批次志愿落選后,就失去了錄取機會;只能復讀或不再上學或……。故筆者在此特別提醒考生,一定要慎重、合理填報志愿,即便高考成績達到第一批次線的考生也不能僅填一本的志愿,最好還應填報二本及后續各批次志愿。至于有少數地方涉及“誠信問題”的則另當別論。


80問:什么是錄取控制分數線?

答:錄取控制分數線(簡稱批次線或省線)是根據各省(直轄市、自治區)考生高考成績水平和招生計劃,按一定的比例確定的錄取新生的各批次、各科類最低成績標準。各科類、各批次的錄取控制分數線都會有所不同,他是確定考生錄取資格、執行招生政策的一個重要指標,院校一般只能錄取所在批次線上的考生,只有招投總分達到或超過批次線的考生(通常稱“上線考生”)檔案,才有可能被投檔到高校,由高校選擇錄取。


81問:錄取控制分數線究竟有多少條線?

答:確定考生錄取資格、執行招生政策的錄取控制分數線是各科類、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的簡稱。那么,錄取控制分數線(以下簡稱錄控線)究竟代表多少條分數線呢?由于各地劃分科類、批次的不同而不同,但一般至少有以下14條分數線。文史類和理工類各有第一批次、第二批次、第三批次錄控線,高職高專批一(或A)次、二(或B)次錄控線,再加上藝術類本、專科批次錄控制線各一條、體育類本、專科批次錄控線各一條,即是14條分數線。至于有的地方將藝術類本科批次劃分為2~3條錄控制線、將藝術類專科批次劃分為2~3條錄控線,以及將體育類本科批次劃分為2~3條錄控線、將體育類專科批次也劃分為2~3條錄控線,還有將藝術特長生、高水平運動員也劃線等等,那就太多了。


82問:劃分錄取控制分數線取決于哪些條件?

答:各地劃分各科類、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簡稱批次線或省線),主要取決于以下幾個條件:① 各批次院校在各地的招生計劃數;② 全體考生高考成績總體水平和各分數段考生的人數情況;③ 按統計學規律確定的劃線系數,確保高校有一定的生源選擇余地,批次線上的考生人數要大于院校招生計劃數。綜合以上因素,經過計算機程序測算出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由各省(直轄市、自治區)招委批準后執行。


83問:錄取控制分數線為何不能簡稱錄取線?

答:有些媒體,尤其是一些在當地非常有名的大報和許多專業人士,經常將“錄取控制分數線”,簡寫或簡稱為錄取分數線或錄取線。筆者認為這是很不嚴肅和不正確的,希望能引起注意和重視。這是因為:其一,錄取控制分數線是官方人為所劃的幾條分數線,而不是當地考生自發報考而最終在學校的錄取過程中形成的分數線。其二,它的產生時間是在當地的投檔、錄取以前,而不是錄取以后。真正的錄取分數線則必須產生于錄取之后。其三,省級招生辦劃出錄取控制分數線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有助于投檔,而不是學校的錄取。其四,與客觀事實不相符合。學校的錄取最低分數線,是完全可以高于或低于錄取控制分數線的,這是由學校的實際錄取情況所決定的。當然,通常情況是高于和等于。其五,媒體這樣簡寫或簡稱會對哪些不熟悉、不了解高考招生政策和招生常識的廣大考生和家長造成誤導。其六,如果實在需要簡寫或簡稱,筆者認為應簡稱為“錄控線”,這要比簡稱為“錄取線”合適得多。


84問:什么是投檔、調檔、提檔?

答:當考生的招投總分(有些地方稱為“特征成績”)達到某科類某批次錄取控制線以后,省市區招辦依據考生的招投總分向各招生院校按一定的比例投檔,而此過程院校則稱之為調檔或提檔,依據的也是考生的招投總分。

所謂招投總分,是指考生的高考成績總分(或稱實考分,指考生高考各科成績的總分)與政策性照顧分值的總和。舉例來說,某位考生的高考總分為600分,其在高級中等教育階段獲得過全國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全國決賽二等獎,可政策性照顧加20分投檔,其招投總分即為620分;另一位考生的高考總分為600分,沒有政策性照顧加分,投檔時其招投總分仍為600分。


85問:報志愿必知的是哪幾條分數線?

答:報志愿必知的第一條線是各科類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簡稱錄控線或批次線又稱省控線);第二條線是院校投檔分數線(簡稱投檔線也稱調檔線或提檔線);第三條線是學校錄取最低分數線(簡稱校線);第四條線是專業錄取最低分數線(簡稱專業線)。


86問:什么是院校投檔分數線?

答:院校投檔分數線(簡稱投檔線又稱調檔線或提檔線)是指以院校為單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類(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計劃數的一定比例(1:1.2以內),在對第一志愿投檔過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調檔最低成績標準。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調檔分數線。省招辦在投檔過程中,將填報了該校志愿且成績在批次錄控線上的考生檔案,按招投總分(高考總分和政策性照顧分值的總和)從高分到低分排序,按院校招生計劃的一定比例進行投檔,自然形成調檔線。通常情況下,調檔線往往高于批次線,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院校,其調檔線等于批次線。考生的檔案能不能投給學校,最關鍵取決于招投總分是否達到了調檔線。

例如參加第一批次錄取的某高校理工類計劃招生30人,填報該校且成績在一本線上的有60人,省級招辦按招生計劃數的1.2倍(30×1.2)需投檔36份,計算機將這60人按招投總分從高分到低分排序,排序在第36位考生的招投總分即為該校本批次理工類的調檔線。學校經審閱,擇優錄取其中30人,將不予錄取的6人檔案退回省招辦。

一般來說,同一批次錄取院校之間的調檔線是有很大差別的。而且一個學校在一個省(市)招生,每年可能都有差別,有的院校在一個省(市)的調檔線可能很高,而在另一個省(市)可能較低。這主要是由當地考生第一志愿報考的多少決定的。考生第一志愿對某一院校報得較多,這個學校調檔分數就高。反之就低,甚至要降低投檔分數才能完成招生計劃。


87問:什么是學校錄取最低分數線?

答:學校將進檔考生,按照招生章程中規定的專業確定辦法予以錄取。所錄取的最低分考生所形成的分數就是學校錄取最低分數線;或者說學校的最低分錄取的專業線就是學校錄取最低分數線,簡稱校線。一般來說,第一志愿生源充足的和調檔比例高且不增加或少增加計劃的院校,校線往往高于或者說大于調檔線;第一志愿生源充足或不太足的和調檔比例低且增加計劃多的院校,校線往往等于調檔線。當然,與學校錄取最低分數線對應的有學校錄取最高分數線和學校錄取平均分數線。

例如參加第一批次錄取的某高校理工類計劃招生30人,已投檔36份。學校經審閱,擇優錄取其中30人,將不予錄取的6人檔案退回省招辦。這錄取的第30位考生的分數就是學校錄取最低分數線,也稱錄取分數線,簡稱校線。


88問:什么是專業錄取分數線?

答:每所學校都設置有若干個專業;少則有20~30個專業,一般也有40~50個專業,多則有70~80個專業,有的甚至超過100個專業。學校按照招生章程中規定的專業確定辦法予以錄取考生,實際上就是將考生確定在某個專業上。由于每一個專業的錄取都會自然形成錄取最高分或錄取最低分,通常將某個專業的錄取最低分數稱之為專業錄取分數線,簡稱專業線。也就是學校招生有多少個專業就有多少條專業線。因此在若干條專業線中同樣會有最高分的專業線,或最低分的專業線;而通常又將最低分的專業線定之為學校錄取最低分數線,簡稱校線。當然,與專業錄取最低分數線對應的有專業錄取最高分數線和專業錄取平均分數線。


89問:招生錄取常用何種志愿投檔方式?

答:由于招生高校眾多,招生人數成千上萬,有的省份考生人數多達近100萬,這么大的招生數量,又要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既要保證有序的工作秩序,又要保證高質量的工作效率,錄取工作中采用何種志愿投檔方式就顯得很重要。而志愿投檔方式一般常用的有兩種,即排序志愿的投檔錄取方式和平行志愿的投檔錄取方式。


90問:什么是排序志愿投檔錄取方式?

答:排序志愿即是投檔錄取時,省級招辦按考生所報志愿學校排隊,即有多少志愿院校就排多少條隊。當考生符合第一志愿院校投檔條件時,將其投檔;如不符合時,則必須先看第二志愿院校的投檔情況,如果不足,才可以投檔給第二志愿高校(關于符合院校志愿分數級差條件的不在之列),以此類推。排序志愿的投檔原則是“志愿優先按分數”,強調的是志愿優先,有利于宏觀掌握高校的上線生源情況。志愿優先,即為第一志愿優先,皆因第一志愿首先投檔形成。

 

91問:省級招辦的投檔游戲規則是什么?

答:省級招生辦的投檔規則是精確到以“分”為計算單位的,也就是如果哪位考生的考分那怕僅僅只低于院校的投檔分數線一分,省級招生辦是不會將此考生的檔案投向該院校的,那么院校也就不可能將該考生錄取的。


92問:什么是我國高考招生的優惠照顧政策?

答:我國高考招生的優惠照顧政策實際就是符合教育部相關規定的若干類考生,可以享受教育部規定的“可在考生統考成績總分的基礎上適當增加分數投檔”,或“可在高等學校調檔分數線下適當降低分數要求投檔”,或在與其他考生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簡言之,加分投檔和降分投檔及同等優先。


93問:什么是加分投檔?

答:加分投檔就是教育部規定的“可在考生統考成績總分的基礎上適當增加分數投檔”的簡化。舉例來說,某位考生高考成績總分535分,可他符合教育部規定的加20分投檔的條件,于是,省級招生辦就可以555分的招投總分向這位考生的第一志愿院校投檔。需要強調的只是在投檔時加分,僅此而已;至于加分投檔到學校以后如何處理,即高校對加分投檔考生的如何處理,根據國家的現行政策,就不是加分投檔的范疇了。


94問:為什么加分投檔不等于“加分”?

答:上一問介紹了什么是加分投檔。那什么是加分呢?很顯然,“加分”就是既可以在省級招辦投檔時加分,到了學校的專業錄取時還可以加分。二者有明顯的不同、不能混淆。


95問:教育部規定哪些考生在今年可加分投檔?

答:(1) 按《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適應新形勢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意見》(中辦發〔2000〕28號)和《教育部關于學習貫徹〈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適應新形勢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意見〉的通知》(教基〔2001〕1號)評選獲得省級優秀學生稱號者;(2) 高級中等教育階段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跡者;

(3) 高級中等教育階段獲得全國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省賽區一等獎或全國決賽一、二、三等獎者;(4) 高級中等教育階段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含全國青少年生物和環境科學實踐活動)或“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或全國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一、二等獎者;(5) 高級中等教育階段在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或國際環境科研項目奧林匹克競賽中獲獎者;

(6) 高級中等教育階段參加重大國際體育比賽或全國性體育比賽取得前六名者(須出具參加比賽的原始成績);(7) 高級中等教育階段獲國家二級運動員(含)以上稱號,且在報考當年通過省級招生委員會會同體育行政部門統一組織的測試并被認定的考生。以上各項均可在其統考成績總分的基礎上增加不超過20分投檔。(8)自謀職業的退役士兵,可在其統考成績總分的基礎上增加10分投檔;在服役期間榮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軍區(含)以上單位授予榮譽稱號的退役軍人,可在其統考成績總分的基礎上增加20分投檔。


96問:同一考生符合多項投檔加分可否累加?

答: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項增加分數投檔條件的,只能取其中最高一項分值,增加的分值不得超過20分。


97問:什么是降分投檔?

答:由教育部“可在高等學校調檔分數線下適當降低分數要求投檔”規定的簡化而來就是降分投檔。

但如何在實際操作中執行“可在高等學校調檔分數線下”的降分投檔,各地可能有所不同。許多省市的做法通常是,對所有符合降分投檔的考生,將其所應降低投檔的分數,變成在其高考成績總分的基礎上加上所應降低投檔的分數予以投檔。


98問:教育部規定哪些考生在今年可降分投檔?

答:(1)邊疆、山區、牧區、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少數民族考生;(2)歸僑、華僑子女、歸僑子女和臺灣省籍考生;(3)烈士子女。


99問:同一考生符合多項投檔降分可否累計?

答: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項降低分數要求投檔條件的,只能取其中降低分數要求幅度最大的一項分值,且不得超過20分。


100問:什么是同等優先?

答:由教育部“在與其他考生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規定的簡化而來就是同等優先。散居在漢族地區的少數民族考生,在與漢族考生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


101問:教育部規定哪些考生在今年可同等優先?

答:退出部隊現役的考生,在與其他考生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殘疾軍人、因公犧牲軍人子女、一級至四級殘疾軍人的子女,駐邊疆國境的縣(市)、沙漠區、國家確定的邊遠地區中的三類地區和軍隊確定的特、一、二類島嶼部隊現役軍人的子女報考高等學校,在與其他考生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殘疾人民警察、因公犧牲人民警察子女、一級至四級殘疾人民警察子女報考高等學校,在與其他考生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散居在漢族地區的少數民族考生,在與漢族考生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


102問:高考“加分瘦身”是怎么回事?

答:雖然高考加分政策在落實黨的教育方針、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為高校選拔人才提供多元評價信息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近年來部分高考加分政策在執行中出現一些問題,特別是為獲取加分的資格或身份而弄虛作假、違法亂紀等現象時有發生,嚴重損害了教育的公平公正,社會反應強烈。為此,教育部、國家民委、公安部、國家體育總局、中國科協等五部門聯合發文規范和調整部分高考加分項目,進一步加強高考加分管理工作。

(1)對奧賽全國決賽獲獎學生、科技類競賽相關獲獎學生,由原來的可具備加分、保送資格,調整為高校可在同等條件下優先給予參加本校自主選拔錄取考核的資格,是否可享受投檔加分照顧由生源所在地省級招委決定,不再具備保送資格。

(2)對奧賽省賽區一等獎獲獎學生,由原來的可具備保送、投檔加分資格,調整為高校可在同等條件下優先給予參加本校自主選拔錄取考核的資格,不再具備保送、投檔加分資格。

(3)對體育特長生加分項目進行了適當調整,加分項目限定為田徑、籃球、足球、排球、乒乓球、武術、游泳、羽毛球等8項。各有關省級高校招生委員會還可根據本地中學生體育活動開展情況,在上述運動項目之外增加一般不超過2個強身健體項目。

(4)按照“老生老辦法、新生新辦法”的原則, 2014年招生時將全部適用以上調整后的新辦法。

(5)鑒于湖北省、江蘇省等地已經自行實施了高考“加分瘦身”且力度比上述規定要大,加之我國高考招生實行的是屬地化政策,因此有些地方會提前“瘦身”,希望廣大考生和家長密切關注當地當年的招生錄取相關政策。


103問:什么是“上線落選”?

答:“上線落選”主要指兩種情況:一是指某考生的招投總分(高考總分與政策性照顧分值的總和)達到了相應批次線,但沒有達到所報學校的調檔分數線,檔案沒有投出去。二是指某考生的招投總分達到了所報學校的調檔分數線,檔案已經投到這所高校,學校審閱檔案后因各種原因認為不宜錄取,予以退檔。每一批次錄取完畢后,總有一些招投總分超出批次線的考生不能被錄取。

104問:“上線落選”的原因是什么?

答:“上線落選”的具體原因多種多樣,概括地講,主要有以下幾種:(1)政策性落選。為了讓招生院校有一定的挑選擇優的余地,劃線時要保持上線考生數略多于計劃招生數,投檔時按一定比例使調檔數大于計劃數,部分上線考生可能因招生計劃限制而未能錄取。這是正常落選;(2)填報志愿失誤落選。


105問:什么是斷檔?

答:某高校在某一個分數段,報考的人數不足該院校在當地的招生計劃,此種情況叫斷檔。


106問:學校斷檔對考生有無影響?

答:學校斷檔對考生可能是有影響的。因為發生斷檔現象后,學校一般會采取三種措施解決:組織高分考生重新填報,降分錄取,把招生計劃拿走投向生源較好的其他省市區。


107問:招生時會直接錄取第二志愿嗎?

答:招生錄取時不會越過第一志愿院校而直接錄取第二志愿院校。因為,每一批次錄取的院校,必須按志愿順序錄取,參加錄取的院校因為第一志愿報考的達線考生不滿時,省級招生辦才會投放第二志愿考生的檔案。如考生的分數未達到第一志愿院校的錄取分數線,或達到錄取線但由于某種原因被退檔的,才有可能被其他志愿院校錄取。


108問:被錄取的高校不滿意可否重新錄取?

答:如果考生對已經錄取的高校自己不滿意,是不能退檔重新錄取的。因為一旦考生被某一批次所填志愿或征求志愿錄取后,該批次后面的志愿自然失效,當然就不能退檔重新錄取了。

109問:已投檔的考生是否一定會被錄取?

答:已經投檔給某院校的考生不一定會被該院校錄取。這是因為,如果考生的體檢、政審、單科成績等不符合高校的招生錄取要求,或填報專業志愿不妥,又不愿意調劑,以及在投檔考生中因成績排名靠后、所報專業額滿等因素都有可能造成不能錄取而退檔。

110問:考生的電子檔案運行有幾種狀態?

答:在高考招生錄取期間,考生的電子檔案運行一般顯示以下幾種狀態并可以查詢。(1)“自由可投”:表示該考生的檔案沒有投出去或投出去后又被學校退檔,如是被學校退檔,考生可以看到最近一次院校退檔的理由。

(2)“已經投檔”:表示省招辦已將檔案投給了院校,但院校還未下載投檔信息。

(3)“院校在閱”:表示院校已下載了投檔信息,正在審閱考生的電子檔案。“院校在閱”并不表示考生已經被錄取,省招辦投給院校的檔案數一般多于招生計劃數,院校通過閱檔后還要退出不予錄取的考生檔案。

(4)“預退檔”:表示該考生因種種原因院校不予錄取,院校向省招辦提出退檔,對每一個預退檔的考生,院校都會注明退檔的理由。

(5)“預錄取”:表示院校準備錄取該考生,已通過網絡將擬錄取名單提交給省招辦,等待省招辦網上錄檢審核。

(6)“錄取待審”:表示院校擬錄取名單已通過省招辦網上錄檢審核,但錄取名冊還未經省招辦審核簽字蓋章。

(7)“錄取”:表示錄取名冊已經過省招辦辦理了審核簽字手續,加蓋了錄取專用章。

 

111問:高校是如何進行退檔的?

答:院校調閱考生檔案數量一般控制在120%以內(平行志愿除外),由學校具體確定調檔比例(詳見各高校的招生章程),考生錄取與否及所錄專業由學校決定,并負責對未錄取考生的解釋及其他遺留問題的處理。高校一般不會無緣無故地退掉高分考生而錄取低分考生。高分考生被退檔,大致主要有以下三種情況:一是考生的分數雖然高于學校的錄取分數線,但未達到所報的專業錄取分數線且又不服從調劑的;二是雖然總分較高但相關科目較差;三是身體條件不符合所報專業的要求。如果考生被不合理地退檔,應及時與有關高校聯系。


112問:高校退檔的主要理由是什么?

答:高校退檔的主要理由各地不盡相同。如山東省規定,普通高校招生錄取退檔原因共有29條,分別是:(01)總分低,錄取額滿;(02)所報專業已滿,不服從分配;(03)相關科目成績偏低;(04)外語口試不合格;(05)體檢不合格;(06)體檢專業受限;(07)色盲;(08)色弱;(09)視力不合格;(10)嗅覺不合格;(11)身高受限;(12)不符合走讀條件;(13)自愿放棄志愿;(14)政審不合格;(15)面試不合格;(16)未面試;(17)男生已錄滿;(18)女生已錄滿;(19)只招男生;(20)只招女生;(21)超齡(僅限軍公院校);(22)其他(需詳細注明原因);(23)按院校規定的專業級差排序,分數低;(24)綜合評價低;(25)無專業成績;(26)專業成績低;(27)文化成績低;(28)綜合成績低(限藝術類校考專業);(29)報考類別不符(限對口高職)。


113問:學校的專業錄取通常有幾種辦法?

答:學校的專業錄取辦法,經筆者分析研究,將其首創歸納為以下通常所用的五種:(1)分數優先的專業確定辦法,也就是專業錄取的平行志愿;(2)專業優先的確定專業辦法,也就是專業錄取的排序志愿;(3)分數優先加級差的專業確定辦法;(4)專業優先加級差的確定專業辦法;(5)先劃預錄線再確定專業的辦法。


114問:院校怎樣對進檔考生進行專業錄取?

答:當考生的電子檔案被投到某所招生院校后,招生院校將根據事先向社會公布的招生章程中的各項規定進行錄取并確定專業。院校的專業錄取一般按照上述的五種方式中的某一種或某兩種結合進行。因此,考生在填報志愿前務必認真閱讀高校《招生章程》并讀懂弄通,從而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專業錄取辦法的學校來填報高考志愿。


115問:什么是志愿級差?

答:“志愿級差”的主要涵義是指院校錄取非第一志愿考生時的分數差額。例如:某高校規定的志愿級差為50分,第一志愿調檔分數線為580分,那么,第二志愿的調檔分數線就為630分。其實,志愿級差的實際運用情況,遠比這要復雜得多,簡單來說,就有真志愿級差與假志愿級差之分。


116問:什么是專業級差?

答:許多院校在確定進檔考生的專業時規定了專業志愿分數級差,簡言之專業級差。專業級差是指錄取非第一專業志愿時的分數差額。例如:某一院校規定專業級差為5分,院校在分配專業時,將第二專業志愿考生的成績減去5分,將第三專業志愿考生的成績減去10分……然后,再根據考生的排序情況決定其專業的錄取與否。


117問:考生如何確認自己是否被錄取?

答:按教育部規定,高校錄取的新生必須經省級招辦核準備案、辦理正式錄取手續。高校根據經省級招辦核準備案的新生名冊簽發考生錄取通知書,錄取通知書上只蓋學校校章,不加蓋省級招辦公章。

考生收到高校的錄取通知書以后,一定要在各地的招生考試信息網(由各

地省級招生辦或教育考試院主辦的)或到市(區、州)、縣(市、區)招辦查詢自己的錄取結果。只有查詢結果顯示為“錄取”時,才表明省招辦已經對該考生辦理了正式錄取審批手續,顯示為其他狀態時,表示還沒有被正式錄取。若考生在網上查詢自己已被錄取,但沒有收到高校的錄取通知書,最好主動向高校詢問錄取通知書是否已寄出,以免錄取通知書錯投、誤投,影響報到入學;若查詢結果顯示“自由可投”,則表示考生沒有被任何學校錄取。


118問:未經省級招辦為什么不能取得學籍?

答:未經省級招辦辦理錄取手續的考生不能取得學籍。這是因為根據教育

部高等教育學籍學歷注冊管理規定,高校當年錄取的新生由各學校直接在教育部學籍學歷信息管理平臺進行入學新生核對注冊。凡未經生源所在地省級招辦辦理錄取手續、并報教育部備案的考生,一律不予注冊學籍,一律不予學歷電子注冊,只有注冊的學生畢業時才能獲得普通高校學歷文憑證書。各地考生只有經當地省招辦辦理錄取手續,才能取得普通高校學籍,畢業后才能取得普通高校學歷文憑證書。

119問:已被錄取的考生應注意哪些問題?

答:考生憑錄取通知書并按高校規定的時間及要求辦理入學報到手續。如

有特殊情況不能按時入學報到的已錄取考生,應向高校提出書面申請,經同意后方可延期報到。

高校對未經同意逾期2周不報到的已錄考生,視為其自行放棄入學資格。省招辦根據高校報送的自行放棄入學資格考生名單,在本省錄取考生數據庫中對相應考生予以注銷,并對此部分考生另行建立《自行放棄入學資格考生備案數據庫》,報教育部備案。

120問:什么是考生電子檔案和紙介質檔案?

答:高考招生時考生檔案分為電子檔案和紙介質檔案。考生電子檔案是院校錄取新生的主要依據,電子檔案的內容主要包括考生報名信息(含考生身份證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鑒定或評語等)、體檢信息、志愿信息、成績信息和考生參加高校招生考試的誠信記錄(主要指招生考試過程中違規的簡要事實及處理結果)等內容。電子檔案要求真實、準確、完整,要與考生報名登記表、體檢表等紙介質材料的相對應部分的內容一致。電子檔案中的報名信息和志愿信息因考生本人填寫或校對失誤等原因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負責。網上錄取過程中所說的“檔案”指的就是考生電子檔案。

考生紙介質檔案包括:高考報名登記表、體檢表、高中階段學籍檔案材料和優錄證明材料等。紙介質檔案是高校學生學籍管理的組成部分。


121問:考生錄取后如何領取紙介質檔案?

答:各地考生的紙介質檔案一般由縣(市、區)招辦統一管理,不進入省級招辦的招生錄取現場。所有被錄取的考生(包括軍事院校錄取的新生、空軍和民航招收的飛行學員)憑高校錄取通知書到縣(市、區)招辦指定的地點領取紙介質檔案,考生報到時自己帶到高校。領取紙介質檔案的時間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底,具體時間由各地招辦確定并公布。考生要在規定時間到招辦指定地點領取紙介質檔案。


122問:什么層次招生可補錄或不可補錄?

答:教育部規定:各省級招辦對所有高等學校的本科層次招生,一律不得在常規錄取工作結束后再行組織補錄或換錄;對新生報到流失率超過本校高職計劃總量10%的有關高校,經學校申請、省級招生委員會同意,有關省級招辦可在本省(自治區、直轄市)未錄取的生源范圍內,根據考生志愿及相關錄取要求,組織有關高等學校進行專科層次的補錄。有關省級招辦在高職(專科)補錄工作開始前,須將補錄工作方案、參加補錄的高等學校名單及擬補錄人數報教育部備案。補錄工作結束后三日之內,須將補錄考生錄取數據庫上報教育部。


123問:高職高專如何進行補錄?

答:根據教育部規定,對高職高專因新生未報到而空出的招生計劃可以進行補錄。各地在常規錄取工作結束后,對高職高專新生不報到所空出的招生計劃實行補錄,補錄仍執行院校所在批次線。

各高校一般在9月10日前完成新生報到工作。9月中旬各高校將未報到考生信息(包括本科、高職高專)報各省級招辦,各省級招辦將未報到考生的錄取信息予以注銷,被注銷考生相應取消錄取資格,不能參與補錄,這些考生電子檔案狀態由“錄取”改變為“未報到注銷”。9月中下旬各省級招辦將需補錄的高職高專招生計劃向社會公布,公開征集志愿。未被錄取的考生可于9月中下旬按縣(市、區)招辦規定上網填報征集志愿,接著進行高職高專補錄,補錄仍實行遠程網上錄取,高校不進駐錄取現場。補錄分批次進行,按考生志愿和投檔規則從高分到低分投檔錄取。


124問:參加高職高專補錄要注意哪些問題?

答:(1)已被錄取的考生不能參加補錄。只有未被任何高校錄取、高考成績達到高職高專相應批次線的考生才能參加補錄。已被錄取的考生(包括不報到的考生)即使填報了征集志愿也不能參加補錄。(2)了解補錄批次和志愿設置。(3)補錄征集志愿在網上填報。(4)記住填報補錄志愿的時間。(5)藝術、體育考生也要關注藝術專業補錄信息。(6)注意查詢補錄信息。(7)謹防在補錄時上當受騙。(8)考生不要因為有補錄,就輕易放棄常規錄取階段的錄取機會。


125問:高考落榜考生想深造有哪些途徑?

答:未被普通高校統一招生錄取的考生,可以通過參加全國成人高校統一招生考試或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等途徑實現繼續深造的愿望。

各地成人高考報名時間一般在每年的8月底至9月初,成人高考實行網上報名和現場確認的方式進行,可登錄各地教育考試院網站或到當地縣市招辦了解成人高考報名的有關情況。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是對自學者進行以學歷(專科、本科)教育為主的高等教育國家考試,是以個人自學、社會助學和國家考試相結合的高等教育形式。報考人員可在各省市區開考專業范圍內自愿選擇專業報名參考。有關自學考試詳情可登錄各地教育考試院網站查閱。


126問:考生直接就讀國外大學有哪些優勢?

答:全球化時代高等教育逐步融入世界體系,高中生海外升學進入大眾化、多樣化和國際化階段。通過海外升學考生可以在更廣的范圍內選擇更具辦學特色和更高層次的優質高等教育。考生海外升學有助于實現學生的國際化專業發展,

培養創新國際化視野,增強就業競爭力。


127問:考生就讀國外大學有哪些途徑和選擇?

答:考生可直接向海外大學申請就讀,也可選擇就讀國外大學和國內教育機構合作舉辦的國外大學預科班,修完預科課程成績合格即可升入海外大學。選擇通過就讀國內預科后升入國外大學有以下優勢:(1)夯實語言基礎,積累專業課程基礎知識。(2)了解國外人文風情、生活習俗等,進行海外升學前的心理調試,縮短就讀國外大學適應期。(3)節省經濟開支。直接申請就讀國外大學也須在國外讀完一年左右的預科班,學費、語言學習費和生活費用需要預計15-25萬元,而讀國內預科則只需4~8萬元。


128問:招生詐騙行為有哪些主要表現形式?

答:在招生錄取期間,一些不法分子打著種種幌子,進行以謀取錢財為目

的的招生詐騙活動,一些考生和家長往往輕信許諾,上當受騙。廣大考生和家長應提高防范意識,注意識別招生騙子的詐騙伎倆。

招生詐騙行為主要有以下表現形式。伎倆一:混淆教育形式蒙騙;伎倆二:冒充高校人員行騙;伎倆三:聲稱“低分高錄”哄騙;伎倆四:謊稱“內部指標”“小計劃”誘騙;伎倆五:以“自主招生”為幌子行騙;伎倆六:憑借“定向招生”詐騙;伎倆七:利用所謂“預科生”進行誆騙;伎倆八:利用錄取信息加以欺騙。

在此特別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在普通高校招生錄取中,沒有任何人可以“用錢買分數”、“用錢買計劃”;除了國家和省市區規定的照顧政策,沒有任何人在高校招生中享有特權;除了省級招辦,沒有其他任何機構可以進行普通高校招生,不要輕信招生詐騙分子的花言巧語,以免上當受騙。


 

更多美術類相關信息請登錄:美考網

掃碼關注美考官微,獲取各省統考信息
美術生的報考神器:美考網—美術高考報考指南

← 輸入專業分,測測你想上的學校,需要多少文化分?
← 實時發布最新的藝考資訊,解讀藝考最新政策、招生簡章、錄取規則。
← 解答在藝考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全程提供藝考報考最佳方案。

免責聲明
(一)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二)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郵件:mkaocn#163.com (發郵件時請將#替換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沙田区| 化州市| 石渠县| 武城县| 临朐县| 惠安县| 乌拉特中旗| 仙桃市| 延长县| 井冈山市| 徐闻县| 当涂县| 增城市| 恩施市| 南安市| 柳州市| 涿鹿县| 淮安市| 河西区| 罗山县| 延寿县| 原阳县| 林西县| 夏邑县| 思茅市| 海盐县| 沧州市| 新宾| 启东市| 大埔县| 长宁县| 嘉禾县| 揭东县| 松原市| 永和县| 堆龙德庆县| 土默特左旗| 文山县| 新干县| 同仁县| 柯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