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周末記者 王峰 發自河北石家莊
9月已至,開學臨近。那些“假冒煤企青年”有些還在等待“說法”,有些已經選擇再次復讀,踏上他們的“高五”,甚至是“高六”生涯。
今年7月,河北省報名“優秀煤炭企業青年”對口高考的411名考生中,有204人在等待錄取的過程中被宣布身份作假,取消錄取資格。
8月26日,《法治周末》刊登《河北大面積高考身份作假之謎》一文披露,在被取消資格的204名考生之外,或將還有更大弊案存在。
8月28日,《法治周末》記者得知,又有44名“假冒煤企青年”從已被錄取的名單中悄悄撤下來。而就在此前不久,河北省教育部門有關領導還曾當眾表示,考生身份大面積作假事件發生后,省教育部門對考生進行了再一次嚴格審查,已向相關大學投檔的考生更是經過嚴格審查后才投檔的。
截至目前,河北省考試院仍未對外正式發布任何消息,院長李石和副院長魏國東拒絕了《法治周末》記者的采訪要求。但《法治周末》記者調查發現,河北高考身份作假事件背后,尚有更大規模弊案存在,其程度之嚴重恐超出想象。
兩校181名考生“全軍覆沒”
今年河北省“煤企青年”弊案嚴重程度超過了2009年的山西弊案。有家長透露11名張家口考生“被協議”,每人“封口費”3萬元
8月29日,44名考生及其家長從河北省各地趕到了石家莊。他們前來參加河北省考試院的行政復議,兩天前,他們接到了和楊晶晶(化名)一樣的電話:身份造假,錄取資格取消。
巧合的是,這44名考生全部來自勝文學校。至此,勝文學校2010年全部81名對口考生中,除1人系非“煤企青年”考生外,加上此前被取消資格的35名考生,已有79人“出事”。
《法治周末》記者調查得知,另外1名考生系2009年11月從邢臺市轉學至勝文學校,其后又回到邢臺市參加高考。第一批考生“出事”后,他已被中國礦業大學擬錄取。但記者調查得知,目前該考生亦被除名。
至此,華通學校和勝文學校今年所有的181名“煤企青年”考生“全軍覆沒”。此前出現的看著同桌上大學、姐姐被除名弟弟被錄取的怪誕情形也得以“圓滿”。
這44名考生的被除名,也宣告今年河北省“煤企青年”弊案嚴重程度超過了2009年的山西弊案。2009年,山西省取消了204名“假冒煤企青年”的錄取資格,這一數字與河北省第一批取消資格的考生數驚人的一致。
但疑點并未消除。此前,河北省教育廳《處理決定書》稱411名報考人員中有204名不屬于“煤企青年”,教育考試院公示的錄取考生名單是185人,之前公布的“煤企青年”一分一檔表里的人數又為196人,并且一分一檔表里已包括了0分考生。
也就是說,有11名“煤企青年”“被失蹤”了。如今,這11名考生仍然“下落不明”。
而在已被取消資格的考生中也有“狀況”發生。11名張家口考生將收到學校的3萬元“獎勵”,但被要求簽訂一份協議。有家長透露,這實際是教育部門和學校的“封口費”。
協議中約定“由于考生身份不符合‘煤企青年’資格未被高校錄取,為彌補給乙方造成的損失,甲方以獎勵的方式給乙方進行補償”。但協議也約定“乙方不得再向甲方提任何要求”。
往年被錄“煤企青年”也存造假
更隱秘的數字還深藏在往年的錄取中。而去年“煤企青年”高考時,已經出現了多人實名舉報,“但因為是在錄取結束之后才舉報,有關部門出于穩定考慮將此事壓下”
這44名第二批被取消資格的考生顯然也不是最后被除名的考生總數。在河北省考試院8月20日公示的185名錄取名單中,被中國礦業大學錄取的60名考生中,有33人出自這44名被除名考生中。
中國礦業大學招生辦一名老師告訴《法治周末》記者,今年礦大在河北省錄取的60名“煤企青年”考生中,已有50人被取消資格。
這名老師稱,作出取消決定的不是學校,而是河北省考試院。8月26日《法治周末》的報道中援引了解錄取學生檔案信息的人士介紹,中國礦業大學今年在河北省錄取的60名考生中,“真正合格的不超過10人”。
“現在考生的錄取資格措辭還是擬取消。”這名老師說,“但9月6日就開學了,我想考試院不會在這么倉促的時間內再作改變,而且8月30日我們已經把剩下的10名考生的錄取通知書寄出了。”
截至記者發稿時,河北省考試院并未公示目前被錄取的“煤企青年”數量及名單。
此前,河北省考試院也拒絕透露今年河北全省“煤企青年”考生的畢業學校。但從河北省考試院公示的185人名單的考生號分析得知,這185人的報考點分布在河北省7個市區縣。
這7個報考點及錄取人數分別為:邢臺市開發區錄取26人,唐山市路北區錄取29人,邯鄲市市直11人,邯鄲市峰峰礦區73人,石家莊市裕華區44人,張家口市蔚縣1人,邢臺市隆堯縣1人。
其中,第二批被取消資格的44名勝文考生即全部在石家莊市裕華區報名、考試。
剩余的報名點中,邢臺市開發區考點考生成績最好,26人中有11人考取中國礦業大學,另有5人考取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和山東科技大學等本一高校。
但河北省招生辦系統一名負責人告訴《法治周末》記者,在第一批204人被除名之后,河北省考試院又取消了邢臺市大約19名考生的資格。
至此,盡管河北省考試院并未對外公布第二批被除名人數,但《法治周末》統計的數字就已大大超過44名。
事實上,更隱秘的數字還深藏在往年的錄取中。“煤企青年”對口招生制度已施行7年,在以往河北省并未傳出作假弊案。
但已有華通學校考生家長搜集了2009年98名涉嫌作假的考生名單,包括華通學校畢業的30人和勝文學校畢業的68人。
“這98人的身份信息和2008年的高考成績都被印在了兩所學校的招生宣傳單上,足以證明他們的身份是偽造的。”一名家長說。目前,他們已將這些資料向河北省考試院實名舉報,但尚未得到回信。
而去年“煤企青年”高考的內幕消息是,其時已經出現了多人實名舉報,“但因為是在錄取結束之后才舉報,有關部門出于穩定考慮將此事壓下。”一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
在其余的報名點錄取考生中,成績最好的位于唐山市路北區。29名被錄取考生中有4人考取中國礦業大學,有14人考取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法治周末》記者并未確定這29人中是否已有考生被取消錄取資格。
而在所有7個報考點中,錄取人數最多的無疑是邯鄲市峰峰礦區,有73人被錄取,但考試名次普遍較低,其中有34人名次位列倒數35人中,剩下的1人是來自邢臺市隆堯縣的唯一一名被錄取考生。
河北省紀委介入弊案處理
在此次高考作假事件中,河北省考試院是否應當承擔責任,成為考生家長爭議的焦點
有家長質疑,在公布了第一批204名造假考生名單后,河北省考試院為何是在《法治周末》介入后,才又挖出第二批造假考生。如果媒體介入,此事會不會不了了之。
也有考生家長認為,河北省考試院當負審查不力之責。但按照《河北省普通高校對口招生簡章》規定,“煤企青年”資格的審查由報名點負責。
實際上,諸多招收“煤企青年”高考考生的省份,都專門發文規定此類考生的資格審查在省級機構。比如江蘇省規定由江蘇省經貿委煤炭處負責報名資格審核,湖南省則由湖南省煤炭管理局負責。陜西省則由市、縣級煤炭管理部門負責初審,之后由省煤管局再次審查,安徽省的作法是發放準考證前,省考試院將考生身份信息發回各單位公示一周。
就連同樣發生作假事件的山西省,也規定由市級招生辦審查考生資格。
《法治周末》記者從有關渠道得知,目前河北省紀委已介入弊案的處理工作,河北省考試院恐已喪失處理工作的主導權。
而在相關審查制度缺失的情況下,河北省招辦系統的查處手段本已顯得捉襟見肘。
河北省某市級招生辦一名負責人告訴記者,在去年就出現舉報身份造假的情況下,其下令加強了今年報名人員資格的審查,“不僅報名點要審查,還要提交市招辦再審查一次”。
但市級招辦所能做的審查工作也只是審核考生的各種協議是否真實,“如果考生拿的協議上煤企公章是真的,我們怎么能不讓考生報名呢?”
在弊案事發后,這樣的審查手段就已遠遠不夠。這名負責人告訴記者,事發后,河北省考試院院長李石親自找到這個地級市的市委書記,請求公安力量介入。
公安機關找到推薦考生的煤炭企業,只要煤炭企業負責人承認造假,則免除其所負責任,但若其仍堅持協議的真實性,公安機關就逐個找考生做筆跡鑒定。
整個資格審查工作即是在如此程序中進行。這名負責人還介紹,“煤企青年”的錄取工作本應隨本科二批次錄取進行,但今年拖后到了專科三批次進行。
直到現在,高考錄取幾近結束,尚無人得知還會有多少弊案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