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成績不太好,現在備戰藝考晚不晚?”盡管離新高三開學還有些日子,但是市區的王先生卻坐不住了,“孩子學的是文科,數學成績只有80多分,‘小高考’也僅僅雙C,看看今年的高考形勢,心里真沒底。”左思右想,王先生決定走“美術”高考這條捷徑。
這幾天,本報中高考群里異常熱鬧,“藝考”成了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參加“藝考”需要具備哪些條件?怎樣準備藝考?記者就此專門采訪了有關專家及藝考生,他們表示“藝考”之路并不像想象的那樣輕松,參加“藝考”還得及早做好準備。
糾結——
孩子要不要參加藝考?
王先生的孩子在我市某民辦中學就讀,報的是文科,但“小高考”成績僅得“雙C”,“雙C就意味著孩子基本上和本科失之交臂了,雖說來年還可以補考,但前景還是難以預料。再說了孩子的數學成績也不好,參加高考毫無優勢。萬般無奈,王先生想讓孩子走“藝考”之路,但心里又產生了新的疑問,“孩子雖說有點美術功底,但已荒廢多年,現在準備美術高考究竟有多大把握?”
對于孩子要不要參加高考的問題,方女士的心里同樣有重重疑慮。“藝考之路真的有想象中那樣好走嗎?那么多人參加藝考將來的就業情況又會怎樣?聽說藝考從頭到尾都要花不少錢,等讀了大學之后,學費更是高得驚人,萬一將來情況不好,豈不是得不償失。”
專家——
高二上學期就應做決定
“從某種情況上來說,藝考是不是捷徑是個偽命題。”揚州某繪畫工作室負責人史玉龍說。
多年來,他一直從事著高考美術培訓工作,“一般而言,藝術類公辦本科院校(專業統考)對美術類文化成績的要求在250分以下,比如2009年的省控線為245分,今年僅為226分。而一些具有單招資格的院校對文化課的成績要求則更低,今年這些院校的文化課成績達到160分即可。因此,對那些文化成績較弱的學生而言,藝考確實是一條捷徑。”
“不過,除了文化課之外,決定藝考生能否被錄取的還有一條專業線。考生必須參加省美術統考或院校單獨組織的美術專業考試,成績必須符合要求才可以。”史玉龍說,考生在參加藝考的同時,如果條件符合相關情況,還可以兼報文、理科普通高考,這相當于多了一次讀大學的機會。
“考生適不適合參加藝考,首先得看他有沒有藝術天賦。考生如果具備了藝術天賦,在很短時間內就可獲得突破。”史玉龍介紹,在他所教授的學生當中,最短的只用了6個月時間,就通過了省美術統考,達到了本科院校的要求。“也就是說,考生最遲應當在高二暑假開始著手準備專業考試。”
“一般而言,考生在高二上學期就應決定是否參加‘藝考’。因為,省教育考試院對藝術類考生的小高考成績有著明確要求,‘考生必須參加七門學業水平測試,其中藝術類不兼報文科類或理科類的考生,七門學業水平測試可均選擇必修科目測試。藝術類兼報文科類或理科類的考生,除參加必修科目測試外,還須參加兩門選修科目測試。’ 并且,七門學業水平必修科目測試等級中D級(技術科目不合格視為D級)不超過三門。”
“‘藝考’雖有文化成績和專業成績兩個要求,只要時間安排合理,二者并不存在矛盾。”據介紹,有幾個時間節點考生必須記牢,“12月份為省美術統考,第二年的1-3月份為各校的單招時間。按照江蘇省藝考生歷年的備考規律,會在9月份停課,專攻專業。暑假這段時間,每天應兼顧文化課與專業課的學習,每周到相關培訓機構進行三次美術學習。只要將時間錯開,不同的時間段各有重點,文化課與專業課成績均可兼顧。”
對于許多考生與家長關心的藝考成本問題,史玉龍認為, “主要的花費在于美術
材料及前期輔導的費用。目前,揚州培訓市場的均價為50元/3小時。再加上到各地參加單招的各種費用,總費用大概在1萬-2萬,具體因各個家庭狀況而異。”
“孩子最終是否參加藝考,一定要遵從他們的意見。”史玉龍認為,這一點是根本,如果強制學習,不僅不能取得好成績,對孩子未來的成長同樣有害而無益。“孩子如果沒有明確的意愿要參加‘藝考’,家長最好先將孩子送到相關機構‘試讀’一段時間,由他自己決定是否走‘藝考’之路,或由老師觀察其有無‘發展前途’。”
過來人——
藝考路上多艱辛
“選擇藝考,其實就是選擇了艱辛。”雖然已拿到了南京藝術學院的錄取通知書,但周劍涵依舊感慨萬千。去年他的藝考總成績僅有420分,與心儀的院校擦肩而過,而今年他的總成績一下子飆升到512分。
“我就是在高二上學期開始準備藝考的。”周劍涵說,那時自己僅有一點點美術基礎。為了將專業這塊‘短板’”補上去,他每天很早就會起床,“學英語,打文化課的底子。”在其他的時間,一有空閑,就全用在了美術專業上,“我每晚都會學到11點多才睡覺。”然而去年的高考,他的專業成績雖然合格,但在文化課這一環節上卻欠賬不少。
周劍涵拿到手的是一紙專科院錄取通知書,但他并不服輸。在家人的一致反對聲中,周劍涵毅然決定復讀。
讀“高四”一切全靠自覺。從去年的9月份開始,早上8點鐘起床,晚上11點睡覺,周劍涵依舊雷打不動。白天,他在復讀班和畫室之間來回奔波。
最讓周劍涵難忘的,還是年初參加單招考試的那段日子。他一口氣報考了5所院校,根據各個院校的考試時間,他在各地來回奔波。至今,他都沒有敢問父母自己藝考以來花了多少錢,“肯定不會少,父母從來沒向我提起,怕給我增加壓力。” 記者 孫智廣 (本文來源:揚州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