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到張榜時節,金榜題名的狀元郎便成為國內媒體關注的焦點。“大魁天下”是中國讀書人自古以來心馳神往的最高榮譽。而對于法國人而言,高考狀元并不是香餑餑。高中畢業生僅憑高分數,并不能被法國一流名校錄取。法國社會看重的是具有綜合素質的優秀學生,而不是高分低能的考試機器。
法國十分重視哲學教育,為的是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讓學生發現自我價值,在未來工作中養成創造性的思考方式。
法國的高中畢業會考(Bac)相當于中國的高考。成績一般的學生只能獲得高中文憑,而成績優秀者會獲得Bac考試評語,這是很難獲得的。具有法國特色的評語評價了學生的成績、品德、社會責任、領導才能、藝術特長等綜合素質。如果學生獲得了優秀評語,那么名校將會向他敞開大門。能獲得優秀評語的學生鳳毛麟角,如果在中國,他們應該屬于狀元階層。
在法國教育體系中,高考狀元不是某一個人,而是一批優秀的學生。吹捧“狀元”的現象是中國的特產,現代狀元與其說是高中學生中的精英,不如說是中國應試教育的代表。
在法國人看來,考第一名并不是一件多么值得炫耀的事情。愿法國人的教育理念能給國內的“狀元熱”降降溫,給國內的教育理念和價值取向帶來一份冷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