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6月16日訊(本網記者 謝添實)今晚,做客省教育廳陽光高考信息平臺院校訪談節目
的是福建工程學院招生辦主任陳孝慧。據透露,今年該校計劃面向福建招生5722人,其中本
二批招生計劃為4312人(含閩臺合作項目360人和鱔溪校區1200人),專科提前批(軟件高職
)招生計劃1200人,高職單招類招生計劃210人。
陳孝慧介紹,今年學校申報的閩臺高校聯合培養人才項目(簡稱“閩臺合作項目”)獲
省教育廳審核通過,列入2010年招生計劃,計劃招生360人。該項目由福建工程學院與臺灣云
林科技大學、臺灣臺南科技大學等臺灣高校采取“3+1分段對接”方式聯合培養本科層次高素
質創新型專業人才。需要注意的是,考生被錄取到這些合作專業后,入學后不能轉專業。
今年學校與臺灣云林科技大學等臺灣高校合辦的專業有土木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
動化、通信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與臺灣臺南科技大學合辦的專業有數字媒體技術(
動漫方向)。這個專業也是福建工程學院今年新增的專業,計劃招生60人。
錄取到這些專業的學生在福建工程學院學習三年,在臺灣合作大學學習一年。修完學分
后,由福建工程學院頒發學歷學位證書,臺灣合作大學出具課程學習成績證明或結業證書。
2010年錄取規則
今年福建省在在本二批仍然實行平行志愿投檔,專科提前批仍然按梯度志愿投檔,這兩
個批次在錄取原則上與去年一樣。不同的是今年藝術類本科批實行平行志愿投檔,結合這一
錄取模式改革,福建工程學院在藝術類錄取規則上也做了相應的調整。
具體各批次錄取規則如下:
第一專業志愿:從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
非第一專業志愿:按照分數從高到低,結合考生填報的專業志愿、高中階段綜合素質、
獎勵、單科成績、體檢、特長等方面擇優調配至錄取未滿專業。
經過以上調配,仍有專業未錄取滿額的,再從愿意服從專業調劑志愿的考生中,按照分
數從高到低,綜合考慮考生填報的專業志愿類型、高中階段綜合素質、獎勵、單科成績、體
檢、特長等情況擇優調配至錄取未滿專業。
所填報的專業都不能錄取,且不愿意服從專業調劑的考生,作退檔處理。
在專業調配中,若出現同分考生,學校可根據考生的高中階段綜合素質、獎勵、單科成
績(數學、英語)、體檢、特長等方面綜合素質擇優錄取。
梯度志愿投檔模式的錄取原則:
第一專業志愿:從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
非第一專業志愿:成績超過投檔線10分(含10分)以上的考生,按照分數從高到低,結
合考生填報的專業志愿、高中階段綜合素質、獎勵、單科成績、體檢、特長等方面擇優調配
至錄取未滿專業。所填報的專業都不能錄取,且不愿意服從專業調劑的考生,作退檔處理。
經過以上調配,仍有專業未錄取滿額的,再從投檔線上10分以內的考生中,按照分數從
高到低,綜合考生填報的專業志愿、高中階段綜合素質、獎勵、單科成績、體檢、特長等方
面擇優調配至錄取未滿專業。
在專業調配中,若出現同分考生,學校可根據考生的高中階段綜合素質、獎勵、單科成
績(數學、英語)、體檢、特長等方面綜合素質擇優錄取。
藝術設計專業錄取原則:
據悉,去年是藝術考生的電子檔案投到該校,該校再按照文化占30%、專業成績占70%,
計算成綜合分,進行排名錄取。今年則有些調整,具體為:文化考試成績與專業統考成績達
到省規定的藝術類本科錄取分數線(文化分)和專業資格線的基礎上,按照省藝術類綜合成
績從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
關于轉專業
如果考生在錄取后,對所學專業不滿意,是否可以轉專業呢?對此,陳孝慧表示,關于
學生轉專業問題,學校專門制訂了相關文件。入學后,品學兼優的學生可以申請轉專業學習
。同時,學校為促進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實行主輔修、雙專業(雙學位)教育制度,鼓勵學
有余力的學生修讀第二專業。
陳孝慧提醒說,該校鱔溪校區(國脈信息學院)和閩臺合作項目的學生是按照不同的人
才培養模式培養,學生不能轉入其他院系專業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