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東直門中學一名負責遠程監考設備的教師正在進行設備調試。
今天下午放學后,全市2691個考場將陸續封閉,等待下周一開始的本市新課程首次高考。昨天和今天,123個考點全部開啟視頻監控設備,進行高考電子巡查演習。
本市進入高考預警期
據市高招辦透露,目前本市已啟動高考預警機制,對高考期間發生極端天氣等特殊情況做好應急預案,及時處置高考期間的偶發事件。
今年高考,本市共對21類偶發事件制定了應急預案。如考生考試期間突發疾病,或因緊張出現嘔吐、腹瀉、暈厥、抽筋等情況,考生將在監考教師陪同下臨時離開考場,由醫務人員進行緊急處理。如果考生發病距考試結束超過30分鐘,需在考點內隔離治療,不能離開考點。市衛生局將給高考考點配備救護車和醫務人員。
此外,高考時,公安機關還將最大限度地安排警力確保安全,嚴防發生侵害考生人身安全,擾亂考場秩序的案件。一旦接到涉及高考安全的報警求助,將第一時間出警。
2691個考場“聯調”監控設備
昨天,東直門中學22個考場內的“電子眼”全部開啟,接受東城高招辦工作人員的遠程巡查。與此同時,海淀招生考試中心的老師也通過監控設備,“逐一”檢查了該區495個考場。
今年高考,全市共設考點123個,共有2691個考場。昨天,這些考點全部打開視頻監控設備,進行了高考聯合“演習”。
高考時,各考場的“電子眼”將對考試過程全程錄像,錄像資料至少保存半年,考生違紀、監考老師違規都將有據可查。
部分考點聽力改為放錄音
此外,部分考點校還對聽力考試放音設備、考場空調等設備進行了檢查,確保運轉正常。
為了確保高考聽力考試安全順利,越來越多的考點將聽力考試“物理隔絕”,即不通過廣播接收聽力試題,而通過備用錄音帶播放試題,避免聽力考試受到天氣、傳臺、信號干擾等影響。
不僅如此,很多高中校利用考前最后一周,組織學生進行高考實戰演習,按高考科目順序、時長進行適應性考試。東直門中學高三年級作息時間則完全按照早9時、下午3時的“高考時間”,幫助考生適應兩場考試之間長達4個小時的休息時間。
本報記者 劉昊 RJ063
本報記者 方非攝 RJ195
【鏈接】
一成考生有加分
本報訊(實習生曲瑩瑩)市考試院昨日開始公示今年高考本市照顧對象,萬余名考生獲得市優干、科技創新等各種加分照顧,高考錄取時,平均每百名考生中就至少有十人享有錄取優惠。
根據本市高招規定,市三好生、市優秀學生干部、臺灣省考生、少數民族以及歸僑、華僑子女等八類考生高考可獲加分照顧。今年高考,享受加分的少數民族考生就達到6700多人,憑借市三好生獲得加分的考生超過了兩千人,市優秀學生干部也達到800多人。
此外,今年高考本市除98名考生被保送進高校外,還有千余名考生獲得藝術特長生資格;二百多名高水平運動員獲得認證;兩千多名考生獲得自主招生資格,這些考生在高考錄取時也將享受到高校降分錄取的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