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送走一批又一批可愛的學生,看著他們興奮地向我們揮舞那一紙通知,發來短信傳捷報,或是因為沒有進入心愛的大學而傷心,我們心頭掠過一絲遺憾,但緊隨其后的是欣慰。在藝術這條路上,沒有一帆風順,沒有心想事成,只有對夢想的孜孜以求。無論是成功或是失敗,你們都在上生活這堂大課。你們成長了,幾個月富有激情而有壓力的學習生活,讓你們生動、堅強、自信而勇敢起來。這是作為一個未來的藝術工作者必備的品質,而在這里,我們希望用這樣的品質,敲開你們理想高校的大門。
美術學習中的學生,大多情形是激情訴諸無門,才智無法發揮;或是干脆沒有熱情,機械式的給自己灌輸。但他們都有一個愿望,就是走出去。而我們的工作就是:為學生提供有效的方法和嚴格的監督。教會他們駕馭自己的激情,貫通和系統他們的才智,從觀察方法和繪畫習慣抓起,從“睜眼瞎”變成明眼人,讓作為和畫紙直接接觸的手,開始服從于大腦和眼睛的指揮。用科學的方法和真誠的教育,全面提高他們對美術高考的駕馭能力,以及在美術學習中的信心。
自知之明通向智慧,經驗告訴我們,學生長期在練習當中沒有進步的很大原因,是對自身的問題不了解,盲目的在畫紙上磨鉛筆,而老師沒有給出明確清晰、平實易懂的意見和概念,想當然的玩起學術理論。更有甚者,收過學費卻忘記了責任!沒有深入的分析了解,因材施教永遠是句空話!這首先需要老師對學生徹底的滲透,繼而幫助學生發現自己現有的問題,再加之針對性的進行引導和練習。這個過程要求老師富有耐心,責任感和洞查力,而這是我們選拔老師的一項重要指標。“灰了”、“型不準”、“注意構圖”、“不協調”、“太概念”這樣的詞匯對于沒有長期藝術積淀的學生是一種很模糊的概念,他們似懂非懂,然后繼續在畫紙上磨鉛筆,耗費了興趣和熱情。很多學生來到北京學習,離家千里前途茫然,肩負家庭期望,所以十分勤奮用功,但一味的不加思考的簡單重復不會引起能力的質變,更重要的是思維、自省和方法。大量的賞析和示范,用最生動和易懂的語言打開學生對畫面理解的多通道,自主思考的多維度,繼而使學生建立自己的方法,朝著正確的目標努力。
學生來自全國各地,“啟蒙”教育的地方化,程式化,曾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不少麻煩,隨著我們教學成果的不斷提升,這股“央美”和“清美”的風,愈發颯爽。讓學生在最短時間糾正自己的不良認知和習慣,走上藝術基礎學習的“人間正道”。
奮斗需要方法的支撐,而自卑和忐忑,需要熱情和信心來驅散。當學生拿起畫筆的那一刻,有多少是因為無奈,因為無助,又有多少是因為摯愛?現實的社會和制度,逼迫著這些孩子迅速去變成一個強者。而強者是激情和智慧的產物,內心和技能的有力組合!他們需要理論的和概念的支撐,需要燈塔指引方向,需要不懈的努力和歷練。
一年之計在于春,何況已至初夏?2011年度的高考已經向我們招手,留給我們時間已經不多,奮斗必須從今天開始,我們才能走的更穩走的更遠。在這個畫室,我們相信自己的學生必將邁出作為強者的第一步!從現在以至更遠的明天,點亮希望,創造美好。
最后,用一段惠特曼的詩結束我們今朝的感懷。
哦.船長,我的船長!我們險惡的航程已經告終,
我們的船安渡過驚濤駭浪,我們尋求的獎賞已贏得手中。
港口已經不遠,鐘聲我已聽見,萬千人眾在歡呼吶喊,
目迎著我們的船從容返航,我們的船威嚴而且勇敢。。。
原創美術高考培訓中心教研組
201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