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計劃招40.2萬
據統計,今年面向廣東招生的全國普通高等院校共1140多所,總計劃招生40.2萬多,比去年教育部下達的招生計劃增加了2萬多。其中,本科計劃18.7萬人,專科計劃21.5萬人。在今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計劃中,文科普通類招生計劃142000多人,理科普通類215000多人,美術類19900多人,音樂類5100多人,體育術科類招生計劃5700多人,高職專科“3+證書”類招生計劃14000人。按錄取批次分,重點本科(含提前批)招生計劃40900多人,二本(含2A批、2B批、提前批)招生計劃146100多人,專科(含3A批、3B批)招生計劃201000多人,高職專科(3+證書)招生計劃14000多人。
考生增加近3萬人
記者比對發現,今年廣東省高考報名人數達64.4萬人,比去年增加了近3萬人。報考人數增加幅度大于招生計劃增加的幅度,會不會增加今年錄取的難度?對此,省教育考試院有關負責人表示,根據各高校安排廣東省的招生計劃,錄取時會對省內學校適當增加一些預錄數,預計今年的高考錄取率維持在70%左右,基本與去年持平。
專業目錄月底發放
此外,為幫助考生和社會各界了解今年廣東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的有關政策規定,了解報考、填報志愿、考試、錄取等各個招生環節的操作辦法、具體規則和特殊要求,廣東省教育考試院根據教育部下達的年度招生計劃和各高校上報的分專業招生計劃、招生章程以及廣東省招生政策規定,正在匯編出版《廣東省200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專業目錄》和《廣東省2009年普通高等學校報考及填報志愿指南》,將于5月底發放給考生。
高考箭在弦“三調”很關鍵
調心態增強自信消弱焦慮
記者從一些醫院了解到,自5月份以來,高考學生及家長到心理門診就診的人數明顯增多,特別是最近一周的接診中,半數以上心理咨詢者與即將開始的高考有關,主要是患了“考試焦慮癥”。
所謂“考試焦慮癥”,即由考試引起的在生理或心理上的緊張。生理上的緊張包括心跳加速、呼吸急促、頭腦一片空白、腹瀉、發燒等癥狀;而心理上的緊張則大多以擔心的形態呈現。“輕度焦慮對身體并無大礙,還有可能使考生的學習和應考能力發揮到最好的水平,但重度的焦慮則會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應。”華南師大附中心理咨詢室夏老師說。
為此,夏老師建議,除了考生對自己情緒行為進行調整,還可通過一些自信訓練消弱考試焦慮,如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目標;要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選擇自己最佳記憶時間進行復習,復習內容不易太多,不宜單一;聽音樂放松等。
調睡眠適當放松莫“開夜車”
據了解,隨著高考開考時間的逼近,不少考生產生了一種時不我待的緊迫感,不惜晚上挑燈夜戰,早上又早早起床,甚至中午也不休息。對此,廣東實驗學校教務處有關負責人認為,這種疲勞戰術是不科學的。
該負責人說,在高考前夕,對一些科目進行突擊,充分發揮短時記憶的優勢,對提高成績可能會有一些幫助,但因為學習也是要講成本的,所以考生應該要進行有效學習,追求高效學習。比如,考前應學會適當地“玩”和放松,同時爭取完成最后一次獨立的大略地系統復習,逐漸提升競技狀態。
此外,由于高考是從上午9時到11時半、下午3時到5時半進行。不少專家建議“夜貓子”們,要提前進行生物鐘自我調節,不要熬夜。如果失眠也不要太當回事,而是平心靜氣地平躺在床上,先盡量吸氣,再屏住呼吸,憋住,直到不能再憋為止,再長呼氣,如此反復十來次,心臟極度疲憊,自然入睡。
調飲食切勿大魚大肉大補
在沖刺期間,考生復習任務繁重,大腦處在高度緊張狀態,身體能量消耗多,食欲往往不佳,再加上生活規律有時會被打亂,身體抗病能力降低,就很容易生病。因此,安排好這個階段的飲食營養,對保證考生的身體健康和使大腦處于良好狀態極為重要。
不少營養師建議,考生一定要吃好早餐,切不可空腹,否則容易發生低血糖暈厥現象。其中早餐的主食建議食用一些饅頭、面包等淀粉類食物。優質蛋白質主要由雞蛋、牛奶或酸奶、肉松、豆漿或其他豆制品等提供。
專家們還特別叮嚀父母,考前切勿大魚大肉、山珍海味或服用過多補品,因為孩子的腸胃并不一定習慣,弄不好反而導致腹瀉、腸胃不舒服、食欲不振等現象。“食物在腸胃中消化需要大量血液,會使腦內血液供氧減少,導致大腦遲鈍,思維不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