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基點與熱點并重
雅禮寄宿制中學教務處主任、地理高級教師黃漢軍認為,地理學科的復習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掌握應考策略 強化應考能力
重視基礎知識,及時梳理重點內容。 如:1、晨昏線、太陽高度等概念、特征,晝夜更替的原因和意義,地方時、區時的計算;2、大氣的垂直分層及各層的主要特點,太陽輻射的特征及對地球的影響,三圈環流的形成原因及形成原因及形成的氣壓帶和風帶,根據鋒面的移動判斷天氣變化,不同氣候類型的成因、分布、特征,根據氣候圖表分析氣候類型,降水的類型;(3)我國冬、夏季氣溫分布特點及其成因,年降水量的分布特點及其成因,主要氣象災害對生產生活的影響;洋流的成因及世界洋流模式,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前景,海洋的環保問題;(5)地殼的物質組成及循環過程,地表形態變化的原因,板塊學說的基本內容,地質災害;(6)農業生產的特點,農業布局和主導區位因素,中國和世界典型農作物、典型農業地域類型的分布和特點;(7)工業的主要區位因素及發展變化,世界重要工業區和我國四大工業基地的區位優勢,我國西部經濟發展對策;(8)影響人口素質的主要環境因素,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我國人口遷移的現狀及原因等;(9)地形、河流、氣候等因素與城市、港口等區位的關系,資源、交通、軍事等因素與城市區位的關系,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城市化的特點及異同,改善城市環境的措施等;(10)人口與資源及環境的關系,全球性環境問題及區域性環境問題;(11)世界海陸分布,世界的國家和地區;(12)中國的國土整治與區域發展。
適當做題,訓練解題能力。 文科綜合試題“以問題為中心”命題,題設背景材料是試題立意的載體,草草閱讀背景材料,必然造成答題時的重大失誤。
有效運用“地理語言”作答,學會“踩點”。 避免“會而不對,對而不全,全而不優”的現象。組織答案前要充分思考命題者意圖,答案要既合題意又合命題者意圖,表述要準確精練。作答時,3類材料各有解析特點:文字材料——直接用、總結用;地圖和圖畫材料——解釋地圖、看圖說話;數字材料——把數字變文字、重在比較。
關注熱點,了解熱點問題
2005年4月至2006年3月間社會熱點、焦點問題主要有:
中國熱點問題:“神五”成功與“神六”上天和探月計劃;松花江污染事件;我國將建第三南極考察站;南水北調中線穿黃工程開工;青藏鐵路全線鋪軌完工;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北煤南運;京滬高速鐵路;2006年全面取消農業稅;節約型社會、循環經濟、和諧社會、生態旅游;城市化問題與建設新城鎮、綠色小區建設;國內、國際區域協作問題;國際爭端、中美貿易爭端。
世界熱點地區有:民族矛盾尖銳區(印巴矛盾、阿以爭端);自然災害多發區(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非洲干旱等);生態環境破壞區(極地臭氧空洞、海上航線的石油泄漏、沿海赤潮等);重要資源分布與出口區(中東產油區;澳大利亞、巴西、印度的鐵礦等);區域政治經濟合作(歐盟、亞太經合組織、上海合作組織等);海陸交通樞紐區(中東、馬六甲海峽、直布羅陀海峽等);探險旅游活動區(珠穆朗瑪峰的測量、環球海洋科考、自然與文化遺產分布);全球應對禽流感等。
歷史:點線面結合,不偏廢熱點
長沙市雅禮中學歷史高級教師劉秋祥為考生提出了一系列科學的復習沖刺方法
加強復習的針對性,關注考綱變化
全面理解和把握考點,重視《題型示例》。此外,考生要適度關注未列入《考試大綱》內容、教材中的楷題字俗稱“小字”部分、注釋、插圖、引文等,因為高考試題“超綱”現象幾乎年年發生。
掌握復習的主動性,關注課本基礎
知識網絡是指知識內在的點線面的關系,歷史是由點、線、面構成的一個有機整體,復習要抓住“點”,并且“連點成線、鋪展成面”。如中國近代化問題,可以抓住經濟、政治、思想3個“點”:
經濟方面的近代化 從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工業的發展歷程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可分5個要點:①產生時期:19世紀六七十年代;②初步發展時期:19世紀90年代后期;③比較迅速發展時期:20世紀初;④進一步發展時期;⑤顯著發展時期:20世紀30年代。注意分析不同階段發展變化的原因及影響。
政治上的民主化 可分4個要點:①資產階級早期維新派在政治上主張建立資本主義的君主立憲制,直接影響了資產階級維新派的思想;②維新變法運動是資產階級民主政治運動在中國實踐的開始,主張以資本主義君主立憲制取代封建專制,解放了人們的思想;③辛亥革命結束了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專制制度,建立起資產階級的民主共和國,這是中國民主政治的發展,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此后中國歷史進入北洋軍閥統治時期,近代化遇到了逆流;④中國共產黨誕生后制定民主革命綱領,領導工農運動,進行國共合作,開創了中國政治及各個領域近代化的新局面。
思想文化領域的理性化 可分3個要點:①隨著“西學東漸”,地主階級抵抗派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新思想;地主階級洋務派雖然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但其“師夷長技以自強”的口號貫穿洋務運動始終并取得顯著成效。②戊戌變法時期維新派與頑固派的論戰及辛亥革命時期革命派與保皇派的論戰,都促進了資產階級思想的廣泛傳播。資產階級激進派所領導的新文化運動以“民主”和“科學”為指導思想,動搖了封建正統思想的統治地位,在社會上再一次掀起思想解放的潮流。③初步具有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知識分子大力宣傳馬克思主義,五四運動后,馬克思主義開始成為新思想的主流,為中國社會的變革提供了科學理論。
注重復習的實用性,關注時政熱點
考生要高度重視1年來發生的重大社會熱點問題。①歷史問題的現實思考。對現實與社會影響較大的歷史事件、歷史現象的思考研究;②現實問題的歷史分析。用歷史的視角分析社會現象,看待現實問題,明確自身責任(如: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歷史分析、對中美關系及美國對外政策的演變研究等);③學科交叉點綜合研究。
主要熱點問題有: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發展與臺灣問題、古代土地賦稅制度與2006年廢除農業稅、三農問題、生態史學與建立資源節約型社會、儒家思想與2005年全球祭孔、儒家思想與和諧社會、中部崛起與區域經濟發展史、中共歷次重要會議與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紅色旅游和假期經濟、對外開放與和平發展、國共關系與臺灣國民黨主席、新民黨主席訪問大陸、中外科技與神州六號、科技自主創新與建立創新型國家、2005年中國政府發表《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白皮書與中國民主政治發展的進程、新型工業化與經濟現代化、民族主義與全球化浪潮、世界格局發展趨勢與反霸反恐怖主義的斗爭問題、中外關系與聯合國改革、和諧世界與國際關系民主化、文明的融合和沖突等等。
增強復習的創新性,關注學術課改
一些周年熱點應引起高度關注,如:農業稅征收2600多年、孔子誕生2556年、《馬關條約》110周年、中國共產黨誕生85周年、長征勝利70周年、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臺灣光復60周年、新疆自治區成立50周年、863計劃20周年等。
考生應關注史學研究新態勢,調整歷史視角,了解文明史基本概念的含義,以文明史范式指導復習。考生還應關注課改特別是研究性試題。
政治:5大步驟抓好備考
長沙市各大名校的名師建議,按5大步驟落實政治科目的備考:以熱點帶考點繼續鞏固教材;熱點整合明確考向;模擬訓練提高應試能力;搜集整理以開闊視野;回歸教材,不丟基礎分。
對于政治學科的熱點問題,名校老師還認為:熱點是背景,教材是落腳點。熱點的面不要鋪得太廣,宜找準一兩個切入點,學會用教材知識去分析才是關鍵。同時,答題要規范:答案段落化;段落要點化;要點條理化;語言科學化。
來自長沙市一中、長郡中學等名校的老師還建議:在5月份,老師可將全國四五月份的模擬試題中的政治綜合題、文科綜合題(有代表性的)按專題分類整理后印發給學生,給學生“臉熟”的感覺;5月中下旬,用10天左右的時間帶著學生重溫教材,進一步落實主要考點的主干知識,輔之以必要的基礎題目訓練。(記者 胡力豐 實習生 歐陽艷平 譚 超 劉小江)
來源:瀟湘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