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 儲備作文資料
石家莊十五中徐會玲老師建議,同學們在復習之初就開始進行作文材料的積累,往往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文命題更新穎
題目類型:新材料作文、命題作文將會成為新的命題題型主流。在命題立意方面,將更注重綜合素質與能力,內容更加多元化,將會更加關注現實,全球視野、思想碰撞、文化交流、社會發展、人與自然等;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自我發展、身心成長、人文情懷、憂患意識、雄偉抱負、禮儀美德、個性呈現、理性反思等,啟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讓學生有話可說,有理可論。
考生要得到一個滿意的分數,就必須做到立意準確、中心突出、文思高遠、材料鮮活,結構明朗,語言優美;有文氣、正氣、大氣、才氣;文章有亮點,有思想,有時代感、有個性特征。
■積累材料正當時
依照命題發展方向,作文備考思路為:分類積累素材、專項強化突破、全面提高升級。
分類積累素材。根據命題立意發展趨勢分主題積累素材,進行分類整理。其一進行分主題練習,每次練一類主題,自由表達,練后廣泛搜集范文、素材對照模仿積累;其二進行主題探究,多項立意訓練,可充分利用課本,課內外銜接,對課本所包含的思想進行探究,讀寫結合,吸收別人的生活,表達自己的看法,多進行讀后感寫作和一材多用練習,培養思想的深度和高度并能發散思維。
專項強化突破。高三作文訓練的重點是議論性文體的寫作,常規訓練已在高二完成,高三訓練的突破口應是專項強化突破??梢砸来芜M行結構訓練、材料取舍安排訓練、說理訓練。每項訓練采取的主要措施是范文導引和病文升格;又可分為幾個小項突破,例如說理訓練,可以分為假設說理、因果說理、正反對比說理等小的專項。通過幾個專項的練習,達到文體規范,中心突出,結構明朗,選材詳略得當、布局合理、論說有力的目的。在這其中要始終貫穿著書寫美觀的要求,文面整潔是第一印象,馬虎不得。
全面提高升級。是指獲得更多的發展等級分,通過升格學生自己的低分作文和綜合寫作訓練完成。主要是從如下幾個方面進行:主題升格,寫出有生命的寬度、人生的長度、人類的高度的文章;材料升格,時新材料深度思考、多面思考,組合新穎;結構升格,標題別致扣題,開頭搶眼亮麗,中間豐富多彩,過渡轉換自然貼切,結尾含蓄有力;語言升格,句式靈活多變,修辭生動豐富,辭采富于新意。通過升格訓練達到提升寫作水平和等級的目的,使考生拿到高分,考出理想成績。
數學 善用寶貴時間
衡水中學的吳樹勛老師介紹,有些同學在數學等學科復習很下功夫,用掉了大量時間,但收效甚微,這些同學就應該考慮一下合理分配時間,提高效率的問題了。
■復習還應常預習
雖然上課所講內容,學生高一高二時都已經學過,但是吳老師建議學生還是應當將每一課所要講的內容提前預習一下,找出自己不太明白或模糊的地方,帶著問題聽課,有備而來,這樣學生上課聽課才會更有重點,能跟上老師的節奏。
■貪多求快不可取
在第一輪復習中,考生需要將重點放在基礎知識的重現、基本方法的再認識以及基本知識點的落實、基本技能的掌握上,要真正回到基礎中去。系統地掌握每一章節的概念、性質、法則、公式、定理、公理及典型例題,這是高考復習必須做好的第一步,高考題“源于課本,高于課本”,這是一條不變的真理,所以復習時萬萬不能遠離課本,必要時還應對一些課本內容進行深入探究、合理延伸和拓展。
不論高考怎樣考,基礎知識的靈活運用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情況下每種題型(選擇、填空、解答)的前幾題都是基礎題,有的只是一些概念的直接應用,有的是一些知識點的簡單組合,而這些只要基礎知識到位,一般不易失分。因此學生在復習過程中必須重視基礎知識,回歸課本。
■綜合能力待提高
吳老師介紹,一輪復習流程各學校基本相似,就是按照高一、高二的課本順序復習,先復習高一的幾何、函數、數列、三角函數、不等式。這其中,函數和數列是比較重要的部分。按照課本復習,不只是以前所學知識的簡單重復,而是站在更高的角度,對舊知識產生全新認識的重要過程。例如“函數的單調性”這個知識點,當初高一高二學生學時,是將函數的單調性的定義與導數分開學的,以前也沒有將它們聯系起來,但是在一輪復習時老師就會將它們聯系起來講。因為在高一、高二時,同學們收獲的是一個個知識點,由于后面的相關知識還沒有學到,不能進行縱向聯系,知識的特點是零碎散亂的,而在第一輪復習時,老師的主線索是知識的縱向聯系與橫向聯系,以章節為單位,將那些零碎的、散亂的知識點串聯起來,并將他們系統化、綜合化,側重點在于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融會貫通。
因此,學生在課上重點要聽老師知識綜合的方法。在復習中不斷歸納、總結,力求數學知識系統化、條理化和網絡化,使之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體系,并最終能宏觀認識高中數學內容。要將課本上的公式、定理、基本方法熟練運用,清楚課本從前到后的知識結構,將整個知識體系框架化、網絡化。學生也要經常的總結,思考,反思,例如學生可以將使用最多的知識點總結起來,研究重點知識所在章節,并了解各章節在課本中的地位和作用。注意所做題目使用知識點覆蓋范圍的變化,有意識地思考、研究這些知識點在課本中所處的地位和相互之間的聯系。
■避免教輔“反作用”
學生在選擇復習資料時,要聽取老師的意見。因為一本立意基礎,知識條理、系統,例題典型,難易適度,題量適中,板塊清晰的復習用書,能使復習工作順暢、得心應手,否則會浪費大量不必要的時間和精力。同時,學生也不要選擇過多的復習資料。
正確的做法是:首先理解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方法,再去做一定量的習題,量的掌握以能較好地運用所學知識,較好地解決有關問題為宜。做題時要舍得花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去分析,去歸納。注意從所做的習題中找出解答同類題目的最簡捷方法和最直接思路,注意提高做題的質量而不是單純地提高做題的數量。應該通過做題,總結,思考來提高自己的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和綜合解題能力。
生物 做題更需全面化
邯鄲市一中的生物老師高雪梅老師給即將進入緊張的高三生活的同學們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認真聽課不吃虧
雖然上課所講內容,同學們之前都已經學過,但進入高三后老師上課所講的內容不可能是照本宣科和一成不變的,老師總會有所創新和加深的,因此,學生在上課時,一定要集中精力聽課,不僅要聽,而且要思考,要多問幾個為什么。
有一些底子比較好的學生,老師所講的內容60%-70%都已經懂了,這時候就很容易懈怠,而且上課時很浮躁。高老師建議:如果老師所講內容已經會了,這時學生要有“我這是在加深印象,進行深層次記憶”的意識。而且那30%左右你不會的,一般是穿插在原有知識之內的,如果你上課不仔細聽,就會錯失不明白的知識點。
■看書不能太機械
同學們自己看書不能僅僅停留在“讀字”階段,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一定要將課本吃透。而且,學生自己看書不能僅僅只是背書,要注意理解,只有理解性記憶才能記得更牢固。學生看書時要重視主干知識,比如說代謝、生命活動的調節、遺傳和變異、生物與環境、以及生物工程等等。同時,學生除了重視主干知識之外,也不應該忽略非主干知識,如細胞、生命的物質基礎等等。因為就拿09年高考試題來說,其填空的數量增多,知識覆蓋面更廣了。■做題莫只做“選擇”
針對同學們認為理科需要大量做題的想法,高老師建議同學們切不可盲目做題,因為題海戰術往往收效甚微,學生應當在完成老師所給的之后,在學有余力時,再適當地做題。但也不能不做題,因為生物作為一個理科學科是需要通過習題的練習來熟悉知識的。因此,學生做題一定要把握好一個度。同學們在做題時,不能做完就不再管它,僅僅知道對錯后,就放在一邊不再看它,是非常不負責任的,應該將自己做的每一道題吃透,弄明白自己這道題,做對了,是對在哪里,做錯了,又是為什么。
針對有一些學生很愛做選擇題,而不做大題這種情況,高老師說:“大題一定要做,不能僅僅只做選擇題,因為大題能起到開拓思路的作用。尤其是簡答題,有些學生只是喜歡看看答案,不自己做,這是非常不好的習慣。”
理綜 解題規范少丟分
近兩年,因為答題不規范而丟分的現象非常普遍,很多考生也因此痛心:明明會做的題目,沒有拿到分。表面上看,這屬于應試技巧的問題,實質上卻反映了學生的綜合素質還不夠全面。
■學會獨立思考
有些同學平時練習還可以,一到考試時成績就上不去,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獨立思考,邊看答案邊做題,甚至還沒看明白題就急著去翻答案,答案想通了就認為自己會了,盲目追求做題數量。
有時題不會做時,別人的一句提示,一個圖形就可使題目迎刃而解。要知道考試時是單兵作戰,沒有任何外來的提示,常常是考完試就對自己的錯誤恍然大悟,于是歸結于自己粗心,其實這正是平時自己對一些問題過快地去找答案而缺乏獨立思考造成的。雖然高三階段時間緊,內容多,但必要的獨立思考是一定要有的,一定要注意做題后總結、反思。注意對題目歸類分析,進行一題多變的訓練,達到做一題會一類的效果,提高復習效率。
■做好錯題分析
查漏補缺是總復習階段十分重要的工作。同學們可以在每章復習結束時,對本章復習過程中做過的練習和試卷中的錯誤、疏漏進行仔細認真的分析和訂正,在錯題本上分析每一個題目做錯原因,并總結此類題的解題規律,感悟解題思路。從知識和應試心理兩方面分析,針對自己的薄弱環節和能力缺陷及時補救。并在每次考試前翻閱,給自己提個醒。
■加強限時訓練
經常見到有的同學平時很用功,做題一絲不茍,過程一步不落,題目也沒少做,可到考試時連做過的題目都拿不了分,原因何在?就是平時做題不限時間,沒有時間限制,精神很放松,可以翻參考書,可以今天想不通明天接著想??稍诳荚嚂r,有時間限制,旁邊擺個手表時刻提醒你,精神一下子緊張起來,就會忘了公式,用錯了結論,甚至條件沒看全,就急著去推導計算,那怎么能做對呢?
建議平時做作業時也要在眼前擺個鬧鐘,加強限時訓練。一道大計算題從讀題到解出,一般只能用十幾分鐘。高三復習階段這種訓練很必要。
■重視解題的規范化
①多看近年高考試題提供的參考答案的解題過程,體味圖示、文字、公式在解題中的有機穿插和銜接。
②自己在解題時嚴格要求。要設定題目中未給的量;應用定理、定律列方程等都要用文字說明列式依據,要把重要關系式寫在一行中間突出位置,寫成“詩歌”的格式,對于多過程、多狀態的問題,盡量用圖示或文字加以說明,使閱卷人一目了然;另外,物理量必須有單位,必要時對計算結果的物理意義加以討論等,一定要杜絕不良的公式推積式解題習慣。
③要將題做完整。一些學生做練習“浮而不實”,列出幾個方程便丟手不做。平時練習都不能規范地將題解完整,在考試的緊張環境下怎能寫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