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天美传媒_日韩欧美国产wwwww_亚洲啪啪91_日本一区二区不卡高清更新

資訊
報考
查詢
資料
獨家
各省美術高考分站
美考首頁 > 普通高考 > 復習指導
藝考生這樣搶分 語文120分+沒跑了!
整理:中國美術高考網   |  來源:美考網   |  作者:美考君  |  發布時間:2016-05-04 21:32:13
分享到

基礎知識 【高分口訣】審題干,明確答題方向審題文,回應暗含要求

  一、字音字形辨析題

  字音題

  【答題技巧】

  (1)常見多音字標“次讀音”正確的可能性大,標“常讀音”正確的可能性小。形聲字標“不同聲旁讀音”的正確可能性大,標“同聲旁讀音”的正確可能性小。常見字標音正確的可能性小。生僻字一般不會標錯音。

  (2)善用排除法。

  【答題知識】

  (1)正確把握形聲字的讀音,利用形聲字聲旁能表讀音的功能識記一些難讀字,如:屣xǐ、猙zhēng;記住形聲字的聲旁字與字的讀音不一致的字,如:諂chǎn、陷xiàn、焰yàn、旖yǐ、嗔chēn。

  (2)注意區別形近字,如:“刺”與“剌”、“陡”與“徙”、“贏”與“羸”。

  (3)注意多音多義字的讀音。多音多義的讀音是考查的重點。多音常常是因為“多義”,所以因義定音是多音字正音的重要方法,如:“卡”做音譯語素時讀kǎ,卡車、卡賓槍,取和“不暢通”有關義項時,讀qiǎ,關卡、發卡、卡殼。

  (4)注意口語與書面語的讀音區別,如“哈”,書面語中讀hā,在方言或口語中讀hǎ或hà;“露”,書面語中讀lù,口語中常讀lòu。

(5)注意一般詞語與專用詞語的讀音區別,如:街談巷xiàng議、巷hàng道。

 

  字形題

  【答題技巧】

  基本方法為以“義”定“形”。

  (1)從形旁入手。如“弩”和“駑”,“肓”與“盲”。

  (2)從詞義入手。如“迫不及待”中的“及”是“等到”的意思,不是“急迫”的意思。

  (3)從詞語的結構入手。如“文過飾非,幽愁暗恨”,并列式詞語,“文”和“飾”,“幽”與”暗”互訓。再如:窮形盡相、和顏悅色等。

  (4)從成語的出處入手。如:察言觀色、墨守成規等。

  【答題知識】

  (1)因形近而錯。如將“病入膏肓”寫成“病入膏盲”,將“膾炙人口”寫成“膾灸人口”,“不脛而走”寫成“不徑而走”等。

  (2)因音同或音近而錯。如“一籌莫展”寫成“一愁莫展”等。

  (3)受上一個字或下一個字的影響而錯。如將“安排”寫成“按排”,“燈泡”寫成“燈炮”,“清晰”寫成“清淅”。

  (4)因音近義通而錯。如“弱不禁風”寫成“弱不經風”,“墨守成規”寫成“墨守陳規”。

(5)因音同音近而錯。如“籍貫”寫成“藉貫”,“銷贓”寫成“消贓”等。

 

  二、詞語運用題

  【答題技巧】(1)語素分析:“留同析異”,分析出不同的語素進行組詞再作區別。比如“學歷”與“學力”,都是偏正結構的詞,其中“學”是意義相同的部分,可不予比辨析,而應對“歷”和“力”進行比較。“歷”是指經歷,即在哪些等級學校學過,畢業還是肄業;“力”是指程度、能力、水平。(2)語境分析:對詞語的運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應的信息,重點是使用場合上的搭配。(3)語素都不相同的詞語,重點從用法方面考慮。

【答題知識】掌握實詞的意義(包括本義、比喻義、引申義)和用法。

 

  三、辨析近義詞

  1、把握詞義

  (1)從詞義的輕重不同的角度辨析。比如:“希望”、“期望”、“渴望”三個同義詞一個比一個程度重;“愛好”和“嗜好”這組同義詞,“嗜好”是特別愛好(多指不良的),程度上比“愛好”重些;

  (2)從詞義的范圍大小不同的角度辨析。如“局面”和“場面”,“局面”是指一個時期內事物的狀態,而“場面”是指具體的場面,“局面”比“場面”的范圍大;“事情”與“事故”,“事情”的范圍大,“事故”的范圍小;

  (3)從詞義的感情色彩不同的角度辨析。如“保護”與“庇護”、“保護”是褒義的,而“庇護”是貶義的;;如“夸獎”和“夸耀”,“夸獎”一般是稱贊別人,含褒義色彩,“夸耀”一般是炫耀自己,常含貶義。

  (4)從詞語適用的對象不同的角度辨析。如“撫養”、“扶養”、“贍養”,“撫養”兼指保護、教養、供養,一般說來指長輩對子女和晚輩的保護和教養,“扶養”是指幫助,扶助養活,一般用于平輩之間,“贍養”,是指供給生活需要,特指子女對父母在物質和生活上進行的幫助。

  (5)從詞義的側重點不同的角度辨析。如:“辨別”和“鑒別”,“辨別”側重于把事物區分開,“鑒別”側重于審定真的或壞的;如“深思、沉思、尋思”,都有“集中精力,仔細思考”的意思。但“沉思”重在思考的全神貫注,“深思”重在思考的深入,“尋思”重在思考反復。

  2、辨析用法

  (1)搭配對象不同。如“交流”和“交換”,前者多與表示比較“虛”的一些事物的名詞搭配,如交流體會,交流思想,交流感情等,后者則往往與表示“實”的一些事物的名詞搭配,如交換場地,交換物品等。

  (2)詞性和語法功能也不同。如“誕辰”和“誕生”、“創見”和“創建”、“品位”和“品味”三組同義詞,前者為名詞,主要做主語、賓語,后者為動詞,主要做謂語。

  3、體悟語境

詞語的運用與語境有不可分割的關系,一個詞語有其基本意義,但放到一定的語境中,又往往有語境義,即產生的特寫意義和臨時意義。

 

  四、成語辨析題

  【答題經驗】

  (1)弄清所用成語的前后語境,盡可能找出句中相關暗示信息。

  (2)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語越要注意陷阱;

  (3)特別陌生的成語往往是對的。

  【答題知識】

  搞清成語意思(本義引申義比喻義)是前提,考察語境是基本切入點。

  重點:

  (1)注意易望文生義的成語。

  (2)注意有兩個意義的成語。

  (3)注意含有相同語素的成語是否混用。

  (4)注意成語潛在的褒貶色彩。

  (5)注意成語的固定陳述對象。

  (6)注意謙敬成語是否誤用。

  (7)注意只用于否定句的成語。

  (8)考慮成語的語法特點(詞性,搭配以及和前后語境是否重復或矛盾)。

  特別強調成語歸類

  謙敬成語謙詞類

  蓬蓽生輝,不情之請,不揣冒昧,敬謝不敏,拋磚引玉,忝列門墻,百無一能,狗尾續貂,綿薄之力,犬馬之勞,美之獻,班門弄斧,雕蟲小技,門墻桃李,千慮一得

  敬詞類(鼎力相助,不恥下問,一言九鼎,汗馬功勞)。

  還要注意部分成語在具體語境中也會產生謙敬意思。

  用于否定句的成語

  望其項背,同日而語,等量齊觀,善罷甘休,無時無刻,等閑視之(另外不亦樂乎,不可開交只能作補語)

  語法用法

  不明詞性用錯(整天不學無術;度過了一段蹉跎歲月)。

成語意思與語境矛盾或重復(忍俊不禁地笑了;難言之隱地苦衷;一位文弱的莘莘學子;顯得相形見絀;好像如芒在背;渾身被打得遍體鱗傷;目前得當務之急;接踵而至地竄進來;津津樂道地說;海內外聞名遐爾;責無旁貸的責任;使得我國人民生靈涂炭;人民生活安居樂業;只能讓人貽笑大方;受賄之初就心有余悸;曾幾何時將大展宏圖;長此以往就出現了成績下滑;把中國人民的抗議置若罔聞)

 

  五、病句辨析題

  【答題技巧】

  (1)注意題干的要求,看清選擇的是有語病的還是無語病的一項。特別要注意若題干有“表意不明”要求,還應從句子有無歧義、矛盾上去考察。

  (2)做題思路:檢查主干是否缺成分→→推敲詞語是否搭配→→推敲詞語有否重復→→關聯詞位置是否正確→→并列短語或句子語序是否合理→→個別短語有否歧義→→句子是否符合邏輯;

  (3)善用排除法

  【知識要點】

  六類病句: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

常見13類語病句子模型

  1.并列成分要注意內部排序

  博會機構還對項目方案進行了評審、包裝、征集。

  2.并列結構作句子成分要分別能搭配

  我國加快了高等教育發展的速度和規模。

  3.多個句子,主語和各句要都能搭配

  該廠兩次獲省級大獎,三次被授優質產品稱號。

  4.考慮正反兩面是否照應

  能否做好救災工作,關鍵是干部作風要好。

  5.誤把賓語的長定語當賓語

  該地區推廣用棉籽餅菜籽餅喂豬。

  6.考慮介詞連詞是否得當或缺少主語

  通過大家批評教育,使我明白了這個道覽理。

  7.兩種表述方式看兩種結構是否雜糅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深受消費者所歡迎。

  8.有數量短語或介詞結構看是否歧義

  縣里通知我們15日前去參加培訓。

  9.注意雙重否定產生歧義

  我們要采取措施防止交通事故不再發生。

  10.多重否定或否定加反問要看句意

  難道我們不應該不向雷鋒同志學習嗎?

  11.代詞指代是否明確或代詞是否多余

  雷鋒精神當然應賦予它新的內涵。

  12.多重定語多重狀語,考慮語序不當

13.注意關聯詞位置和搭配是否得當

 

  六、語言連貫題

  【答題技巧】

  (1)看清題干要求,明白答題方向;

  尋找題中暗示,找準突破口(解題關鍵處)。

  【知識歸類】

  (1)陳述對象是否一致

  (2)句式是否統一

  (3)語序是否是合理

  (4)照應是否周全

  (5)色調是否相融

  (6)音節是否和諧

  (7)過渡是否承啟

  (8)暗示是否回應。

  解答排序題的要領是AH

  ⑴找準起始句和總結句。

  ⑵發揮句中以下暗示性詞語的作用:代詞,關聯詞,重復出現的詞和體現語段層次的其它詞。

  ⑶尤其注意句子之間的時間,空間和邏輯順序。

  語言連貫五個突破口AH

  1、前后的勾連性“嵌入式”的句子,既要“勾前”,又要“連后”,只有這樣,才能使句子的銜接緊密,脈絡貫通。

  2、內部的層次性多個句子的排序,為確保其快捷性和精確性,必須首先從大的方面把握其內部層次(粗排),然后再在同一層次內調整(細排)。如果標點符號已經明確表明了層次,則更要牢牢抓住 。

  3、事理的邏輯性無論敘事、狀物還是說理,在行文時都要遵循生活的邏輯、自然的邏輯和思維的邏輯。如果在表述的過程中違背了這些事理的邏輯,就必然會影響到語句的連貫性。

  4、連詞的提示性連詞在語句中有強化語意關系的作用,如“也”“但”“而且”等連詞引起的句子常常處在后續位置,這就為我們排定句子的前后順序提供了一條線索。

5、代詞的稱代性為了保持句子在表意上的簡潔性,往往在后續句子中使用代詞來稱代前文已經陳述、說明的內容,這就為我們排定句子的前后順序提供了一個路標。

 

  七、語段壓縮與擴展題

  語段壓縮題

  【解題思路】

  ⑴看清題干要求,確定壓縮方向;

  ⑵辨明語段類型,確定主要信息:

  記敘性語段陳述對象、事件經過及事件結果(意義或價值)是主要信息;

  說明性語段說明的對象及其特征,說明的目的或事物自身價值為主要信息,

  議論性語段議論的話題,及作者的看法和看法的價值為主要信息

  【特別提示】消息新聞的壓縮抓住對象、時間,地點,事件經過及事件結果(意義或價值)等記敘性要素,用一個主謂(賓)句式的句子表述。

  語句擴展題

  (1)情景式擴展:抓住主題詞,突出重點,有景有情,生動形象。

  (2)事理式擴展:圍繞中心,分析論述,正反多角度分析論證此類題關鍵是要注意題目中的“以……重點”的要求。一般情況下,以“……”為重點,有兩種做法,其一,在其前加上復雜的定語,其二,在其后寫一串話(最好運用相關的修辭手法豐富文采)具體解釋“……”的內涵。一般情況下以第二種為好。

  【答題技巧】

  ⑴看清題干要求,明確擴展要求

  ⑵注意被擴展語句的照應和暗示性詞語

原詞句不能少

 

  八、句式仿寫題

  【解題思路】

  仿修辭,仿句式,仿內容。特別要題中照應和暗示性詞語

  【答題技巧】

注意題干要求;回應題中照應和暗示性詞語;修辭手法要符合事理和情理;其中尤其要注意比喻的恰當性以及它與后面派生句子的搭配。(海陸空、植動人、金木水火土五行、飛走游、紅白黑,先定類,再填空。)

 

  九、句式變換題

  【答題技巧】

  (1)看清題干要求,明確答題方向。

  (2)不改變句意,可增刪個別詞語。

  (3)注意使用潤滑劑(代詞或關聯詞)使改后句子連貫。

  a、主動句(“把”字句)與被動句可以相互變換;各類語氣句(陳述句,雙重否定句,反問句等)可以相互轉換。

  b、句子重組:偏正復句的偏句部分與正句部分的位置可以相互調換,調換時要往往要添加恰當的介詞,轉換關鍵的名詞或動詞的詞性,并考慮主被動句的轉換。

  c、長句變短句要先提取出主干句,再將修飾成分變為一個個句子;最后進行整理(注意各句子的語序,注意使用代詞和關聯詞讓句子連貫)

  d、短句變長要先確定某句為主干句,再將其它短句修飾語嵌入主干句。嵌入的位置可在句首(作句首狀語),可在主干句的主語和賓語前(作定語),也可以在謂語前(作狀語)。注意嵌入的句子的排序。

e、單句只有一套主謂中心。復句是指含有兩套或兩套以上互不包容的主謂中心。

 

  十、綜合改錯題和語言簡明題

  注意看清題干提示的答題方向。此類題其實就是修改病句,關鍵是要讀清題意,注意潛在提示,然后按要求完成。主要參考前面語病部分的答題技巧。其中尤其要注意語言簡明的問題(即語義不重復,不晦澀,能少則少的詞語)和得體的問題。

  語言得體

  (1)根據交際的目的來決定:說什么內容

  (2)根據交際的對象來決定:用詞得體(不大詞小用或小詞大用);正確使用謙敬詞。

  (3)根據交際的場合來決定:公共與私交場合,莊重與隨意等

  (4)根據交際的手段來決定:選用書面語體(視覺語言)或口頭語體(聽覺語體)

  【注意】

  1、廣播稿或口頭通知中不能有括號,省略號,同音詞,文言詞等類似的詞語

  2、通知,請柬等應用文注意對象,時間,地點,事件等要素的齊全。

  (1)謙辭

  a、“家”字一族。如家父、家尊、家嚴、家君;家母、家慈;家兄;

  b、“舍”字一族。如舍弟;舍妹;舍侄;舍親。

  c、“愚”字一族。如愚兄;愚見;也可單獨用“愚”謙稱自己。

  d、“拙”字一族。如拙筆;拙著、拙作;拙見。

  e、“鄙”字一族。如鄙人;鄙意;鄙見。

  (2)敬辭

  a、“令”字一族。如令尊;令堂;令郎;令愛、令嬡;令兄;令弟;

  b、“惠”字一族。如惠存;惠臨;;惠允;惠贈。

  c、“垂”字一族。如垂愛;垂青;垂問、垂詢;垂念。

  d、“貴”字一族。如貴干;貴庚;貴姓;貴恙;貴子;貴國

  e、“高”字一族。如高見,高就;高齡;高壽;高論。

  f、“光”字一族。如光顧;光臨。

g、“雅”字一族。如雅教;雅意;雅正。

 

  十一、標點符號

  問號

  1、第一注意選擇問,全句末尾才用問。(選擇性的問句,中間的停頓用逗號,只在全句末尾打一個問號。)

  【區別選擇問與連續問】

  (1)在句子中是否有或能否加關聯詞“是……,還是……”。選擇問號的關聯詞只能用“是……,還是……”。因此凡是分句間有關聯詞“是……,還是……”的,或者能加上“是……,還是……”的是選擇問,只能在句末用一個問號。不能加的則是連續問,每個問題都應加問號。

  (2)采用擬答的方法,看問句需要幾個答案,如只用一個答案的是選擇問,如需要多個答案的是連續問

  例:

  a.你打算到西安去呢,還是到廣州去呢?

  b.你打算今天去呢,還是明天去呢?

  c.你是臨場害怕呢,還是身體不舒服?

  2、第二注意倒裝問,全句末尾也用問。(倒裝性的問句,問號也打在全句末。)

  【注意】倒裝句中,感嘆號具有相同的情況

  例:

  a.怎么了,你?

  b.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們?

  3、第三注意特指問,每句末尾都用問。(特指性的問句,每個問句的末尾都要打上問號。)如果連續幾個問句不是表示選擇關系,而是各自發問,那么有多少問,就要用多少個問號。

  例:除了他能去,還有誰呢?你嗎?你能去嗎?我看你不能去吧?

  4、第四注意無疑問,陳述語氣不用問。(有些句子的局部雖然帶上疑問詞,但整個句子的語氣是陳述語氣,這樣的句子就不能打問號。)注意謂語動詞是否帶疑問語氣。

  例:

  a.我不知道他叫什么。

  b.誰都不知道他叫什么。

  c.讓我們來看看這個評價是否恰當。

  d.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橋的消息傳出后,許多人都非常關心這座立交橋將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樹木將怎么辦。

  e.基礎知識究竟扎實不扎實,對今后的繼續深造有重要影響。

5、有些表示委婉語氣的祈使句,句末也可用問號。

 

  感嘆號

  關鍵注意倒裝嘆,全句末尾才用嘆(倒裝性的感嘆句,感嘆號要打在全句末尾。)

  【注意】語氣很重,很強烈的祈使句、反問句也用嘆號。

例:多美呀,祖國的春天!

 

  頓號

  1、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頓。(有的句子并列詞語中還有并列詞語,大的并列詞語之間用逗號,小的并列詞語之間用頓號。)

  例:

  a、原子彈、氫彈的爆炸,人造衛星的發射和回收,標志著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達到了新的水平。

  b、這個經濟協作區,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較強的工業基礎,巨大的生活資料、生產資料市場,較豐富的動植物、礦產、海洋、旅游等資源。

  2、并列謂和并列補,中間不要去打頓。(并列性的謂語之間和并列性的補語之間打逗號,而不打頓號。)

  例:

  a.你要不斷進步,識字,生產。

  b.這個故事講得真實,動人。

  3、集合詞語連得緊,中間不要插進頓。(集合詞語是緊密的結構,不能用頓號分隔開來。如“師生員工”,其間就不能用頓號。)

  例:

  a、這次“嚴打”的成功,和廣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和公安干警家屬的支持是分不開的。

  b、這個縣有30多所中小學。

  4、概數約數不確切,中間也別帶上頓。(概數即約數,是不確切的數目,中間不能打頓號。)

  例:

  a、看上去十七八歲,一副瘦骨伶仃的樣子。

  b、小河對岸三四里外是淺山。

  5、帶語氣詞的并列詞語之間不用頓號,只用逗號。

  例:這里的山啊,水啊,樹啊,草啊,都是我從小就熟悉的。

  6、并列詞語中已使用連詞“和、或、及、與”等,不能再用頓號。

7、并列成分已用問號、嘆號、書名號、引號,不再用頓號,但句子較長就用逗號。

 

  分號

  分號和逗號都可以用于復句內部的分句之間,不同之處在于分號常常用在并列分句之間。分句內部有了逗,分句之間才用分。(并列分句內部有了逗號,這并列分句間才能用分號。)

  例:

  a、我們過苦日子時,他來了;我們過好日子時,他卻走了。

b、做,要靠想來指導;想,要靠做來證明。

 

  冒號

  提示下文用冒號,總結上文要帶冒。

  例:

  a、下午他揀了好幾件東西:兩條長桌,四個椅子,一副香爐燭臺,一桿臺秤。

  b、教師愛護學生,學生尊敬老師:師生關系非常融洽。

  【注意】

  1、冒號一般管到句末,只有句號才能終結冒號的提示范圍。

  2、“某某說”之類放在引用的話前頭,用冒號,放在引用話中間或者后邊,不用冒號。

  例:a、李老師說:“我走了還有王老師,王老師會照顧她的。”

  b、“謝謝你,”李老師說,“車快來了吧?”

  c、“李老師,現在是什么時候了?”范福喜問。

  3、不要在一個句子里套用兩個冒號。例:小劉來信說:近來農村中出現了三多現象:小企業多了,使用家用電器的多了,騎摩托車的多了

  這句話改為:小劉來信說近來農村中出現的一些現象,這些現象可以歸納為三多:小企業多了,使用家用電器的多了,騎摩托車的多了。

  4、不是說話而在“說”字后誤用冒號,部分引用(引文不獨立)前不能用冒號。

5、冒號同表意相同的文字重復。

 

  引號

  1、引用之語未獨立,標點符號引號外;引用之語能獨立,標點符號引號里。(這主要是引號和其它標點符號的配合原則。)

  凡是把引用的話獨立來用,末尾的標點放在引號里邊;凡是把引用的話作為作者自己的話的一部分,末尾不點標點。但是,引用的話末了的標點如果是問號或嘆號,那么,即使作為作者自己的話的一部分,一般也要予以保留。

  例:a、寫文章應做到“平字見奇,常字見險,陳字見新,樸字見色”。

  b、現代畫家徐悲鴻筆下的馬,正如有的評論家所說的那樣,“神形皆備,充滿生機”。

  c、陸游詩云:“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

  【注意】

  1、 引文之內又有引文時,外面的一層用雙引號,里面的一層用單引號;如果單引號之內又有引文,則又用雙引號,以此類推。

  例:他走上前來問:“老師,'有條不紊’的'紊’字是什么意思?”

  2、只把別人的話的大意說出,不照原樣引用,叫做轉述,不是直接引述,不用引號。

例:她跑過來告訴我說,會議改在了下午四點鐘召開。

 

  括號

  注釋局部緊貼著,注釋整體隔開著。(如果括號注釋的是局部的詞語或短語,括號就緊貼著被注釋的部分;如果括號注釋的是整體的句子或段落,括號就和被注釋的部分隔開。)

  例:

  a、如果想對中國古代史的史料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可以參閱《四庫全書簡明目錄》(一九五七年古典文學出版社出版了鉛印本。此目錄包括經、史、子、集)。

  b、皮之不存,毛將焉(哪里)附。(《左傳》)

c、人不能像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但丁)

 

常見標點符號誤用例談

  1.非疑問句用問號

  例:我不知道這條路誰能走通?但我一定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分析】“這條路誰能走通”雖然有疑問詞,但它是“不知道”的賓語,整個句子是一個動賓結構的陳述句,故不能用句號。

  2.倒裝句中問號前置

  例:到底去還是不去?我的小姑奶奶。

  【分析】這是一個倒裝句,“我的小姑奶奶”是全句的主語。凡是倒裝句,問號應置于句末,才能準確地表達出疑問或反問語氣。不能一看到發問便加問號。

  3.分句之間用頓號

  例:浦東展開了翅膀,她是那樣歡快、昂揚、奮發、正在向輝煌的明天飛去。

  【分析】這里實際上是三個分句,在第二個分句和第三個分句之間,應用逗號而不是頓號。“歡快、昂揚、奮發”是聯合詞組。凡是聯合詞組,最后一個成分后面,不能用頓號。

  4.聯合詞組不同層次的詞語之間用頓號

  例:上海的越劇、滬劇、淮劇、安徽的黃梅戲、河南的豫劇,在這次會演中,都帶來了新的劇目。

  【分析】“越劇、滬劇、淮劇”是一個層次,它和“安徽的黃梅戲、河南的豫劇”組成聯合詞組,又是一個層次,不同層次之間都用頓號,必然脈絡不清。第二層次應改為逗號。

  5.連詞前面用頓號

  例:觀眾長時間地等待,只為一睹她的風采、或簽上一個名。

  【分析】“或”是連詞。在不表并列關系的連詞前面,無論是“或”,是“和”,是“及”,是“與”,均不能用頓號。可根據不同句子的情況,或者刪去頓號,或者改用逗號。

  6.概數中間用頓號

  例:她看上去十七、八歲,一副瘦骨伶仃的樣子。

  【分析】“十七八歲”是鄰近兩個數字連用,表示大概年齡。既然是概數,就不能用頓號。

  7.集合詞語中間用頓號

  例:這次“嚴打”的成功,和廣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和公安干、警家屬的支持是分不開的。

  【分析】“公安干警”是集合詞語,“干”指“干部”,“警”指“警察”。集合詞語是緊密結構,不能用頓號分隔開來。

  8.句中沒有逗號徑直用分號

  例:打好這一仗的關鍵是:一要發動群眾;二要找準目標;三要速戰速決。

  【分析】頓號、逗號、分號、冒號雖同為句內點號,但停頓的時間有長短之分。應先用停頓短的逗號,再用停頓長的分號,不能亂了秩序。只有在“分行列舉的各項之間”才能直接用分號。

  9.句子中已用句號再用分號

  例:一、學習貴在自覺。要有笨鳥先飛的精神,自我加壓;二、學習貴在刻苦。要有鍥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

  【分析】句號是句末點號,分號是句內點號。既然已用句號,表明整個句子已經結束,再用分號,便顯得不倫不類1了。或者句號改為逗號,或者分號改為句號。

  10.冒號后面提示范圍不清

  例:毛澤東有兩句詩:“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情怕熊羆”,我從中感受到了共產黨人的大無畏精神。

  【分析】從表面上看,冒號后面的內容,全是提示的范圍。其實不然。這里提示的只是兩句詩。或者將冒號改為逗號,或者將引號后的逗號改為引號內句號。

  11.句中短暫停頓用冒號

  例:本市文壇三位女杰:王安憶、王小鷹、程乃珊在一起談笑風生。

  【分析】“三位女杰”和“王安憶、王小鷹、程乃珊”是同位詞組,中間只需要短暫停頓,不必用標點符號。如果一定要用,只宜用破折號,用“王安憶、王小鷹、程乃珊”來解釋說明“三位女杰”。

  12.同一句子中用兩處冒號

  例:晚上開大會,張書記宣布:廠里要實行兩項改革措施:一是持證上崗,二脫產培訓。

  【分析】“宣布”后面用了冒號,“措施”后面也用了冒號:這是不符合標點符號使用習慣的。在同一個句子里,冒號一般只能用一個,否則便面目不清。兩個冒號中應改一個為逗號。

  13.引語中“某某說”后用冒號

  例:“大橋就要通車了,”他環視了一下會場說:“請大家咬緊牙關,作最后的沖刺。”

  【分析】凡是在一段引語的中間插入“某某說”,這“某某說”后面只能用逗號,不能用冒號。冒號在這里的作用是提示下文,用了冒號,前面的引文便沒有著落了。

  14.引語中句子末尾的點號誤置

  例:①李白的詩多豪邁:“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②為了子孫后代,為了中華民族,他們成了“盜火的普羅米修斯。”

  【分析】用了引號后,句末點號究竟是在引號內還是在引號外,關鍵是看引用部分是獨立成句的還是從屬于引用者的。第①句中引用的是完整的兩句,句末點號應在引號內。第②句中“盜火的普羅米修斯”只是整個句子的賓語部分,句末點號應在引號外。一般來說,凡前面用了冒號,便提示下面引文獨立成句。

  15.不是書名用書名號

  例:《麗達公寓》即日出售,……

  【分析】書名號用于書名、篇名、報紙名、刊物名。“麗達公寓”是商品房的名稱,是不能用書名號的。不能為了突出某一表述對象,濫用書名號。

  特指問:用疑問代詞(如“誰、什么、怎樣”等)和由它組成的短語(“為什么、什么事、做什么、怎么做”等)來表明疑問點,說話者希望對方就疑問點作出答復,句子往往用升調。例如:

  ①今天誰值日?

  ②你怎么不去圖書館呢?

  ③什么事不能好好商量的?

  常用語氣詞“呢、啊”、不用“嗎”

  推薦閱讀:

  高考時懂得避開這些考試中的陷阱 藝考生至少多拿30分!

 

掃描美考網微信二維碼(www_mkao_cn),可查詢最新的藝考動態。

美考網微信wen.jpg

掃碼關注美考官微,獲取各省統考信息
美術生的報考神器:美考網—美術高考報考指南

← 輸入專業分,測測你想上的學校,需要多少文化分?
← 實時發布最新的藝考資訊,解讀藝考最新政策、招生簡章、錄取規則。
← 解答在藝考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全程提供藝考報考最佳方案。

免責聲明
(一)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二)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郵件:mkaocn#163.com (發郵件時請將#替換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作市| 新巴尔虎右旗| 呼伦贝尔市| 翁源县| 沭阳县| 福泉市| 闽侯县| 安化县| 贵定县| 汶上县| 禄丰县| 正镶白旗| 澄城县| 牟定县| 丹凤县| 响水县| 延安市| 六枝特区| 丰宁| 大港区| 伊金霍洛旗| 台州市| 泰和县| 济南市| 郧西县| 车致| 个旧市| 天台县| 周口市| 南阳市| 泗水县| 丹巴县| 凤冈县| 东源县| 静安区| 天峨县| 闽清县| 壶关县| 青田县| 景东| 稻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