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地區高三一模、二模考試已經結束,這兩次成績并不是獨立的兩個數字,更是分析考生的成績走向的重要指標。一模二模的成績能較大程度判斷高考成績水平,但如何再“跳”一個臺階,最后60天對癥下藥是關鍵!下面列舉四大考生類型,教你如何根據一模、二模成績分析自己的成績走勢,并對癥下藥,合理規劃二模后的時間作最后的沖刺!
【量體裁衣不同類型全部突破】
案例一瓶頸型
進步不明顯、效率較低下
具體成績:
語文一模110、二模113
數學一模122、二模123
英語一模135、二模138
理綜一模285、二模280
案例分析:
從成績上看,考生語文和數學分數在上升,但是一模是考生第一次體驗類似高考的完整流程,心理較為緊張,再加上第一輪復習遺漏或者未復習到位的知識點較多,所以一模成績一般會偏低。
語文110分區間和數學120分提升空間較大,經過二輪復習后進步應該較為顯著,因此說考生成績整體上沒有進步,同時學科處于某種瓶頸上。英語比較穩定,但是拉不開與別人的距離。
這類考生表面上理綜分數可以,但是通過現實中分析,可能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受到“想當然”的影響,在高考中,如果考生對某個題目不適應,節奏被打亂的話,那么考生競爭性肯定嚴重下降。
掌門對策--> 考試知識點全囊括,10天逃脫思維定勢陷阱
案例二急升型
成績升幅大、潛在危險多
具體成績:
語文一模110、二模118
數學一模135、二模145
英語一模135、二模140
理綜一模285、二模283
案例分析:
可以看出該生主科都有了明顯的進步,理綜也穩定在高位。這可能是考生在二輪復習中查漏補缺效果明顯,克服了瓶頸,但也有可能是一模、二模考察的知識模塊不一樣,二模恰好考察了考生擅長的模塊。
掌門對策-->綜合性真題多練習,薄弱環節針對性訓練
案例三風險型
不進反退步、優勢學科少
具體成績:
語文一模118、二模110
數學一模125、二模127
英語一模130、二模134
文綜一模235、二模228
案例分析:
對于這個考生來講,高考存在很大的風險,因為既然是文科生,語文和文綜成績不是很強的話,那么文科素養不是特別好,英語成績盡管在130分以上,但是今年的英語學科很難拉開距離,對于眾多優秀的文科生來講,文科素養顯得特別重要,還有文科數學相對比理科來說簡單一些,數學再不能處于高位上的話,競爭力無疑會下降,或者說很難找到“競爭優勢”的學科,于是在競爭性很強大的高考面前,競爭名校的壓力還是很大。
掌門對策-->掌握解題技巧多抓分,確保基礎題不丟分
案例四平穩型
穩中有提高、優勢能保持
具體成績:
語文一模125、二模130
數學一模140、二模143
英語一模140、二模140
文綜一模248、二模255
案例分析:
可以看出這名考生各科成績都穩定在高位,二模成績更為突出,因此該名考生若能保持這種良好狀態,在高考中脫穎而出并不困難。
掌門對策-->回歸基礎莫陷難題,穩扎穩打分數全拿光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