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為弟弟張雙恩)這個暑假剛拍好的海報
在運城鹽湖區南城辦事處所在的南城墻街、西城墻路那一帶,有一對雙胞胎兄弟比較出名,老大叫張雙蒙,老二叫張雙恩。1992年,兩人相差5分鐘先后出生。18年后的夏天,兄弟倆雙雙參加高考,總成績僅差一分,分別被寧夏大學、太原師范學院錄取,兩人的專業也十分相近:舞蹈學、舞蹈編導。7月27日,記者走進這個雙胞胎之家,探尋他們的故事。
兩本日記記錄兩兄弟成長
“蒙蒙上幼兒園時,和他坐在一起的小女孩曾告狀說,蒙蒙老打她。我偷偷安排恩恩和蒙蒙調換了座位,竟然沒人發覺。那個小女孩后來對我說,阿姨,蒙蒙再也不打我了。我偷笑不已。”回憶起當年一件趣事,母親李運枝仍忍俊不禁。
李運枝拿出她記錄兒子成長歷程的兩本厚厚的日記,里面每一頁都寫得密密麻麻。李運枝說,兩個兒子長得一模一樣,小時候也只有她能分出誰是誰。后來長大了,蒙蒙的手掌紋橫向很深,所以大伙兒習慣看手心區分。坐在兩個身高都在一米七以上的兒子中間,這位快人快語、談笑間頗豪爽的母親十分驕傲。
兩人高考英語成績一樣
今年,兄弟倆作為藝術特長生參加了高考。他們沒有舞蹈底子,卻硬是在3個月內練劈叉、空翻、單杠,隨后順利考取了好幾個院校的合格證。
老大張雙蒙報了理科,老二張雙恩則報了文科。今年高考中,兄弟倆的英語成績一樣,高考總分也僅有一分之差。
兩人從小就很有默契
父親張政權說,兩個兒子中考完之后,每年假期,他都要求兩人外出打工,不圖能掙回多少錢,關鍵是讓他們知道賺錢不易,給他們接觸社會和積累生活經驗的機會。當時,蒙蒙去洗車場打工,每天要干好幾個小時;恩恩去建筑工地上搬磚,身上的衣服都被磨爛了。高一、高二放暑假時,兩人去洗衣粉廠干包裝,“孩子說太累了,干不動了,想請假。我說你可以哭,但就是不能放棄。兩個人互相打氣堅持下來。快開學的時候,皮膚都被洗衣粉蝕爛了。”說到這里,張政權眼里閃爍著淚花。
李運枝說,倆人小時候,一個在姥姥家一個在奶奶家,頭疼腦熱感冒,總是差一兩天。兄弟倆也說彼此從小就很有默契,經常是這個想說什么,那個就先替對方說出來了。一邊說著兩個孩子,張政權夫婦一邊拿出好幾本相冊,還一張張介紹是哪年、在哪里拍的,兒子的成長他們記得清清楚楚。